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包治百病”?疫情面前,奢侈品啥也不是……( 二 )


正如有的网友所言:“全球最大的奢侈品牌公司这一刻才明白 , 关键时候口罩比奢侈品更奢侈 。 ”
自救的尝试:零售、秀场纷纷“上云”
云办公、云上课、云娱乐、云诊疗……一场疫情让“企业上云”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发展模式 。 但对于主打线下体验的奢侈品牌来说 , 这种转型却稍显艰难 。
以“高端定制”为卖点的奢侈品牌 , 抽象性价值占比很大 。 其高昂的价格本身便包含了店铺设计、服务等依赖于实地获取的附加值 , 数字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消费者这部分体验 , 从而导致品牌价值不完整 。
但疫情就是一针催化剂 , 推动着仍在犹豫和试水的奢侈品牌向线上妥协 。
疫情期间 , 以卡地亚(Cartier)、凯卓(KENZO)、普拉达(Prada)、亚历山大·王(Alexander Wang)、乔治·阿玛尼(Giorgio Armani)和缪缪(Miu Miu)为代表的顶级大牌密集入住天猫;京东在3月初迎来了德尔沃(Delvaux) , 它也成为这个欧洲老派奢侈品牌在中国的独家在线电商平台 。
正如有的业内人士所言:“这或许是一个行业洗牌的机会 , 线上市场的重要性从未如此清晰 。 ”疫情大考之下 , 零售业也正酝酿着变革与机遇 。
同样借力于线上的还有被取消的线下大秀 。 要知道 , 这些“秀”对于奢侈品行业来说 , 绝不只是一场演出这么简单 , 而是作为影响下一季销量的关键所在 。 “上云”无异于为奢侈品牌开拓了“第二秀场” 。
有着“世界第五大时装周”之称的上海时装周就携手天猫打造全球首个“云上时装周” , 3月24日至30日为期一周的时间里 , 150场线上发布将集结亮相 。
2月24日 , 迪奥秋冬成衣秀采用了微博线上话题页“云直播”的互动方式推出 , 这一场没有买手、没有时尚博主、没有媒体在现场的时装秀收获了极佳的曝光;乔治·阿玛尼的2020秋冬米兰时装秀也化身“云秀场” , 现场没有看秀嘉宾 , 全程通过网络直播进行 。
奢侈品的报复性消费 , 靠谱吗?
贝恩咨询公司的报告显示 , 疫情可能让整个奢侈品行业损失300到400亿欧元 , 销售额行业总利润下滑15% , 跌至2015年以来最低水平 。 而300亿欧元 , 恰好是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2019年的全年销售额 , 占当年全球奢侈品消费的35% 。
消费主力的缺席自然让奢侈品行业的日子不好过 。 随着中国疫情的平缓 , 重振经济也被提上日程 。 奢侈品行业也期待着 , 人们能如同“一次下单77杯奶茶、一口气买50支口红”一样 , 开展对奢侈品的“报复性消费” 。
知名研究机构尼尔森日前发布报告称 , 67%的零售商表示将大力拓展线上渠道 。 报告认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过后很有可能会迎来一波消费反弹 , 经历了疫情考验的零售业也正酝酿着变革与机遇 。
『中新网』“包治百病”?疫情面前,奢侈品啥也不是……
文章图片
加拿大多伦多大型商场约克戴尔(Yorkdale)购物中心内一片冷清 , 商场内绝大部分商铺已停业 。 中新社采访人员 余瑞冬 摄
但事情的发展是否真的能这般顺利呢?
3月21日 , 罗德传播集团与精确市场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疫情期间中国内地奢侈品消费调研结果显示 , 相比三个月前的调查数据 , 珠宝、包袋、美容化妆品和汽车在未来一年计划增加花费的受访者占比下降明显 , 其中珠宝由48%降至35% , 包袋由43%降至29% 。
当疫情让未来收入变得不再确定时 , 人们首先会选择砍掉的就是奢侈品的消费 。
罗德传播集团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奢侈品业务董事总经理高明表示 , 消费者积累的购物需求在疫情结束后强烈释放的现象对于一些特定的奢侈品品类而言确实会存在 , 但调查结果显示这并不会成为主流 。 而预计减少花费的总体人数比例增加是各品牌面临的更大挑战 。
如何摆脱疫情的阴影?看来 , 即使是看起来再“高贵”的奢侈品行业 , 也面临着和其他行业一样 , 甚至是更难的考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