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女婿@青岛洋女婿捐2万个口罩 为中塞两国钢铁友谊献爱心( 二 )
文章图片
塞尔维亚驻华大使(右一),在北京大使给斯坦季奇颁发感谢信 。
中塞建立钢铁友谊
洋女婿:从修路到抗疫,我是见证者
斯坦季奇告诉采访人员,从小他就对“中国”非常熟悉 。离他的家乡奥布雷诺瓦茨两三公里远的地方就有一座大型的中国工厂,数千塞尔维亚人在那里上班工作 。这几年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中国在塞尔维亚的援助项目也非常多 。其中由中资企业承建的塞尔维亚E763高速公路,就经过他的家乡 。“我的家乡奥布雷诺瓦茨是塞尔维亚中部城市,以前从奥布雷诺瓦茨到首都贝尔格莱德仅仅30公里的路,却耗费近1小时的时间 。现有的年久失修的双向单车道狭窄局促,车辆经常在这条公路上堵起长队,塞尔维亚的物流运输也因此被严重拖累 。去年,全长62.5公里的E763高速公路从奥布雷诺瓦茨到首都的这一段已经顺利通车,是双向四车道,车辆在上面每小时最高能跑到130公里 。”
全球疫情爆发后,两国更是守望相助 。2月13日,中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塞尔维亚总统就已经发声“与中国同在”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呼吁中国救援的第二天,中国救援物资就飞速抵达了塞尔维亚 。中国医疗队也于3月21日抵达 。斯坦季奇告诉采访人员:那段时间,“中国的援助飞机周六就到”“中国的救援马上就到,大家要有信心”,诸如这样的新闻成为塞尔维亚电视台每天的头条新闻 。“我和很多塞尔维亚朋友视频聊天的时候,朋友们还指着街上戴口罩的行人说:看,中国专家告诉我们出门一定要戴口罩,我们都照做了 。”
“我觉得在所有的欧洲国家里面,塞尔维亚采纳中国政府建议是最多的,几乎是照单全收 。实施的管控政策也很严格,3月17日就开始了宵禁,下午5点到早上5点不能外出 。而且塞尔维亚人的家庭观念也是比较强,几代人住在一起的现象比比皆是,彼此之间也有照应 。相信在中国的帮助下,塞尔维亚一定能战胜疫情 。”斯坦季奇很有信心地说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口罩捐赠感谢信证书 。
声音:
“中国是最安全的地方”
从2008年来到中国,今年是斯坦季奇来中国的第12个年头 。青岛已经是斯坦季奇的第二个故乡了 。他告诉采访人员:“我最喜欢吃蛤蜊哈啤酒,丈母娘做的饭太好吃了,尤其是她包的饺子和炒的土豆丝 。” 母亲也很喜欢中国,每年都会来青岛度假,母亲喜欢逛波螺油子这样的青岛老街,也很喜欢吃中国菜,像饺子、糖醋鲤鱼都是她的最爱 。
斯坦季奇的很多朋友都是中国人,中国人很热心很实在,也让他慢慢融入了中国 。他回忆说,去年在昆明工作期间,他生了一场病住院了,因为妻子在青岛不能陪在他身边,他生病期间都是同事们轮流照顾他,几个同事还排了班整晚给他陪床、送饭,让他非常感动 。
文章图片
斯坦季奇和妻子女儿一家三口,女儿安娜画的手抄报 。
2月份中国疫情爆发的时候,有朋友还问他要不要回塞尔维亚住一段时间,他回答说“中国是最安全的地方”,斯坦季奇告诉采访人员,“看来我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中国有非常好的医疗应急体系,这在很多国家是不具备的 。而且中国不但把中国人民保护得很好,还很有爱心去帮助其他国家 。生活在中国让我很安心!”
推荐阅读
- 乘车■打造最干净公交乘车环境 青岛公交市南巴士志愿者在行动
- 九江路:青岛开平路(四流南路-九江路)路段交通组织优化方案公示 涉及沿线8个路口
- 12345■疫情期间国际机票销售管理有什么新规定?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哪些群体也能享受?青岛12345帮您梳理
- 「逐水春」青岛中山公园:落花逐水春将尽 赏花可得抓紧了
- 岛城:山东战“疫”最美志愿者发布 青岛一人一集体入选
- 「93.3」2020年青岛全市累计降水量93.3mm 比去年同期多106.4%
- 『老人』青岛一老人出门走丢 被找到时累倒在草丛里
- 「医护」青岛市民健身中心恢复正常运营实行预约制 免费向医护工作者开放
- 「海情」青岛海情大酒店突然关停 新人喜宴惨遭爽约
- 【海菜】退大潮捡海菜 青岛不少市民赶海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