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不戴口罩 亚裔子女在学校日益被孤立歧视羞辱

(面对死亡威胁 , 欧美人拒戴口罩文化溯源采访人员 王昱2020.03.20明明身体不适还要戴上口罩坚持上班的行为 , 在欧美看来非但不算是美德 , 反而显得有些匪夷所思 。欧美人在感到身体不适时更倾向于选择请假不上班 , 欧洲各国目前出台的防疫政策中 , 也更愿意强调“若身体不适请在家休息”而不是“戴口罩出门”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欧美人对口罩如此抵制呢?有一种说法认为这可能跟欧洲目前所面临的宗教、民族变化有关 。 受中东移民大量涌入的影响 , 法国、奥地利等国近年来纷纷推出《反蒙面法》 , 试图阻止中东移民在公开场合以着装强调他们的固有民族宗教认同 。 而眼下戴口罩的风潮 , 却让这些政府面临了两难——从法理上说 , 如果议会允许议员在会议期间佩戴口罩 , 那么未来也就没有理由阻止议员戴面纱 , 而议会允许戴 , 其他公开场合更无权阻止……所以这个口子让欧洲国家感觉很难开 。早在1月末 , 奥地利政府就曾发文提醒公众 , 人们仍不能以防止感染为由在公共场合配戴口罩 , 否则会因为违反《反蒙面法》而被罚 。3月5日 , 在疫情已然出现大规模爆发趋势的意大利 , 一名叫马特奥·达罗索的议员戴着口罩进入议会进行演讲 , 没想到居然遭到了议员同僚们的嘲笑 , 议长最终听从大多数人的意见 , 要达罗索“要么摘下口罩 , 要么离开”。无独有偶 , 3月3日 , 在瑞士 , 一名女议员也因戴口罩而从议会中被驱逐出去 , 这位名叫玛格达莱娜·马尔图的议员是首个戴着口罩进入瑞士议会的人 , 但她的举止随即引发了争论 , 议长毫不客气地对她下了逐客令 , 理由是“扰乱会议秩序” 。根据最新消息 , 当地时间19日 , 意大利单日新增4207例 , 目前累计确诊35713例 , 已经是目前全世界疫情爆发最严重的区域 , 然而 , 即便如此 , 政府依然没有要求公民戴口罩的强制命令 , 意大利舆论也没有赞誉达罗索的“先知先觉” 。在欧洲 , 类似的口罩歧视不仅发生在“庙堂之上” 。 据德国《焦点》周刊报道 , 德国近期发生的首起事关新冠肺炎的诉讼就与口罩有关:德国著名机场免税店海涅曼的员工因不满雇主禁止他们在工作中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 将后者告上法庭 。 原来 , 在欧洲疫情恶化后 , 一些员工自行戴上口罩 , 但雇主担心带来紧张和恐慌 , 导致吓跑顾客 , 于是下达禁令:如果继续佩戴 , 我们将把您送回家!事实上 , 不仅政客和民间对口罩有抵制 , 连欧美的医疗机构对口罩的态度也是么棱两可 , 在疫情同样严重的法国 , 法国卫生部下属的卫生总署署长在接受采访时强调“要勤洗手 , 戴口罩并没有用” , 德国卫生部的表态是“普通民众戴口罩没有意义” , 美国疾控中心则说“健康的人并不需要戴口罩” , 而在英国和法国 , 口罩则干脆被列为了“处方药” , 只有病人才有“资格”佩戴 。 这也就导致了戴口罩者被打上了“病人”的标签 , 走在大街上都要受到歧视 , 以至于很多华侨华人在欧洲反而需要摘下口罩参与公共生活——虽然以疫情的严重程度而论 , 眼下的欧洲已然成为了重灾区 。不过 , 单纯以短期民族、宗教考量去理解 , 显然无法解释欧美蔓延各阶层对口罩的反感 。 西方人对口罩的抵触 , 显然有更深层的原因 。从更深层次来说 , 在历史阴影与现实政治考量之外 , 欧美人对口罩的抵触心理也有文化背景在作祟 。在二战结束以后 , 西方重新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期 , 医疗水平也同步增进 , 再加上战后自由主义的风潮 , 这就导致了西方对于自身有着极度的“制度自信”和“健康自信” , 这两种自信都会让其对口罩有抵触情绪 。而从达罗索这种率先佩戴口罩的“先驱”的发言中 , 我们也能看出这种自信有多么根深蒂固:达罗索必须首先承认自己“免疫力低下” , 以此才能获得佩戴口罩的合理性 。 换而言之 , 即便在他的理念中 , 免疫力正常的人恐怕也是没有必要戴口罩的 。