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丢失的记忆能否找回,这一点很关键

本报采访人员张蕴唐芳张景阳
近日 , 因脑部受伤已经失忆30年的打工者朱家明偶然在收看疫情新闻时 , 忽然想起了家乡和亲人的相关信息 , 并在民警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的亲人 。
失忆30年还能恢复记忆 , 这样的例子十分罕见 。 失忆到底是如何造成的?为什么有的人能恢复记忆有的人却不行?
大脑不同区域受损会影响不同的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 , 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 。
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伊鸣告诉采访人员:“对于事件或事实的记忆称为陈述性记忆 , 就是老百姓(603883,股吧)们一般理解的记忆 。 概括来讲 , 陈述性记忆分为编码、储存、提取3个阶段 。 依据时间长短 , 又可以分为感觉记忆(如眼前看到景象)、工作记忆(几秒钟)、短期记忆(几个小时)、长期记忆(几天)、远期记忆(几乎永久) 。 ”
此前 ,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李澄宇研究组发现 , 秒级尺度内临时存储和使用信息的工作记忆 , 例如几秒钟内记下电话号码 , 是由大脑调用大量神经元通过瞬时放电来完成信息存储 , 这种临时存储就像电脑的缓存 , 会随着时间自然衰减 。
另外 , 以往的研究证实 , 大脑的颞叶深部有一个特别的结构叫海马体:它一方面接收来自上方皮层经过高级处理的感觉信息;另一方面 , 又在构建事实和事件记忆痕迹中具有特殊作用 , 这些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的痕迹在海马体中储存一年左右后 , 就会作为远期记忆转移到其他脑区 。
通常来说 , 远期记忆的内容是什么 , 决定了它存储的位置 。 我们的大脑存储区就像一个仓库 , 不同区域承担了不同的记忆任务 。 一旦某一部分受损就会影响到存储在那里的记忆 。 例如 , 海马体受损会造成近期的记忆丧失 , 并且对于新事物的记忆能力也会减退 , 但是那些久远的记忆并不会受到影响 。
“而远期记忆储存在新皮层中 , 如果这些区域的神经细胞受损 , 无论是永久的结构性损害还是一过性(指某一临床症状或体征在短时间内出现一次)的功能性损害 , 都会导致远期记忆提取障碍 。 ”伊鸣说 。
治疗失忆要看能否打通记忆通道
人类的远期记忆要经过接受信息、记忆编码、信息存储等环节才会形成 。 在这条单向通道上 , 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 , 都会导致记忆的缺失 。 得了失忆症的人能否像朱家明那样找回失去的记忆 , 就要看他的记忆通道还能不能被彻底打通 。
伊鸣说:“负责编码记忆的神经细胞叫印迹细胞 。 严重的脑出血、脑梗死、外伤、老年性痴呆症等会导致部分印迹细胞的死亡 , 从而使得这部分细胞编码的记忆永久丧失 。 但如果印迹细胞还没有死亡 , 而是因为某些原因造成信息提取障碍 , 那么一旦脑功能恢复 , 这部分记忆就能被重新提取出来 。 ”
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 , 朱家明之所以能找回记忆 , 有可能是他记忆的“存储器”因为外力作用发生了故障无法输出信息 , 但并未彻底失效 , 只是在一定时间内不能正常工作 。 当外部信息刺激足够强烈时 , 相关的印迹细胞被激活 , 他大脑内的记忆存储功能就恢复了运转 。
此外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唐毅表示 , 记忆是否能够恢复 ,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因和疾病的严重程度 。 通常情况下 , 损伤不严重或者病因是暂时性的 , 如脑震荡等 , 失忆状态持续的时间就会比较短 , 多数病人不用经过治疗 , 记忆就能够恢复 。
值得注意的是 , 巨大的心理压力、强烈的刺激等也会导致失忆症状出现 , 但是这类患者并没有大脑功能受损的迹象 。 科学家将其视为一种生存机制 , 即人类在下意识地压抑某些记忆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 这些被压抑的记忆仍然隐藏在大脑中 , 只不过处于类似休眠的状态 , 如果患者愿意它们可以被再次唤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