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原创 为何说安史之乱的发生是必然的?( 四 )


在唐初 , 基层士兵基本是义务兵 。初唐并没有“军”或者“营”这个基层编制 , 只有边境的日常戍守是由服役的民户轮番担任的“镇戍”来完成 。这种镇戍的编制人数很少 , 往往维持在1000人左右 。真正负责战斗的唐军是由“行人”组成的“兵募” 。虽然名字里有个“募”字 , 但都是官府强制征收的良人 , 本质依旧是义务兵 。
到了唐高宗时期 , 为了应对西北的突厥、吐蕃和东北的契丹 。“军”作为一个军事单位正式成立 。军队中特别能打的被留下来作为职业士兵 , 也就是唐代的“健儿” 。唐军开辟多个边塞战区 , 并设置节度使管辖 , 成为日后藩镇的雏形 。
作为藩镇的基层骨干 , 健儿的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两个:1.内地赶到边塞从军的良家子; 2.归化的外族 。由于边塞地理位置的特殊 , 还会招募大量的胡人雇佣军协同作战 , 这种部队被称为“藩兵募” 。除此之外 , 唐朝皇帝还有“可汗”的封号 。
用西方的头衔法称呼唐朝的皇帝 , 可以给李唐帝皇上各种尊号“中原的皇帝 , 突厥人的可汗 , 佛教的保护者 , 契丹人的封君” 。在中原之外的地区 , 唐朝皇帝和胡人以古老的封建法维持彼此的关系 。在边塞唐军行动时 , 响应封君号召而来的胡人以部族为单位作战 , 在汉文史料里被称为“城傍军” 。
随着唐朝领土逐渐扩大 , 李唐不得不设置了大量节度使去“节度”这些部族 。在封建法中 , 这就是封君将自己的宗主权下放给下级附庸 , 从而形成树状的依附体系 。按照“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原则 , 东北地区的契丹、渤海、奚等少数民族都属于安禄山的藩属 , 不再是李隆基的顺民 。
这种迥异于秦以后中原政治的模式让许多汉人士大夫摸不着头脑 , 只知道“城傍军”追溯安禄山集体叛乱 。其实在东北地区的胡人看来 , 他们根本不算叛乱 , 只是跟着自己的主君而已 。
被直接招募到唐军中的“藩兵募”则属于传统的雇佣军 。他们的思维也十分简单——谁给钱听谁 。在中央下放财政权后 , 安禄山又利用自己的经商才能积累大量的财富 。河北道全盛时期 , 财政收入占据全国收入的1/3 , 不得不说安禄山确实敛财高手 。被安禄山招募的胡人只知道自己拿的是安大帅的军饷 , 对中央的李家缺乏最基本的认同感 。所以 , 跟随安禄山造反没有一点心理负担 。
既然胡人士兵不靠谱 , 那么安禄山麾下大批的汉人军官、士兵 。根据孙继民《唐代瀚海军文书研究》包括范阳在内的大部分藩镇都以汉人将士为多 。这该作何解释?其实汉人虽然在向心力上比习惯封建制度的胡人更强一些 , 但也抵不过一个“穷”字 。这里的穷不只是物质上的贫乏 , 而是“穷途末路”之意 。、
初唐时 , 士兵地位低下的问题就跃然纸上 。《旧唐书·职官志》记载“身应役使 , 有类童仆 。据令乃与公卿齐班 , 论实在于胥吏之下 , 盖以其猥多 , 又出自兵卒 , 所以然也” 。大致意思是这些大头兵虽然在法律上可以与公卿平起平坐 , 可实际上他们的地位连基层公务员都不如 , 甚至和仆人接近 。
到了盛唐时 , 这个问题更加严重 。《新唐书.兵志》记载“诸府士益多不补 , 折冲府又积岁不得迁 , 士人皆耻为之” 。翻译成大白话 , 各个“折冲府”好久没有新鲜血液注入 , 从军之人升迁困难 , 士大夫们都以入伍为耻 。
虽然按照法制 , 他们依旧可以身着三品大员才能穿着的紫袍招摇过市 。但在世家出身 , 通过科举上位的“衣冠子弟”眼里 , 他们不过是下等的丘八而已 。
对于东北方向的士兵而言 , 这个问题尤其严重 。在朝廷将财政大权下放各地节度使前 , 唐军的政策是“西攻东守” 。处于攻击方向的西北军有着东北军三倍的军饷 , 这极大地增加了东北部队对中央的不满 。
在安史之乱后 , 投降朝廷的田承嗣还给安禄山、史思明、安庆绪、史朝义等人建造了庙宇 , 让他们享受香火祭拜 。一直到公元773年 , 唐代宗才成功将这股“错误思想”纠正 , 砸毁了庙宇 。但是 , 范阳三镇的士兵和他们的后裔依旧称呼安、史二人为“二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