其实 , 受古希腊文化的影响 , 身体健康及其所散发出的自然的力与美就在西方被视为与道德相通的美德 , 中世纪的欧洲一度将生病视为一种“上帝的惩罚” , 这些文化基因的相互作用 , 都让欧美人更容易将“体弱多病”视为一种羞耻 。 与之相对应的 , 由于亚洲文化相对于欧美更加内敛 , 口罩非但不会暗示自身体弱多病 , 反而会附加上不少积极意义:在日本 , 口罩不仅是一种防疫工具 , 还具有社交属性 , 日本秀明大学教授堀井光俊曾发表过一篇论文 , 认为日本人戴口罩主要是“相互客气” 。 而在中国 , 由于曾先后经历过SARS和新冠肺炎两场疫情 , 在抗疫期间戴口罩则被认为具有“响应国家号召”的集体主义象征 。 这些心态都与欧美是迥异的 。总而言之 , 不管是出于现实政治考量、历史背景还是文化因素 , 欧美各国民众对口罩的偏见和抵制 , 恐怕都是在短时间内难以被打破的 。 除非这些国家的官方医疗机构能够拿出足够令人信服的数据 , 或者此次疫情泛滥到如“西班牙流感”般严重的程度——但矛盾的是 , 如果事态真的恶化到那一天 , 将成为一场全球的大灾难 , 这样的代价疑太过惨痛了 。)作者:马凯琳2020年3月19日纽约时报中文网现在 , 在中国以外的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病例数及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中国国内 。 中国的疫情似乎在眼下已得到一定的控制 , 但欧洲却成了重灾区 , 而且病毒一步步逼近美国 , 来势汹汹 。 新冠病毒疫情已不光是一个“中国问题”了 , 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全球性问题 。 然而 , 在西方的亚裔群体却频频遭遇跟病毒有关的种族歧视 , 这又是为什么呢?身为美国华人 , 我们又应该如何在这场灾难中对应这个新的挑战呢?美国这个文化多元化的社会其实跟很多国家一样 , 仇外心里、种族歧视等问题会时有发生 ,一旦有个什么危机 , 这种情况就更容易暴发出来 。 随着新冠病毒在中国及世界其他地方肆虐 , 我发现疫情恐慌症在美国各地蔓延 , 并因中美外交纠纷而加剧 。记得早在2月初 , 上高二的女儿就一脸不高兴地回到家 。 她说学校的一位女同学问她家里是否有从武汉过来的亲朋好友 。 女儿被问得很不舒服 ,因为本来她上的那所马里兰州高中亚裔学生只有十几个 , 突然被同学问到这个问题 , 越发让她感觉自己不被接受 , 等于是遭受了一次变相的歧视 。 因为不想突出自己 , 女儿并没有生气 , 只是一笑置之 。 她婉转地解释说 , 我们原来的家在北京 , 离着武汉好远好远的 。女儿的这种在非常时期不愿引人注目的反应 , 在我的华人朋友圈似乎相当普遍。 我在弗吉尼亚州的朋友章红就跟我说过 , 自从这次疫情被世卫公布后 , 她的几个中国朋友就非常焦虑 , 一定要他们的孩子戴了口罩再上学校 , 但都被孩子拒绝了 。 孩子说在学校没有一个人戴口罩 , 他们不想让自己显得不合群 。 章太太说她的一个住在加拿大的中国朋友就是因为逼着儿子戴上口罩 , 惹来同学的谩骂 。同学们对她儿子说 , “你快滚回中国去吧 。 ”我的很多华裔朋友们都认为 , 这场灾难给他们造成了一定的阴影 。 因为中美在卫生文化上有一定的差异 , 不少华裔开始对出门究竟应不应该戴口罩产生了疑问 。 更可怕的是 , 在最近几周美国各地不断出现针对亚裔的仇恨事件 , 有些还导致了肢体冲突 。 这让不少亚裔美国人在承受病毒传播恐惧心理的同时 , 还遭受了种族歧视威胁或各种社会压力的双重打击 。其实 , 网上早就有了因新冠病毒导致的歧视事件 。 比如 , 有一个是在2月初的纽约地铁站 , 一名戴着口罩的亚裔女性被一名男性追打的视频 。 还有 , 住在西雅图的一名8岁韩美混血儿童因为戴口罩 , 被Costco超市的一名员工轰赶 , 还追问孩子的家长他们是否从武汉过来的 。 但也有部分华裔或亚裔美国人在没戴口罩的情况下也遭受到了排挤甚至攻击 。比如2月中旬在加州的圣费尔南多山谷 , 一名16岁的亚裔男孩在他的高中学校遭到言语凌霸和殴打 , 还被指感染了新冠病毒 。