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法且能如此形神相似地临帖?

学书法且能如此形神相似地临帖?。(作者:别了还来)书法界几乎都认为 , 学书临帖不但要形像 , 还要追求神似 。 启功却说学帖“永不能似″ 。 我赞同启功的说法 。追求临像的人都很迷信书法大家的名帖 , 他们往往不分歪斜、美丑 , 字字下足功夫 , 一丝不苟地照着摹写 , 帖上画圈涂改的地方也要形神相似 , 好像要仿古造假、欺世盗名!似乎这才是沿用千年的学书方法 。 我实在不能理解!有这样的认为也不奇怪 。 我们今天看到的名帖很多都是摹本 , 而且涂鸦处也被原样临摹下来 。 这样的摹本不是古人学书法时留下来的——我不相信他们会如此迂腐地照着涂鸦 。 其实 , 这是字匠高手们“双钩填墨本”复制品 。 这种方法是将原作对着光源放置 , 用很薄的油纸覆盖在原作上钩画而成的产品 。 古时的读书人要学书法、看名帖 , 只能买复制品 。 这些字匠高手靠这样的手艺换一些钱财 。买帖的人需要最接近原作的复制品 , 字匠高手们自然追求丝毫不差的逼真 , 作者不小心滴上去的口水也巴不得画上去 。 但学书的后人不能以此为榜样 。 任何名帖都有不好的字、不完美的字 , 甚至有歪瓜裂枣 , 这些字你都追求学像 , 这就太可笑了!比如 , 你学颜体也不能字字都学 , 就算学其代表作《多宝塔碑》也要去粗取精 。 相同的字要学最好的那个 , 要学最合规合法的字 , 要学笔画质量最好、结构最完美的字 。 对初学者来说必须这样 。 你觉得某字的某个笔画不是颜体最好看的写法 , 你就把它改成最完美的那种样子 。 结构也如此 。 被你改后 , 这个字不像《多宝塔碑》的写法 , 但仍然是颜体 , 因为你是用颜体的笔法、笔画、结构特点写这个字 , 会有一些神似 , 仍然是颜体 。 但你丢弃了颜体的丑字 。 如一个人 , 站成什么样的姿态、画什么样的装 , 熟悉的人远看也能认出你来 , 因为你的神态没有改变 。名家们的字个性鲜明 , 字形各不相同 , 但有人却看得出其师承哪家的字 , 这是从神态去辨别的原因 。 王羲之有七个儿子 , 一个早逝 , 剩余的六个儿子都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 , 他们都学父亲 , 但所写的字也是不相同的 。其实 , 我们要去追求很好的形像神似是图劳的 。 当然 , 形态容易学像 。 一幅画都能难辨真假搞出仿品来 , 何况只有几个线条的字 。 但神态是源于我们不同生命个体最深层次的灵魂 , 是学不像的 , 只能是像一部分 。 学卓别林演滑稽戏的人 , 只能学像一些表象的动作 。 所以 , 今后我们不要以某人学某体神不像来评价其书法的好丑 。形神学得最像的是学田楷的人 。 这是因为田楷高徒往往是二田亲自言传身教的人 , 握笔、控笔、入笔、行笔、收笔、速度……一模一样 , 如用一个模子套出来的 , 写出的字自然形和神都更像一些 , 但也不是完全像 , 和二田字的神态还是有不小的区别 。 你学古帖 , 学颜体 , 颜真卿能活过来搞出一个模子式的方法亲自教你吗?启功说“永不能似″ , 不是叫你不去学像 , 是神不可能似的意思 。 只能说我们学习书法要尽可能形像神似 , 但不能迂腐地丑字、美字一并追求像 。 我认为美的字追求形很像、神有所像 , 这就不错了 , 而丑的字有和其它字统一的神态就行了 , 不要写像其难看的外形 。
学书法且能如此形神相似地临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