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这家龙头企业两周内启动两个重磅项目,今年将落子三大产业基地,逆境中

上观新闻:这家龙头企业两周内启动两个重磅项目,今年将落子三大产业基地,逆境中
文章图片
疫情“寒潮”下 ,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太仓路总部大楼内却是春意融融 , 忙碌的员工们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
员工的底气 , 来自企业逆境中的强劲表现 。 2月底3月初 , 短短两周 , 上海医药集团连续在浦东和宝山启动重磅项目 。 据透露 , 近期第三个重磅项目也已在路上 。
目前 , 这家有4.8万名员工的医药领军企业 , 旗下50多个生产基地的基地开工率、产能恢复率、人员到岗率均超过98% 。
受疫情影响 , 守成已属不易 , 却有企业敢加大投资、二次创业 , 这份自信从何而来?
定军心 , 未雨绸缪
“我们应该是反应最快的一批上海企业 。 ”对于两个多月前的那声“发令枪” , 副总裁张耀华记忆犹新 。
因为亲历过2003年的SARS , 全程参与了保障供应 , 上海医药在新冠病毒疫情刚有“苗头”时 , 就已进入备战状态 。
张耀华说 , 农历大寒那天 , 集团成立了应急领导小组 。 同时 , 为上海所有公立医院开通了应急电话 , 24小时保障药品供应 。
“嗅觉”灵敏的一些子公司甚至提前劝留了一批准备回家过年的员工 , 让他们看看情况再决定去留 。 很快 , 这就被证明是英明之举 。
在上药物流 , 400多名劳务工人被紧急留沪 , 他们毅然放下返乡的期盼和团聚的幸福 , 为前线的医务战士源源不断地供应“枪支弹药” 。
据不完全统计 , 上海医药向上海近1200家医疗机构以及上海支援湖北医疗队等累计配送药品800多万盒 , 八大类医用防护物资8000多万件(只) 。
在疫情期间 , 这条“生命线”成为业内独特而又壮丽的一道风景 , 如此强大的一支物流保障队伍 , 让许多同行艳羡不已 , 后悔没有早一步留人 。
上观新闻:这家龙头企业两周内启动两个重磅项目,今年将落子三大产业基地,逆境中
文章图片
【上观新闻:这家龙头企业两周内启动两个重磅项目,今年将落子三大产业基地,逆境中】疫情爆发后 , 物流缺 , 原料送不出来 , 也会缺 , 如何保障?
这个大年夜 , 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中药资源分公司总经理俞磊明坐立难安 。 经验告诉他要未雨绸缪 。 一番动员后 , 17位采购员组成了中药材原料供应应急保障小组 , 在大年初六奔赴4个药材产地 。
“很多人吃了一个月的泡面 , 混一顿是一顿 。 ”俞磊明说 , 那段时间 , 许多药材产地关闭了交易市场 , 且村村封路 , 严禁外来人员及车辆出入 , 公共场所采取戒严措施 。
多亏了这批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法师” , 在当地积累了深厚的经验和渠道 , 才能排摸到手中有优质货源的药农 , 确保优质的中药材原料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上海 。
截至2月11日 , 这个保障小组从各地落实药材原料86吨 , 加上公司前期统筹协调的其他资源 , 共供应上海各生产企业中药材原料210吨 。
上观新闻:这家龙头企业两周内启动两个重磅项目,今年将落子三大产业基地,逆境中
文章图片
保供应 , 不计成本
在上海医药 , 有两家企业从疫情发生至今 , 锅炉从未熄火 。
2月10日 , 尽管仍有近三成员工尚未返沪或在家自我隔离观察 , 但雷允上药业奉浦生产基地中成药的生产量却不降反增——板蓝根颗粒、感冒退热颗粒日产能力增加4倍 , 从年前的2万袋增至10万袋;荆银合剂日产能力翻一番 , 从年前的5000瓶增至1万瓶 。
“从小年夜前一天 , 到大年初三 , 不到一周 , 新增的产能计划就落了地 。 ”对于和时间赛跑的6个日夜 , 雷允上药业奉浦生产基地执行副总钱湧回忆起来 , 仍觉得惊心动魄 , 许多设备、物资 , 都是千方百计从全国各地紧急调来的 。
以板蓝根颗粒为例 , 4台包装机 , 从温州订的 , 当地设备厂在小年夜抢着调试完毕 , 大年初三送到上海;80万个铝塑包装袋 , 在汕头下的单 , 印刷厂老板把能找到的员工都叫回来 , 48个小时赶出来 , 除夕夜空运到虹桥机场;3万多只包装盒 , 宁波生产的 , 企业拆开大修的机器熬夜重新组装后开动 , 同样在除夕夜运抵上海…… 。
“成本远高于平日 , 但疫情面前 , 只有效率和质量 , 不计其他!”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苏俊英表示 , 非常时期 , 所有员工都拧成一股绳 。
上观新闻:这家龙头企业两周内启动两个重磅项目,今年将落子三大产业基地,逆境中
文章图片
在上海上药中西制药有限公司 , 磷酸氯喹的突击生产也是惊心动魄 。
1月29日 , 2.5万多盒磷酸氯喹制剂连夜送至科技部后 , 库存为零 。 但让上级惊喜的是 , 2月2日 , 上药中西接通知要求尽快复产磷酸氯喹后 , 只用了8天 , 第一批磷酸氯喹便顺利下线 。
以往 , 因价格低、需求少 , 绝大部分企业并未生产磷酸氯喹 , 临时组织生产更是来不及 。
“关键时刻 , 就看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运营管理水平 。 ”张耀华表示 , 磷酸氯喹虽然是“冷门药” , 但只要是国家和社会需要的 , 便义不容辞 。
上药中西不计成本 , 紧急从重庆空运了一批原料 , 领导干部带头加班加点 , 24小时不停机 , 一线员工每天工作到凌晨 , 经常回家休息几个小时后又赶到车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