歧视的趋势并没有因为疫情的转移得到改善 , 反有可能在美国因疫情的扩大有越演越甚的劲头 , 尤其在亚裔人口较为密集的大都市里 。 在3月11日有报道说 , 一名韩国女学生在纽约西34街被另一名女子在她脸上击了一拳 , 还被追问为什么她没戴上口罩 。 攻击者还说“你们亚洲人都有新冠肺炎病毒” 。然而 , 美国在新冠肺炎应对不力的情况下 , 特朗普、国务卿庞皮欧(Mike Pompeo)、与共和党不少议员以及右派媒体福克斯新闻(Fox News)不断用模式化的言辞来描述病毒 , 如“中国病毒”等 , 并把疫情问题推到华人身上 , 可能也是企图用这种方式来转移目标 。 这些说法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 中国政府、亚裔美国人和美国各阶层的有识之士纷纷予以谴责 。更可怕的是 ,据报道 , 在对疫情的蔓延及种族歧视事件过分恐惧心理的驱使下 , 洛杉矶附近一部分亚裔美国人还突然去买枪支 。为了维护华裔美国人的权益 , 美国华人联合会 (United Chinese Americans, 简称UCA)于3月12日发表声明 , 要求美国媒体及公众人物避免使用有伤害性的言辞 , 包括像“中国病毒”、“武汉病毒”、“亚洲病毒”这类字眼来形容新冠肺炎 。 UCA的声明还说 , 这种用辞很可能会引发更多对亚裔群体的仇恨言辞或暴力行为 。现在在华人日常生活中最显明、最有代表性的问题是 , 美国社会对公众场所戴口罩的忌讳与恐惧 。 中美两国在应否戴口罩出门这个问题上 , 有着截然不同的说法 。这次疫情中 , 中国官方的指令是 , 出门一定要戴上口罩 。 戴口罩本来就是亚洲人自我防范的惯用措施 , 尤其是自2003年的非典以来 , 一有个什么流感或瘟疫 , 大家都会马上戴上口罩 。 可在美国这样不行 。 你戴上口罩常常会遭到其他人的白眼 。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建议是 , 除了医务人员 , 只有在你得了病或在医生的指引下才需要戴口罩 。 美国医疗总监(Surgeon General)与CDC一直呼吁 , 民众在没得病的情况下不要戴口罩 。而且美国人的常识是 , 得了病就该好好在家呆着 , 不能满街乱跑 , 把病毒传播给别人 。 所以一戴上口罩就更容易产生误会 。因为担心遭到歧视甚至被攻击 , 很多华人觉得 , 最好别戴——除非他们身在华裔人较多的地方 , 像唐人街之类 。 近日 , 尽管美国的感染病例数字开始迅速增长 , 据我所观察 , 戴上口罩出行的人并未增加很多 , 包括我周边亚裔朋友当中 。当然 , 出行的人本来就少多了 。 另外 , 美国的各个药房和超市都已经无法再找着口罩了 。 而这背后部分原因是因为在1月前后 , 有不少美国华裔团体为了帮助湖北人解决“买口罩难”的问题 , 买了数以万计的口罩送回中国 。 也有一些网上商店把部分口罩与消毒液垄断了 , 从中牟利 。 当然囤货的不光是亚裔 , 但戴口罩似乎还是以亚裔为主 。 所以为了不想被人另眼相待 , 很多亚裔虽然家里有口罩 , 但还是选择了不戴口罩出门 。总之 , 病毒相关的各种新闻让华裔和亚裔美国人在心理上都承担着很大的压力 。在波士顿麻省总医院跨文化学生情绪健康中心(Center for Cross-Cultural Student Emotional Wellness)任国籍外联部主任的张晓乔女士说 , 在美国的一些大学里虽然亚洲学生人数不少 , 但在大街上他们还是不想引人注目 , 所以不太敢戴口罩 , “因为他们怕在微信或其他媒体上看到的一些因为戴口罩所引发的种族仇恨行为会同样发生在自己身上 。 ”虽然提高警惕保护自己并没有错 , 却会遇到麻烦 。 张晓乔还说 , 她几天前跟一位中国朋友一起去波士顿近郊的一家Costco超市买东西 。 她平常不怎么敢戴口罩 , 但那天在朋友的陪同下两个人都戴上了 。 虽然店里的员工都对她们很客气 , 可是有一对美国夫妇却互相对着说:“你看看这些病人 。 你们要是得了病就应该离我们远一点 。 ”听了这对夫妇的话 , 张女士说她很不自在了 。 至于未来 , 她也不确定会不会戴口罩 。口罩究竟该不该戴、它能否有效防止病毒的传播 , 就连华人医学界里也是意见各异 。 曾多年在中国科学院及纽约州的康奈尔大学专门研究病毒的李保罗就一直不主张戴口罩 。 