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情绪是不是被“朋友圈幻觉”利用了
你的情绪是不是被“朋友圈幻觉”利用了
近日 ,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 , 假新闻也随情境变化衍生出新的变种 。 其中 , 有旅游博主发现自己的照片被移接成“广州女毒王” , 在网络上被大量转发;也有营销号被曝为吸引流量炮制数百篇“疫情下的××太难了”雷同文章 。 假新闻制造者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和信息不对称 , 贩卖、触发社会焦虑和恐慌 , 给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
仔细分析疫情期间的假新闻 , 可以发现 , 其中有不少以受众情绪为“杠杆” , 通过触发情绪进行病毒式传播 , 从而实现眼球经济背景下的商业目的 。 令人遗憾的是 , 这种利用传播学规律的做法 , 往往十分有效 。
首先 , 诉诸情绪能够减少受众核实信息来源、质疑新闻真实性的动力 , 客观上降低了假新闻传播的成本和阻力 。 一些假新闻看似在陈述“事实” , 可是无论是在表达方式还是内容选取上 , 都被嵌入了一种观点倾向 , 也刻意挑动着某些特定情绪 。 正如安妮·杜克在《对赌》一书中所说:一些信念一旦被确立 , 就很难去除 。 已经得到强化的情绪和信念会使我们选择性接受新闻 , 而较少去质疑证据的有效性 。
比如 , 在郭某鹏等一些隐瞒接触史的真实案例被报道后 , 公众已经形成了对此类不负责行为的担忧和愤怒情绪 。 此后不少“毒王”假新闻与真假信息拼凑而成 , 迎合和激发着此类情绪 。
与平时相比 , 人们在疫情期间的情绪本来就有较大波动 。 焦虑、恐惧、愤怒等负面情绪很容易被不法者利用和消费 。 社会上固然存在少数不负责的疫情扩散行为 , 但是 , 假新闻的炮制和传播将个例普遍化 , 引发了不必要的恐慌和对立情绪 。
与此同时 , 随着受众越来越多地从社交媒体上获取新闻 , 人们在接受信息本身的同时 , 往往会伴有社交“好友”转发时的评论 , 从而影响了自身对新闻的独立判断力 。 此时 , 受众很容易身陷“朋友圈幻觉”之中 , 被较为同质化的群体性情绪感染 , 降低对假新闻的警惕 。
以情绪为“杠杆”的可怕之处还在于:与专业平衡的新闻报道相比 , 它们有时更容易激发受众转发、评论的冲动 , 从而扩大了假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 正如媒体人周轶君所说:与平衡的声音相比 , 反而是越偏激的声音跑得越快 , 因为它会引起情绪 , 而社交媒体的本质 , 就是传播一种情绪 。 数据上的“好看” , 也使“标题党”“假新闻”显得有利可图 , 进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
回顾历史 , 我们可能会失望地发现:假新闻就像是一种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 , 它会随着技术和平台的变化而不断迭代 , 对它的治理似乎难以毕其功于一役 。 不过 , 尽管表现形式千变万化 , 假新闻对于受众心理和情绪的利用机制却并无大的差别 。 随着假新闻“骗术”更加复杂和隐蔽 , 要想更有效地与其斗智斗勇 , 就需要社会各方从其制造和传播机制入手 , 合力应对 。
一方面 , 要进一步压实平台责任 , 灵活、及时地予以审核 , 建立事实核查和辟谣平台 , 减少虚假消息的误导 。 另一方面 , 也要依法严格监管 ,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使假新闻不因“制造成本”过低而泛滥 。
面对假新闻制造者为人们“量身定制”的情绪“病毒” , 受众也有必要加固自身的心理防线 。 尽管要求受众事事都去核查并不现实 , 但还是可以从识别典型的套路入手 , 培养对各类新闻的合理质疑能力 。 比如 , 在接收一条内容耸动、引起强烈转发冲动的信息时 , 我们不妨先问问自己:我的情绪是不是被利用了?
任冠青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阅读
- 北京交警■停车摘花,走应急车道,逆行…@网友,你的举报已处理!
- 宜春发布:当心!这些可能正在威胁你的个人财产…
- 『上游新闻』重庆一快递车运输途中起火 希望你的包裹没事
- #晨益阳#安化:你的“复工复产”让大家不能安心复工复产,抓
- 【姚经理】曝光!唐山多小区出现这种情况!极度危险!你的小区有吗?
- 『聊城电视台公共频道』你的钱就是这样丢的
- 『陈某』昆山一对小情侣深夜闹矛盾 情绪失控竟然发动汽车撞翻女友电动车
- 『光绪帝』比慈禧早死20小时12分钟,光绪是不是被毒死的
- 『潇湘晨报』长得像是你的错!益阳某品牌辣椒酱与“辣妹子”牌辣椒酱包装装潢高度近似,判赔10万
- 复学:【防疫科普】返校复学闹情绪?孩子出现逆反心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