长期离家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不知道算不算偏题,我是从小就住校,住了9年,现在也没在家,算起来就是10年了。从初中到大学都在学校,只有过年和暑假会回家,平时十一什么的长假都不回,坚决不回。体验就是,对家已经没什么归属感了,在我眼里只要能住,都是家,每次回家抖尽量在县城同学家多呆几天,和父母没什么交流,也不愿意也懒得。体验就是孤独,除了朋友没什么亲情,打电话给老爸都是拿钱,感觉和家里除了字面的关系已经没有其他的羁绊了,老爸有抚养我的义务,而我要抚养,就这样而已……唉:-(整个家族,只有跟父母的关系不好,也是尴尬,有苦说不出。前段时间,跟我爸说“爸,我明天去深圳做事了。”“哦。”然后我就回房收拾东西刷微博看斗鱼睡觉了 以上,就是体验
■网友的回复
有什么影响?那就是变的习惯自己一个人,懒得联系爸妈。从幼儿园住宿,呢会儿想家,每周末看着一个个小朋友被领回去,心里超级羡慕。结果每一次都是最后一个被领走的或者就留在了幼儿园。渐渐地,上了小学,心已麻木。宿舍里都是号啕大哭的同学,我暗自冷笑,继续玩自己的玩具。生活老师还在夸我,你们看这位同学多坚强,学着点。呵呵,我坚强?我的心已经死了而已。但是呢会儿还是想家,每周回去都想跟爸妈分享学校的趣事。而然,见到我第一句话?学的怎么样?跟得下去吗?要不要去少年宫上补习班?所以的趣事总可以找到指责我的理由。后来我变得少言寡语,什么都不喜欢说了。快毕业的时候,压抑的不行了,感觉人生可能就这样子了。初中开始玩起了摇滚,跟着社会的小青年混迹于后海静吧。拿着一场50的演出费。相比善于观众互动的吉他手,我是一个默默无言的鼓手。幸好对烟草过敏,让我与学校打架斗殴的坏学生有了无形的屏障。以至于没有堕落。我总是犯事让老师叫我家长,渴望引起关注,每次看他们风尘仆仆地赶过来,我心里暗自得意。中考故意考差,还是去了重点。期间自己一个人去做了心脏的小手术,康复的间断基本上一个人在家自己照顾自己。为一次他们回家是两个人拿着菜刀互相威胁。那是我最后一次在他们面前流泪。我撕了高中的录取通知书说我要出国。一晃眼来到了美国最乱的底特律,还好homestay异常的温柔和温暖。自己天天和两个小弟弟玩橄榄球和棒球。在美国读高中的呢几年真的很快乐。终于托福和ACT成绩陆续达标,背着书包,拉着行李我就来到了加州。美国大学的生活给我的感觉就是自由,喝酒喝到被警察关小黑屋,抽麻抽到花了高价办理了合法抽麻证。期间回了趟家,按了小区门口的门铃我妈听到我第一句话是,诶我是不是认识你,快递吗?二话没说立马买了当天机票飞了12小时回到加州。这就是我的故事,不过现在好多了,抑郁也治疗的差不多了,大麻也是因为实在对烟草过敏不抽了。喜欢上了旅行,考证,健身。反正感觉自己的生活又有了盼头。还是感谢呢一次的极光之旅,感觉受了洗礼一般,想好好的为自己再活一次。
长期离家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摄于阿拉斯加州,费尔班斯克
■网友的回复
也许是一种麻木吧、渐渐地忘了家的感觉。我从高中开始我上的就是寄宿制学校、那时一个月还能回一次家、在家呆上两天、现在我又在海外留学、半年回一次家、每次到家都不知道干什么、慢慢的也忘记了家的感觉
■网友的回复
我准定会在一个离家很远的地方工作发展,而且人生规划里有出国这一条。
其实与其说答题不如说我想借楼倾诉一下。
作为一个原生家庭极其幸福,甚至可以说前二十年都是泡在蜜罐子里长大的女孩子,家里对我的志向理想爱好都无比支持,甚至对我的叛逆都最大限度的包容。
但是在理想面前我还是选择离开家,走向更远的地方,带了毅然决然。
我哥打电话问我,你爸你妈怎么办。
就这一句话,戳到心里最痛的地方,愧疚无奈又心酸,注定了是单项选择。想都要实在是太难了,在大城市和异国他乡的奋斗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愧疚愧疚愧疚愧疚,愧疚愧疚愧疚愧疚。
但还是要离开吧
■网友的回复
今年过完年,就是二十二了。算起来,从十三岁开始,离家去附近的城市读书到现在,已经差不多九年了。这期间有两三年是在家乡度过的,其他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漂泊。最远的时候,离家两千多公里,每年差不多回家两次,每次一个月左右。从小父母离异比较早,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里,对家庭的概念是在懂事以后建立起来的。