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挨打可回避诊疗:从坏人视角出发,是重要启示
——医生挨打可回避诊疗:从坏人视角出发 , 也是解决医患矛盾的重要启示26日 , 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对《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草案)》进行一审 。 全文共三十二条 , 明确了殴打伤害医务人员、携带刀具和易燃易爆物品等七大类严格禁止的侵犯医务人员安全、扰乱医院安全秩序的行为 。 同时提出 , 受到暴力威胁时 , 医务人员可回避诊疗 。 (3月26日北京日报)
从过往的新闻中 , 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 , 医生一面被打 , 另一面还要忍受着屈辱给施暴者看病 , 这让人一方面对施暴者产生愤怒 , 另一方面又为被打的医生感到心酸 。 不可否认 , 悬壶济世是医生的社会职责 , 但当他们面对暴力袭扰的时候 , 在第一时间却往往感到无能为力 , 天大的委屈也要往肚子里咽 , 而那一刻的医生该受到怎样的保护?这本身就是一道医患间的命题 。这次北京市正在审议的《规定》提出 , “受到暴力威胁时 , 医务人员可回避诊疗” 。 显然 , 这对于保护医务人员自身权益来说 , 是一种现实层面的巨大进步 。 因为较以往来说 , 遇到施暴者的医生并没不能马上回避诊疗 , 而法律的介入也只能是事后之为 , 而这在“第一时间”上 , 就会给施暴者的暴力行为留足了空间 , 而对于医务人员来说 , 这个空间 , 恰恰是他们不能得到届时保护的巨大空洞 。医患关系的紧张 , 常常使医务人员感到无奈 , 但这并不是医务人员的不期而遇 , 而是一种现实状态下的必然趋向 。 因为在一些施暴者心里一直都固执地认为 , 我对你实施了暴力 , 只要法律还没有介入 , 那你就还要为我看病 , 如果你不看 , 那就是你缺少医者仁心;而因对施暴者来说 , 心理没有任何压力 , 相反 , 无论将医务人员打骂到什么程度 , 施暴者都会是那一刻失去理性的“胜利者” 。对于紧张的医患关系 , 各地医院也都曾出台过一些内部的“忍耐制度” , 即在任何状态下都要以患者为先 , 即便被打得出了血 , 也要强忍着为施暴者看完病 , 这就是“忍耐制度”的核心 。 虽然这很不公平 , 但医院出于对医者仁心的维持 , 也只能委屈医务人员 , 显然 , 医院的这种平衡做法 , 也是出于更大的无能为力 , 即医院无权作出在医务人员受到暴力袭击时的可回避诊疗制度 , 因而 , 也只能从约束医务人员的单一视角出发 , 以求得某种委屈的平衡 , 这也是医院最大的无奈之举 。而这次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正在审议的《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 , 则从更高的层面 , 拟定了解决医患关系的独特角度 , 即将全部背景也同时放在了施暴者的视角里 。 换言之 , 就是要让施暴者直观地看到在不理性的时候打了医务人员 , 医务人员就可以有章可循地回避诊疗 , 而这会使施暴者在行为之前感到自身的压力 , 也就没有了那种失去理性的“胜利感” 。解决医患关系的紧张 ,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在这个过程中 , 既要有严厉的法律设置和介入 , 也要有行业通行的规章制度;既要有医院做出的某种单方面克制 , 也要有从施暴者视角里感到的必然结果 , 即对自己的某些不利 。 对于解决医患关系问题来说 , 一项好规定的核心价值 , 并不是让医务人员无休无止地委曲求全 , 而是也要从施暴者视域出发 , 在施暴之前就会让他们看到自己可能面临的囧态 。因此 , 这次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正在审议的《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草案)》提出的“受到暴力威胁时 , 医务人员可回避诊疗” , 是对社会公平正义更高层面的注释 , 它纳入了从施暴者视域看待全盘问题的路径 , 让欲对医务人员施暴者感到 , “行善者 , 诸事顺;行恶者 , 诸事绊” , 这为将来全面制度化解决医患关系紧张问题 , 给出了社会心理依据和独到而客观的重要启示 。
推荐阅读
- #保安#保安心脏骤停,吉大三院女医生跪地施救获赞百万!网友:你飞奔的样子真美!
- 「中国甘肃网」一天8台手术, 10个小时连续“作战”的他们原来是这样的医生......
- 客家新闻网:赣州市肿瘤医院一医生助力患者闯过“生死关”
- 『吴吉清』?1937年,延安一医生身份曝光,人们知道后惊出冷汗,后被直接枪毙
- 浙报融媒体■打13次“飞的”来宁波找他看病 宁波这位医生了不得
- 『天津律师梁波』行政诉讼:就医生行医资格的投诉,卫生管理部门应对案件及时处理
- 新京报■黑龙江医生援鄂归来再援绥芬河:妻子盼我回家我食言了
- ■“谢谢你,援藏医生”——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让藏北牧区女孩重获新生
- [西湖之声]患者家属送行医生,一句话让人泪奔:是您,让我还有妈妈
- 西安新闻网@暖“心”闻:八旬老太误吞假牙 医生成功内镜取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