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了,粉红女郎依然是中国女性的底色( 三 )

17年了,粉红女郎依然是中国女性的底色
镜子里还真的出现了一个男人 , 只不过不是她想要的 。路上偶然救下大富商的孙女 , 她拒绝了富商500万的支票 , 傻笑着说这是自己应该做的 。一次次地被渣男大宝欺骗、利用 , 她还是心甘情愿地为他背上几百万的债务 。“男人婆”问“结婚狂”:“万一大宝一直在欺骗、利用你呢?”她说:“起码在我知道这么丑陋的事情之前 , 我还是应该伸出援手帮助他 , 否则我不会原谅自己的 。 ”17年了,粉红女郎依然是中国女性的底色
作为“结婚狂”的反面映照 , “万人迷”同样渴望着呵护和爱情 。作为书香世家出身的小女儿 , 她不想走家里安排的路 , 一个人孤身到上海闯荡 , 摸爬滚打多少年 , 踩过多少坑 , 才在上海稍微站稳脚跟 。她知道自己无法打破男女之间固有的权力关系 , 便以自己的方式在两性游戏的规则中游走 。 她一方面不相信男人 , 另一方面又期待爱情 。 在她不断输出的爱情宣言里 , 完全不给自己留退路 。17年了,粉红女郎依然是中国女性的底色
《粉红女郎》不像《小时代》那样 , 花费大量的篇幅描述上海这座魔都的纸醉金迷 , 也不像《欢乐颂》那样 , 有着各种刻意的剧情和说书式的旁白 , 它有的 , 只有四个形态各异的女孩 , 以及她们如何在喧嚣的都市中找到自我 。17年了,粉红女郎依然是中国女性的底色
为什么是《粉红女郎》?近几年 , 我国漫改剧逐渐有井喷之势 , 但大多都难逃收视口碑双扑街的命运 。以这两年为例 , 市面上就有《全职高手》《奋斗吧 , 少年!》《热血同行》等漫改剧播出 , 但即便在杨洋、易烊千玺等流量偶像的加盟之下 , 剧作也是反响平平 。17年了,粉红女郎依然是中国女性的底色
易烊千玺的各式造型 , 是《热血同行》的精彩看点 。漫画为表现人物形象和戏剧张力 , 通常都会展现很多夸张的剧情和人物言行 , 读者可以在静态的画面中产生无限的想象力 。但当纸张上的二维空间转变为影视中的三维时空 , 就需要编剧和演员通过自己的改编演绎填补上这块空白 , 这也是漫改剧的一大难题 。《粉红女郎》原著只是一个简单的四格漫画 , 没有具体的情节 , 只有鲜明的观点 , 这就需要编剧通过自己的创作 , 在不违背漫画主题的前提下 , 为四位女性角色赋予不同的个性和灵魂 。角色的塑造同样离不开演员的精心揣摩和演绎 。陈好作为一个直爽的山东人 , 却要饰演剧中最嗲的万人迷 。 她每天对着镜子练习抛魅眼、踩着十几厘米的高跟鞋扭屁股 , 终于做到“万人迷”骨子里透出的柔情似水 。同剧的演员胡兵后来接受采访 , 说:“陈好演完《粉红女郎》之后 , 整个人都变了 。 ”17年了,粉红女郎依然是中国女性的底色
小时候好怕她把腰扭断 。刘若英在拍《粉红女郎》的时候已经30多岁 , 她此前在观众心中印象最深的形象还是《人间四月天》里知书达理、坚韧美好的张幼仪 。原本刘若英想演的是“万人迷” , 没想到导演让她饰演“又丑又痴”的结婚狂 , 这是她在看漫画时最不喜欢的角色 , 觉得她“毛病一大堆” 。但刘若英却通过自己的表演赋予了“结婚狂”新的生命力 , 她不再是漫画里那个傻里傻气的灰姑娘 , 在剧中 , “结婚狂”一面秉持着对爱情最单纯的想象 , 对每一段感情都问心无愧 , 一面懂得照顾身边人的感受 , 为朋友排忧解难 。17年了,粉红女郎依然是中国女性的底色
“结婚狂”招牌动作:捂嘴笑 。当然 , 电视剧的成功同样离不开编剧对于剧情的丰富和主题的深化 。《粉红女郎》不着重描写阶层困境 , 但也有“男人婆”作为阶层跨越、屌丝逆袭的缩影;《粉红女郎》不把大量的笔墨花在讲解女权主义上 , 却又借万人迷的口讲出一句又一句“男女平等”的爱情箴言 。17年了,粉红女郎依然是中国女性的底色
编剧在把人物角色塑造得更丰满的同时 , 也不忘适时地加入一些更恢弘的主题 , 却又没有陷入无尽的价值观争斗之中 , 这或许也是当今漫改剧值得学习的地方 。在《涩女郎》最后一本漫画中 , 朱德勇在前言说 , 他做了一个梦 , 梦见这四位女郎对他说“我们不要你安排的生活啦!我们有自己想要的未来 。 ”于是他停止了连载 。在戏外 , 粉红女郎们的生活还在继续 , 被其影响的一代少男少女也大多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 。挥别《粉红女郎》 , 我们迎来了《小时代》《欢乐颂》《上海女子图鉴》……但那一种奇幻感十足的“粉红世界” , 我们却再也见不到了 。17年了,粉红女郎依然是中国女性的底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