小时候记得很清楚的一件事就是父亲出去办事,家里就剩我一个人,快到傍晚了父亲还没回来,开灯的时候把灯的开关线拉断了,当时人小,没办法把线接上,又不想找邻居帮忙,因为从小就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所以里安静的搬了个小板凳坐在家门口,看着夕阳西下,别人家里灯火通明,一家三口围坐一桌吃饭,其乐融融,但是我一个人在门口,看着太阳慢慢下山,屋里慢慢黑起来,心里涌起了无边的恐慌和莫名的孤独,其实到了很久以后,我才懂得那种情绪叫做孤独。后来父亲还是回来了,看着我一个人坐在家门口,问我怎么回事,说明情况后,他把灯的开关线修好了,然后做了饭给我吃,然后看电视,入睡。后来回想起来,这也是长大以后我就算去到外地,也经常喜欢一个人静静的待着,看夕阳,看星星的由来吧。好像有点偏题了,就是看到这个题目想到了很多很多东西。其实当时看来很难过的,现在回过头来都应该感谢,正是这些经历让我变得自立自强。从新讲吧,我从十三岁,读初一开始,去了隔壁城市的一所有名的初中,当时的情况是家乡的几所初中教学质量也好,环境设施也好,都太差了,虽然我的成绩也只是平庸,刚好可以上线,但是父亲一心想让我有出息,又是托关系又是赞助费的,把我送到了隔壁城市有名的二中。从此开始了在外读书漂泊的日子。当时离家也不算远,七十多公里,就是路比较烂,不好走,坐车五个小时也能到家了。一个月差不多回一次家,平时周末都是住校或者寄住在老师家,每到周五下午放学,看着同学们提着早就收拾好的大包小包,三五成群的往车站走,自己心里总会觉得有点失落,像是有家不能回的感觉,当时是很想回家的,毕竟在那座城市,没有我熟悉的人,我认识的,也仅限于同学老师,性格使然,没什么老乡,也没有朋友,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等到周五晚上,人去楼空后,躺在学校的操场上,听着mp3里面的歌,看着满天的繁星。或者一个人在操场上奔跑,投篮,后来还认识了些当地的小混混,觉得他们挺讲义气的,不过那些都是后话了。当时是很想回家的,还记得每当月底,能回家的时候,总是觉得很开心,有的时候老爸回来学校接我回去,但是更多的时候,还是自己回去,每到下午放学就赶紧去车站坐车,在当时,能买到末班车的票回家的感觉比买到五百万彩票还要高兴,买不到票就要一段路一段路的倒车回去,但是当时就是很想回家。回家以后就觉得各种的亲切,熟悉的街道店铺,甚至会觉得连街边两元店放的厂家直销,最后三天的广告语都特别亲切。虽然每次周五晚上到家,周六待一天,周日下午又得赶回学校,但是当时真的不觉得累,就觉得很幸福。每个周六晚上都喜欢找以前的小学同学去广场上打球,到处闲逛,跟朋友同学诉苦…后来初一读完,因为个人原因,转学去了更远的城市继续读书,初二从云南去到了福建,我还记得是2008年,那个暑假,那个夏天,北京奥运顺利举行,那一年,中国经历了很多,汶川地震的时候我在四川攀枝花,噩耗传来的时候,在操场上降半旗,全校人在防空警报中低头哭泣…在奥运结束后,我来到了福建西山学校,当时叫做福建西山文武学校,电视里还看得到学校的广告,走进西山,成就未来。然后在西山待了四年。
■网友的回复
从小到大无数次离家出走,通常都是当天离家,当天回家,六岁带着我妈同事的儿子和他说去西天取经,然后两个人一路溜达到江边,因为没钱坐渡轮,看着涛涛江水,我说“悟空,为师饿了,我们回东土大唐吃完饭再来”。十四岁偷了家里钱买四驱车被妈骂得受不了,骑车一路往南,两个小时后还是没有终点,饿得不行,回家骑了三个多小时。16岁再次争吵,这次往北,黄浦江再次阻挡了我前进的道路。大学开始往长三角地区游玩,通常3-5天,东西实在吃不惯,想家。大一暑假去了江西抚州和宜春,安徽巢湖,江苏南京,各位同学家盛情款待,无奈还是吃不惯,回家就猛吃。毕业工作后再次蠢蠢欲动,一口气去了厦门,广州,桂林,昆明,丽江,大理,香格里拉,泸沽湖,西昌,成都,德阳,重庆,除了少数几顿吃得舒服,其它时候各种吃不惯导致生理紊乱。我最大的体验就是:无时不刻想回家吃饭。
■网友的回复
我来试着回答吧-------------------------------------------------------------------------------------------------------------------------------------------本科研究生,6年多在武汉,只有寒假回广西桂林的家。应该算长期离家了吧。离开家,其实就是远离了 原本的熟悉。而长期离开就是去一个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并在这里建立自己的王国。问的是体验。。。。这个要结合混的程度怎么样吧。拿运动做比喻, 跳高是家,110M栏是离家。本来是练跳高的,现在去110M栏了。 你要知道,多年后,出了一个刘翔。 你也要知道,多年后只出了一个刘翔。而,你是刘翔,还是只是队友,或者是躺在医院不能训练的伤员,教练,卖保险的,搓澡的? 