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学编导 并且想终身从事这个行业的考生来说 考不上北电 上戏 中戏等类似名校 意味着什么?

到了临近毕业我才渐渐意识到,名校这个title其实是我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题主的这个问题,这半年遇见过很多学生都在问我。但其实我很想问问他们或当时艺考时的我,你们心中的艺术之路究竟是功与名还是爱我所热爱。1无疑,名校更值得努力。因为在这里你会收获真正的学识,你会遇见有意思的人,如果你愿意你们可以去享受大把时光谈谈理想或者谈谈姑娘,从几个院子里出来的在这行里就业前景会更好,很残忍的说,我所接触的这圈子人往前后各看十年,中流砥柱还是出自这几个院子。很多朋友也都羡慕我的朋友圈,觉着我们每天搞戏做演出排练拍片很开心。是啊,我当然很开心。我的大学就是过的很酷,我为什么不开心?
对于一个学编导 并且想终身从事这个行业的考生来说 考不上北电 上戏 中戏等类似名校 意味着什么?
在学校的形体房里改装场地做了一个戏,所有的灯光都是电灯泡,接的满地都是。
对于一个学编导 并且想终身从事这个行业的考生来说 考不上北电 上戏 中戏等类似名校 意味着什么?
作为制作人在学校草坪做了出音乐剧,怕下雨,美术搞了个这么个玩意...
对于一个学编导 并且想终身从事这个行业的考生来说 考不上北电 上戏 中戏等类似名校 意味着什么?
和几个好朋友组了个乐队,搞了个演出,非常过瘾。.........这些都是我随手能翻到的。大学里这种好玩又带点意义的事儿每个人都做了不少。这是我觉着在这个院子最打的优势,这里不但什么人都有,还有能和你一起做点事的人。彼此之间能让彼此更好。2本质里,最吸引我的是我的本专业。爱学的专业,这谁都会说。但接受这个专业的痛苦,这倒没多少人提。如果你选择艺术专业,当你尝试去越来越接近它的时候,它会带给你一些艺术的多面作用力。它会让你质疑,消极,迷惘,恐慌,压抑。如果说艺术的伟大之处在于它的宽容,温暖的力量。那么在这背后,一定是黑暗的,潜移默化的吞噬。有那么一段时间,在看好多剧本后,在看一些戏后,我整个人都不太好。这里没有绝对的“正能量”和“负能量”,这里有的是多元世界观的培养。一个有才华的人,在学了四年后去做生意了。一个大二学生,学着学着就退学厌学了,堕落,飞叶子。一个漂亮女生,毕业后就嫁人了,再也不谈莎士比亚和叔本华。....这些在这里,都是允许的,没有人会觉着奇怪。因为大家都认同你的行为。把这些拿上谈也好像没什么,因为向来是‘精英主义多元价值啊’。但社会的精英都有着鸡贼的一颗心,这里的孩子们却纯粹着进行理想主义,发自心底的,注定不符合这个社会的,但是大家愿意这样,尽量坚守,本质原因这东西改不掉了。所以有时我会相当的悲观。如果真的接近艺术那一定是做好被毁灭的打算。而且别指望别人理解你。3你也许会说,我谈的都是上学之后的事,我们谈的是考学的事。其实他妈的这就是一码事。我考了两年学,有带过两年学生,我发现这四年除了身份变化,接触的新老学生在艺术之心的结果都是大相径庭,甚至简单的聊几句后,就能基本判断最后的结局可能有多大,说到这肯定有人觉着我在扯,没关系,也可以换种说法。每年那两位数的名额,除了少数几个,剩下和题主说的艺术之路都没什么关系。4在我要复读的时候,我爸很理解我,感谢他说的一句话:你才刚过20人生多一年少一年失败了算什么。看着鸡汤吧,那我给你说下为什么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做的不多,因为这个时代太快了。不能问如何成功,要问如何马上成功。去他妈的马上。而这取决什么,就取决你的那颗心。而你的那颗心,在你问这道题的时候就有了偏向,同时你的艺术也微妙的在你心中形成相对偏航。所以到最后,我总会跟别人说,都是注定好的。想想很有道理。
■来自的网友回复