他说 , 口罩是不可能阻挡所有病毒的 , 而且它很容易给我们一个错误的安全感 , 让我们疏于其他防范措施 , 特别是勤洗手 。为了帮助减轻大家的恐惧心理 , 李保罗说他还曾发微信给华人朋友 , 劝大家不要戴口罩出门 , 以防造成误会发生意外 。 然而 , 他的建议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回应 , 有些人甚至指他在过份地迎合美国白人的心理 。 他们强调 , 我们为什么不能让美国人也学学亚洲人戴口罩的好习惯?这让李先生感觉十分无奈 。有华裔专家指出 ,美国的医生和CDC再三强调无需戴口罩的另一个理由 , 可能是出于供量不足的问题 。 耶鲁大学公共卫生与经济学院助理教授陈希博士认为 , 戴上医用的口罩 , 还是可以起到一定防范作用的 。“但如果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想戴上口罩 , 那么我们至少每天需要三亿个口罩 。 在今天美国的市场里 , 这根本是个不可能满足的数量 , ”他在接受《日经亚洲评论》采访时说 。在得州休士顿创办了一家名为Flow of Light诊所的施慧伦医生也认为 , 戴口罩的确更保险 。 持有梅奥诊所(Mayo Clinic) 医学学院博士学位的施医生说 , 在病毒来源不明而感染力超强 , 而且还有不少是无症状传播者 , 加上现在就连潜伏期究竟有多长都还没弄明白的前提下 , 为什么我们就不可以戴口罩自我保护呢?她还指出 , 从刚开始到现在 , 美国卫生部门、各大机场等对病毒的控制就不够严谨 。不过 , 在个人自我保护这方面 , 施女士也有一定的顾虑 。 作为华裔 , 究竟我们应否戴口罩来自我保护 , 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 我们很多人本能地想戴上口罩 , 可是戴上口罩出门在美国就等于自我宣传“我是个带菌者” , 她说 。在麻省总医院跨文化学生情绪健康中心任执行主任的陈志佳医生看来 , 病毒传播恐惧症引来的最大种族歧视受害者是亚裔儿童或青少年 , 尤其是在初中或高中 。 不过他认为我们不必过分忧虑或悲观 , 而是应设法放下我们的恐惧心理 。陈医生说 , 首先我们要分辨什么是我们可以改变的 , 什么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 既然我们无法改变疫情 , 那么我们就应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帮助自己和家人认识病毒和搞好个人卫生上 , 比如勤洗手和多消毒 。 如看到有种族歧视行为的时候 , 他说 , 不要袖手旁观 , 而是要主动报警或及时投诉 。那么 , 我们应不应该戴口罩这个问题 ,陈医生认为在种族歧视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 , 可能不戴会更好 。 不过现在很多州政府都出台了社会疏远政策 , 所以最好的对策就是尽量少出门 。至于我家该怎么办 , 在听取朋友和几个专家的建议下 , 我大概也有了个心理准备 。 首先我家不存在戴不戴口罩这个矛盾 ,因为家里根本没有口罩 。 我们也会尽量减少外出的活动 , 取而代之的将是跟孩子更多在家交流 。 女儿学校决定给他们放假两周 , 这突如其来的假期虽然让我有点吃惊 , 但女儿一直因为准备美国的高考常常睡不好觉 , 她要是能利用这段时间好好休息 , 或许也是一件好事 。另外 , 我会多关注主流媒体的报道 , 积极了解疫情的新发展 。 那些通过社交媒体传播过来的特别耸人听闻的报道 , 我就不想多看了 。 我更想为扑灭种族歧视这方面做点什么 。 我想在目前这种非常时期 , 可能以镇定、自信、不惊不慌的态度来处事 , 或许是对仇外心理最好的一剂解药 。因为我们越惊慌 , 越容易让一些有意找茬的人来非难一些跟他们看起来不一样的群体 。马凯琳(Karen Ma) , 作家 , 现居美国马里兰州 , 作品包括《姐妹物语》(四川文艺出版社 , 2017年)等 。----- 新语丝 XYS2020032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