不同的成就,得到不同的体验。=====================================================================下面的是随着心思瞎写了如果长期离开家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离开家这段日子,一直在同一个地方。比如我一直在武汉,那么就有很多武汉的朋友老师等等。 有了这个城市的圈子,玩法,对这个地方慢慢的熟悉。 从初来新鲜,到现在也能说出地道的武汉话,而家乡话。。。。。。。。 路上听到有人说桂林话,会很亲切,但是觉得那些人很low,又不想不敢去认识。 总之,你会在这里慢建立起自己的生活高楼(说不定只有一层。。。谁知道呢~ O o haha )另一种是离开家以后,经常换地方。这一种情况,引用某自传者的感受:工作完,凌晨走在大街上,会突然问同事,我们是在哪个城市?(他的书,全是在说孤独,好多好多中孤独孤单)父母,离开家,男孩通常只有问家里要钱的时候会往家里电话。而更独立的,或者经济自由的,不问家里要钱的,就基本不打电话了。类似的,如果你的成长速度或者懂的东西远超过了父母,或者说对父母的依赖越少,联系得也越少。不打电话,就是不联系。不联系,自然就会有些莫名的孤单。我父母还算健康,有工作能养活自己,加上他们的性格比较传统的农村人,所以他们很少会打扰我,对,他们会觉得,会怕打扰我。慢慢的,家,就成了 一种回忆,想念,细化一些,可能是我爸爸做的清蒸鱼我妈弄的青椒番茄牛肉。还有爸妈玩乐式的斗嘴。还有床,宿舍的床好小,家里的床总感觉更舒服,45度横躺也完全没问题。睡觉喜欢乱动……………离开家,就是自己面对接下来的事情。()
■网友的回复
享受这种感觉
初中去了离家很远的地方读书,高中大学一直住校,大概有七八年了。
现在觉得以前挺矫情的
初中每次分别都会在他们面前嚎啕大哭
高中开始在他们面前强忍着 转身开始抹眼泪
大学分别就像出个门一样
现在的状态大概就是:距离产生美。
基本有时间就和父母视频
然鹅,面对面聊天就会像网友见面一样尴尬
习惯性自己做主。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决定好后,告诉一下他们。
寒暑假回家后,他们经常会弄一大桌子饭菜迎接,感觉自己是客人。
自己的东西在家基本上就是一个行李箱能装下的
潜意识里觉得“我”和“家”是两码事
自己的想法也基本不会跟他们说
前几天去了趟北京,顺便回了趟家。到了之后突然发现没有钥匙
大学之后寒暑假也很少在家,希望继续以这种方式生活下去
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做什么做什么
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起码有自己的独立空间。
这种距离让我很有安全感
长期离家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长期离家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网友的回复
高中三年住校 两三个月回一次家,回家就是拿生活费、学费;和父母的交流很少,也不记得说过什么;大学四年,一年回两次家,也是拿生活费学费,最深刻的一次交流是大四失恋了,寒假在家哭了一天,我妈宽慰了我一天。和我爸的沟通也很少,他基本不是在忙,就是在忙着打麻将。现已在外工作九年,工作后离家三千公里,一年回一次家,每次呆半个月,起初的时候在外面会很想家,任何时候都会想家想爸妈;三年后那种想就自然的淡了,因为太忙了也顾不上想,偶尔会在生病的时候,哭的时候想爸妈,但是也不敢跟他们说;五年之后就习惯了,习惯了外地的人和事,习惯了外地的生活方式,回到家反而觉得无法适应;和父母也开始有了很多的生活方式的矛盾。现在,第九年,还是偶尔会想家,特别是在自己需要人照顾的时候,觉得家人才是最不会离开和嫌弃你的朋友。很渴望以前小时候一家人在一起的那种温暖,但是也深知,和父母的观点越来越远,那个家是再也回不去的远方。一个人在外面生活,没亲人在身边,真的很不容易,所有的东西你都需要自己去摸索,没有人给你帮助也没有人关心你吃的好吗睡得好吗?即使有人嘴上说喜欢你,很多事情你也只能听听,你需要独自面对很多事情,学会解决很多问题,然后变得很坚强,很独立;你会失去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失去很多家庭的快乐,父母的疼爱,和尽孝的机会;但是不管你受多大苦,都不能放弃,因为父母的家你回不去了,只能靠自己再去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