谢邀首先我不赞同大部分人所说的“只要努力,在哪里无所谓”因为你进什么学校,首先就代表了你的专业素质。艺考没有得到合格证,首先你在起点上就跟这些学生差了很多。(经历过艺考的同学都了解我说的什么意思。)意味着什么?可能很多答主说许多名导演比如李安,诺兰,昆汀都没上过北电,一样很牛比。在我看来这种论调真是不值得反驳啊。李安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电影学院,比北电不知高到哪里去了。诺兰人家生来天赋异禀。昆汀更别提了,观影量绝对是杠杠的,所以才能“致敬”那么多电影。不论他们是否上过顶级艺术院校,重要的是他们都有超出常人的地方,比如天分,比如电影熏陶,比如观影量。你肯定你就是那一个人吗?而北电,中戏,上戏这些院校给学生最大的是什么呢?无非两个字,平台。顶级师资的平台,顶级设备的平台,顶级影人讲座的平台,顶级人脉的平台,顶级电影思想的平台。这五个,我认为是无法超越的。这是顶级院校的精髓。其他学校,也可以有学生合拍作业,但不会像北电参与度这么高(人人参与),合作这么频繁(每学期一部甚至更多)。其他学校,可以有老师讲座,但不会像北电能邀请到的大师这么高质量。其他学校,可以有器材,但不会像北电这么全面,这么高精尖。我们学校影视技术系的学生,上课直接进绿幕观摩,很多设备只有好莱坞有,这就是平台。
对于一个学编导 并且想终身从事这个行业的考生来说 考不上北电 上戏 中戏等类似名校 意味着什么?
对于一个学编导 并且想终身从事这个行业的考生来说 考不上北电 上戏 中戏等类似名校 意味着什么?
【对于一个学编导 并且想终身从事这个行业的考生来说 考不上北电 上戏 中戏等类似名校 意味着什么?】
如果题主决心一辈子干这个行业,那么我推荐题主在大学期间努力补一下专业素养,然后上一个电影学院的进修班,这是目前我认为最有用的干货。不过我认为,大多数人即使有这个想法,也会在大二的时候被磨平棱角,消失殆尽。
■来自的网友回复
首先先直接回答题主的问题:考不上北电中戏这样的名校,意味着你在将来从事这个行业的工作之时(我们俗话说叫混影视圈),会比较艰难。但是,假如题主有将毕生都投入这一行业的勇气的话,其实不上北电中戏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这段话分为两段,前半段和后半段看似矛盾冲突。但其实并不,容我分开来进行解释。先解释前半段,为什么考不上北电中戏,会在将来投身进入这一行业之时面临比较其他考上的人而言更大的困难?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资源与平台不同。其实在考学的时候,很多人都不能考进自己最喜欢的专业,保不齐是同一所学校的其他专业收留了你。有很多人说“不行我就非这专业不上。”但其实他们对学校的认知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艺术是无所不包的,所以只要考进那个学校,里边的资源其实是互通的。举个栗子:我认识一位北电导演系的大一在读生。根据大家对导演的认知,进学校不就应该刷片子搞剪辑睡漂亮姑娘(误?)吗?可实际上他在大一画了快半学期的画……再举个栗子:北电的导演系每年都是最多人数报考的专业,大家都抱着要拍一部电影的心态来考导演系的。可实际上,北电的导演系已经十年没有出过一个倍儿厉害的导演了。说几个耳熟能详的导演名字,乌尔善,是广告导演毕业的;薛晓璐,是文学系的老师。所以举这两个例子是想证明一个道理:进这种顶级学校学哪个专业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将来想干什么,因为你想学的任何东西,里边都能够教会你。而这种培养全才的能力,只有顶级的艺术院校才有。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大致意思就是如果在二流的艺术院校出来的人,通常不具备这种全才,他们的能力通常只停留在自己那个专业的手艺活儿上面,而全才将会是未来编导行业的主流趋向。(比如一个只会写故事却不关注市场的人,写出来的剧本就会是没人要的。这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在此不细说。)还有次要原因:影视圈极其看重你的出身以及资历。如果有名校毕业的背景,在入行的时候会受到很多帮助与提携。除去官二代、星二代那一类人,其实绝大多数入行的人在刚入行时都面临着大大小小的问题。