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原创 为何说安史之乱的发生是必然的?( 三 )


安史之乱:原创 为何说安史之乱的发生是必然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但是 , 这个想法无疑让他与杨国忠成为命中宿敌 。后者的才能、人脉完全不如安禄山 , 但凭借着杨贵妃的得宠成功压制安禄山 。甚至让满朝文武都对安禄山喊打喊杀 。如果安禄山仅仅是高仙芝、封常清这个等级的将领 , 那么最后的结局注定是悲惨的 。可是 , 安禄山有着其他节度使所没有的一样东西 。
第二个原因更不可信 。平定安史之乱的将领大部分都是胡人 。唐皇也没有因为安禄山的叛乱而怪罪整个外族 , 甚至还表示自己对中亚的藩属国很好 , 他们一定会履行封臣义务 。事实上 , 唐朝的预计并没有出错 , 大部分的外族封臣都愿意派兵前来助战 。
战争打到后期 , 叛军一方的将领们都是汉文姓名 , 不是汉人就是归化人 , 反而是唐军多是仆固怀恩之类的纯胡人 , 甚至连汉名都没有 。所以 , 把问题的根本归咎于民族问题非常不负责任 。若非胡人的将领和指挥官 , 唐军也不可能获得平叛的胜利 。安史之乱爆发真正的原因 , 还需要回溯当年的历史 。从盛唐繁华的表现下 , 探寻动荡的制度基因 。
秦以后 , 历代王朝都致力于消除封建制度 。隋朝开创科举制 , 将全国的精英人才笼络到中央 , 算彻底消除了封建的基因 。但是 , 随着版图的扩张 , 统治的成本也会越发高涨 。
这点其实很好理解 。巨大的版图越是巨大 , 所需要的部队也就越多 。朝廷很难再让义务兵通过自费钱粮的手段节约成本 。到盛唐时 , 府兵制度已经基本瓦解 , 取而代之的是“长征健儿”之类的常备军 。唐朝鼎盛时期 , 整个边塞驻扎着49万常备部队以及8万匹战马 。
49万常备军所需要的后勤非常恐怖 。诚然让驻军开垦田地可以解决部分军需问题 , 但大部分的钱粮还需后方供应 。彼时中国大部分的道路都是泥土路 , 本身也不是盛产大牲畜的畜牧国度 。因此 , 所有的粮草与军饷都需要用民夫进行人力运输 。
盛唐时期 , 吏治已经非常腐败 , 官僚系统特有的弊病逐渐暴露 , 严重危害到供给系统 。打个比方 , 说好给民夫一百贯钱作为运输粮食的酬劳 。但民夫能到手的有50贯便算官员有良心;前线要吃上好的细粮提升士兵的士气 , 后方能运来同等份额的粗粮便算官员心系国家 。
这个问题在后世的明朝也出现过 , 直接导致明朝中叶以后边军战力锐减 , 最后举国之力被五万满洲兵吊打 。盛唐自然不像明朝那么腐坏 , 经过一番权衡后 , 决定允许驻军自行募集赋税、士兵 。用现代的术语解读 , 唐朝部分恢复了封建制度 , 中央不再干涉地方的军事、行政换取节约统治成本 。
在政策实行的初期阶段 , 效果前所未有得好 。长安朝廷歌舞升平;边关要塞武德充沛;中央地方和睦协调 。从这方面看 , 恢复封建制也是双赢的办法——但前提是政治操作不要让人智熄 。
盛唐时大部分的藩镇只有军事领域的管辖权 , 但没有司法裁判权和监察权 。偏偏安禄山还兼任转运使和采访使的职务 。这么做的好处是 , 在君臣关系相对和睦 , 政治比较清明的前提下 , 朝廷可以省去许多人力成本与行政资源 。但是 , 当附庸关系破裂时 , 同时执掌军事、行政、监察的官员立刻就能将自己的辖地变为国中之国 。
安史之乱:原创 为何说安史之乱的发生是必然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上层建筑的判断失误让东北藩镇形成国中之国;上层建筑的掌舵人因政治斗争和“出将入相”无望而愈发与中央离心离德 。但相比上层建筑的貌合神离 , 基层士兵、军官的态度才是决定一切的根本 。如果基层的士兵和将官不愿意追随安禄山 , 那么他很难掀起一场动摇唐朝根基的叛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