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婴」周口盗婴案反转,系婚外情闹剧!( 二 )


就这样,朱莉的忐忑和不安在爸爸妈妈爱的表达中慢慢化解,不仅没有留下心理阴影,反而很庆幸能成为他们的女儿,并且主动承担起修整院子的责任。
美国心理学家Cummings认为:
孩子会非常关注父母之间的情感互动,以此作为判断家庭环境是否是安全的依据。夫妻间有矛盾再正常不过,重要的是如何避免这些冲突对孩子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毫无顾忌地在孩子面前争吵,或者将孩子当做惩罚伴侣的工具,都是在残忍地剥夺孩子的内在安全感。
孩子是因爱而生,不应成为报复的武器。
03 父母冷战,孩子被迫成为调解者
在知乎上搜索“父母冷战”,可以看到很多关于“父母冷战,孩子该如何进行调解”的问题。
也许很多人认为相比争吵打闹、大动肝火,这种无声无息的冷战对孩子的伤害会小一些。
但是孩子是很敏感的,他们能敏锐地感受到家庭的温度,是温暖还是冰冷。
家庭治疗大师莫瑞.鲍恩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做“家庭三角关系”,也就是通过第三者的介入来转移两个人之间的冲突。
在家庭中,当父母间发生冲突,这个“第三者”的角色自然就落到了孩子身上,这也是为什么孩子总是会想要做些什么来缓和父母间的关系,但这本来并不是孩子的责任。
父母之间的冷战不仅让孩子失去了爱和安全感,更使孩子被迫成为父母矛盾的调解者。
他们会失落,会难过,会感觉到自己被忽视和不重要;
也会自责,会内疚,把父母间的不和当成是自己的责任;
父母若持续冷战,孩子会在潜移默化间模仿这种处理矛盾的方式,并且带入到未来的亲密关系中,和他未来的伴侣重复这种沟通模式......
而这些,都不是我们希望带给孩子的。
我的一位朋友和她的丈夫之间有个约定,就是两人发生矛盾的时候无论如何不能冷战。
可以彼此找个安静的地方冷静一下,也可以当双方情绪状态好一些的时候心平气和地沟通,但是一定不能冷暴力,更不能将对伴侣的负面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
家是肉体得以栖息、灵魂得以安放的地方,不应成为一座冰窖,更不应让孩子背负上“融冰”的重责。
04 父母感情淡漠,孩子成为精神寄托
还有一种家庭,也许夫妻间不会冷战,也不常争吵,但是夫妻间交流很少,感情比较淡漠。在孩子出生后,亲子关系轻易就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
在这样的家庭中,当孩子需要从原生家庭分离出去,建立自己的小家庭时,就会产生无数矛盾。
资深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中提到他朋友阿冲的故事。阿冲的太太生了孩子以后,夫妻俩就把阿冲的妈妈接来帮忙照顾小孩。
从此以后,阿冲和太太就再也没有两个人单独相处的机会,妈妈的干涉让他们之间硝烟四起。
两个人似乎都在争夺着阿冲的爱和关注,婆媳间的矛盾让阿冲苦恼不已。而这一切,在阿冲童年时就已经埋下了种子。
原来在阿冲出生以前,妈妈很难融进丈夫的大家庭,和丈夫间的关系比较冷淡,她的内心一直很孤独。
有了阿冲以后,妈妈的生活才有了寄托,她将孩子当成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
对孩子的依恋程度远远超过了丈夫。当阿冲有了自己的家庭以后,妈妈很自然地把儿媳当成儿子爱的争夺者,婆媳间的关系势如水火。
武志红认为,健康家庭的第一定律是——夫妻关系,才是家中的No.1。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哪怕再亲密、再不舍,也注定是一段渐行渐远的分离旅程。而伴侣,才是那个陪伴我们走完这一生的人。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彼此相爱,构建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不要让孩子成为“伴侣缺失”那一方的救命稻草。
势必要割舍的,不要让它成为最爱。
----------
毕淑敏在《家问》中写道——
“婴儿降临世上,家是包裹他的蛹壳。
在爱中蓬勃成长的孩子,他看天下就比较地勇敢,他看前途就比较地光明,他看事物就比较地冷静,他看死亡就比较地坦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