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线教育下半场四大“围城”( 二 )


1、技术制胜:效果2.0时代的关键壁垒
早在2017年 , 业内就喊出了在线教育已进入效果2.0时代的声音 , 笔者认为 , 目前行业依然还处于这一阶段 , 对于效果的追逐还远未到结束的时候 。 核心原因就在于 , AI技术还不足够成熟 , 无论是对于其本身还是其在在线教育领域的应用 。
教育是个重决策领域 , 原则上来讲 , 在教育这个语境里 , 效果应该是用户的核心诉求 , 是关乎商业模式能否形成闭环的关键 。 毕竟 , 对效果的不确定性将极大引发决策的不确定性 , 更影响付费的意愿和连续性 , 进而影响到在线教育企业的盈利能力 。 可以说 , 效果天然就是教育的核心痛点之一 。
AI与教育的融合 , 让我们看到了迭代教育形态和教育模式、让效果更进一步的可能 。 但正如科技部的报告所展示的 , 在线教育领域要真正进化到基于具备认知与强交互能力、以自适应学习为代表的因材施教阶段 , 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
对于AI教育来讲 , 深度学习技术的突破 , 对于在线教育企业迭代自适应学习系统具有关键性作用 , 机器学习在辅助场景交互中也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
在在线教育这条拥堵的赛道上 , 究竟是做大 , 还是做强 , 我想在技术的追逐上 , 将会率先给市场以答案 。
2、用户池互补的威力
不可否认 , 在在线教育整体渗透率还不足10%的当下 , 围绕用户的争夺 , 肯定是未来的
主战场之一 。 不过 , 关键在于 , 海量用户与AI技术能否在场景使用中有效融合和互补 。
我认为 , 要想实现技术制胜 , 除了技术本身 , 没有亿级用户的高价值数据 , AI教育大部分玩家也玩不转 。 教育的细分赛道众多 , 并且用户群体都各有独立性 , 譬如K12和成人教育 , 无论是用户特性还是内容属性都差别巨大 , 数据的采集和挖掘难度大幅提升 , 能否让数据在特定领域形成足够密度也是个挑战 , 更何况 , 交叉性的数据对于全面沉淀用户数据也有价值 。
而海量数据的采集、挖掘、提取、验证以及使用上的增量价值攫取 , 正是在线教育行业主打或努力实现“个性学习、千人千面”的实现基础 。 接下来的下半场竞争 , 不具备这样的基础 , 就不要奢谈竞争了 。
3、成本为王:谁将被迫死去?
获客成本高企 , 已经不是在线教育一个赛道的掣肘 。 在互联网红利基本见顶、外部供血
环境变得越来越差的当下 , 按理说 , 现金流能力将是2019年考验大家生死的关键之一 。
所以 , 对于那些疯狂卷入烧钱大战的玩家 , 笔者还是持悲观态度的 , 单获客成本
有的就高达1200 , 转化成本起码万元起步了 , 大家的客单价水平能够支撑这样的运营成本吗?又能支撑多久?
不止于此 。 一家公司的资金链水平是否健康 , 一方面在于算账 , 在不断开疆拓土、放大规模的过程中 , 你能够承受多大的边际成本;另一方面 , 则看资金储备 , 省下来的就是赚来的 , 不做这个层面的打算 , 大部分深陷亏损泥沼苦苦等待VC们驰援的玩家 , 将会很容易遭到巨头们的降维打击 。
至少在笔者看来 , 烧钱大战之后 , 短期后果很快就会出现 , 成本无法有效控制、资金链跟不上的玩家们 , 距离深渊已经不远了 。
4、下沉市场:机遇与挑战
当然 , 下沉市场还有较大增量机会 , 这也是当前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向下渗透的原因所在 。
年初笔者曾撰文判断 , 对下沉市场尤其是县域层级的争夺 , 将会是2019年互联网公司最大、最激烈的战役 , 这样的浪潮 , 肩负消解不同区域间教育不均衡使命的在线教育赛道 , 同样不能幸免 。
新东方、好未来是较早进行下沉的玩家 , 早在两年前就纷纷在往三四线城市下沉发力 , 不过 , 形式上更偏线下 , 尤其是新东方 , 相对比较重 。 其他如iTutorGroup等玩家近几年也在向下沉 , 甚至其vipJr非一线城市学员占比已经超过75%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