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笑看清代笔记中的宫闱记述:一段关于清穆宗同治帝死因之谜的文字( 二 )


恽毓鼎在其所撰的《崇陵传信录》中 , 对同治帝的死 , 记了一笔 。
同治帝的死因 , 按照恽毓鼎的记载来说 , 其实 , 他就是罹患痘疹(出天花)而亡 。
外界对同治帝的死因 , 议论纷纷 , 大都指向花柳毒所致 。
恽毓鼎认为 , 事实并非如此!
话说 , 农历甲戌年(同治十三年 , 公元1874年)十二月初四日 , 同治帝的痘疹已经结痂 。
结痂 , 预示着痘疹已经度过了危险期 , 患者生存的希望 , 已经大大增加 。
同治帝的痘疹结痂之后 , 按照当时宫中的旧例 , 是要答谢痘神娘娘的 。
原本 , 宫廷就重礼仪 , 加之事关皇帝的死生 , 相关礼仪 , 就更加严肃隆重 。
同治帝痘疹结痂之后 , 答谢痘神娘娘的宫廷仪式中 , 有幡盖、有香烛、有花卉、还有鼓乐 , 并以规范的仪式 , 将痘神娘娘恭送至大清门之外 。
大清门 , 始建于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公元1424年 , 共22年 。) , 是皇城的正南门 , 古人以南为贵 , 故有“国门”之尊 。明朝时称大明门 , 大学士解缙题写门联“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 。清朝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改名为大清门 。曾是明、清两朝的国门象征 , 平常日子不得开启 。
当日 , 太医院判李德立进入宫内 , 为同治帝把脉 。把脉的结果 , 向外通报 , 皇帝已经全然大安 。
因为李德立上报皇帝大安 , 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还许诺 , 要进行厚赏 。
【『历史人物』笑看清代笔记中的宫闱记述:一段关于清穆宗同治帝死因之谜的文字】可是 , 到了当天夜半时分 , 宫内又忽然传出谕旨 , 紧急催促李德立进宫诊疗 。
李德立接到谕旨 , 大惊失色 , 踉跄来至乾清宫 。
据述 , 现场的情况是 , 同治帝气色大变 , 而且 , 痘疮溃破塌陷 , 散发出的气味非常难闻 。
载记前说 , 当日诊断已结痂 , 大约半日光景 , 痘疹就溃烂塌陷 , 而且气味难闻 。这于常理 , 似大为不通 。不知医学上可有此种临床症状?
李德立一看 , 比听到谕旨召进宫内时更加吃惊 。
同治帝病情恶化 , 李德立明白 , 这下 , 谁都没有回天之力了 。
就李德立多年来的行医经验看 , 他自己都没办法解释 , 究竟为什么会病情反复 , 并出现这种状况 。
没多久 , 就传出了同治帝驾崩(死于十二月初五酉刻)的消息 。
『历史人物』笑看清代笔记中的宫闱记述:一段关于清穆宗同治帝死因之谜的文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关于同治帝的死 , 据说 , 后来 , 渐渐有消息从宫内流传出来 。
风闻 , 同治帝的死 , 和孝哲毅皇后有关 。
孝哲毅皇后(公元1854年~公元1875年) , 是同治帝的皇后;阿鲁特氏 , 蒙古正蓝旗人 , 后因册封皇后而抬旗 , 入满洲镶黄旗;大学士阿鲁特·赛尚阿孙女、清文宗咸丰帝顾命八大臣郑亲王爱新觉罗·端华外孙女、三等承恩公户部尚书崇绮之女、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姑表外甥女、恭肃皇贵妃(同治帝妃嫔)侄女;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二月初三日选秀女时 , 指立为皇后 , 九月十四日 , 以惇亲王奕誴为正使、贝勒奕劻为副使 , 册立为皇后;九月十五日子刻 , 入宫合卺;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皇帝宾天 , 同年十二月 , 清德宗光绪帝即位 , 奉两宫皇太后命 , 尊为嘉顺皇后;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二月二十日寅时 , 崩于储秀宫 , 年二十二岁 。
就宫廷政治的角度看 , 孝哲毅皇后的外祖父端华 , 是慈禧太后的政治对手 。咸丰帝死后 , 端华被慈安、慈禧两宫联手 , 以“专擅跋扈罪”赐死 , 死后降爵 。
另外 , 从两宫垂帘 , 政治较力的角度看 , 孝哲毅皇后是慈安太后的(姑表)外甥女 , 慈安太后是慈禧太后掌握权力的最大障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