在其中要想搏出位,没有多年的摸爬滚打是很难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机会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这又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当机会来临时,凭什么落在你头上?假如你是北电中戏这些顶尖院校毕业的,机会绝对是最先由你把握。因为这个行业特别讲究人情与圈子。看到这儿,很多人肯定会有异议,会说:啊这行业肯定还是有努力多年最后成材的人嘛。可是这些人真的是绝小数。因为大家需要清晰地认知到:现在所有编导行业的主宰者以及引导者,都是北电中戏这些顶尖院校毕业的。(有个很直接的数据,截止到2014年,中国电影行业里百分之90的从业人员是北电毕业的,而百分之8的从业人员是中戏毕业的,剩下百分之2,大家懂的。)有一个成天在剧组里头呆北电的师哥跟我说过一句刻骨铭心的话:当机会来临的时候,咱这些管事的一般在选择的时候,能给北电的就给北电的,绝不给浙传。就是这样,因为大家心里头都惦记着北电的校训呢!“尊师重道,薪火相传”还有一个小原因,自然就是环境问题啦。继续举栗子。拿摄影专业举例,你在电影学院里永远接触的都是最新最贵的镜头,然后有最牛x的老师教你。可是你要是在浙传的话……“恩,浙传摄影系大一作业是‘如何把电视录影机的视频导在电脑当中’。”(没错,就是那种十年前就应该淘汰掉的巨大无比的录影机。)至此,关于开头回答前半段的解释就回答到这里啦!剩下的是对后半段内容的解释,接下来我会穿插更多个人的体会和经历,希望可以帮助到题主有所感悟吧。“我去年就没考上,而且是最惨的“专业拿了合格证,文化分差一点点。”的情况。今年再来一年,复读过程中,对艺术这一形式以及编导这一行业有了更新的认知。”艺术是什么?我觉得这是每一个致力于从事艺术相关行业的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我见过许多把考北电中戏当做满足自己虚荣心的考生。所以深感在现在这个时代下,绝大部分考生的艺术觉悟都不高。“艺术和美一样,是一种无目的的快乐,却又是一种有目的的形式。”这句话是康德说的,我觉得有点道理。对于我自身而言,我在复读过程中曾经有一回特别的迷茫。那天在学校里我没有吃一点东西,没有听进去一点课,我全程盯着窗帘愣神。我在思考:我费尽全力追求北电中戏的缘由是什么?我究竟是为了什么而艺考?我觉得当时作为一个失败者的我,是十分迷茫的。因为这是涉及到了我艺术观的问题,更与我将要在编导这个行业付出多少努力这个未来相关联。我曾经以为,我看的那些书和电影,以及我做的那些培养艺术细胞的事情和准备,将必须得到北电中戏的认可(物化来说的话暨合格证),如果没有得到,就证明我在艺术行业之中一无是处。可事实绝非如此,柴静的《看见》里描写过一个妙人。叫卢安克。他说“人生大部分的苦都是期待的存在,而人生不存在任何必须的事情,只存在不必要的期待。没有任何期待的人生是最美好和最自由的,因为这样,人才能听到自己的心。”我看完这段话后,悟了。我想明白了艺术、编导之于我的意义:这些东西是我了解世界的方式与途径,我愿意投身于它之中,去把自己的思想告诉更多的人。这就是我的艺术观。其实无所谓什么北电不北电,中戏不中戏的。这就像题主说的,你愿意把终身都投入到一项事业当中,其实路途坎坷与否都不太重要,你听到了你自己心的声音,你就已经具备了一名传媒人的资格。你只要知道,现在你所做的努力,看的书,写的字儿,正在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正在让你以你喜欢的方式去了解这个世界,这样就足够了。真的,这样就足够了。希望我的经验会对题主产生帮助。更希望我今年的文化课别再出幺蛾子。真挚感谢。转载请注明出处,再次感谢。
■来自的网友回复
不请自来 我也是今年艺考生 失利了 现在在学校上文化课 明天回家去顺便交手机 我已经铁了心要复读了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 就咬牙走下去好了 不甘心让自己后悔一辈子 再来一次又何妨呢 生活嘛 无非是吃饭睡觉 以及 你必须和你的梦想一起活下去
■来自的网友回复
拒绝鸡汤,实事求是。的确,北影的平台实在是比其他高太多太多,简直是Bug一般的存在,而且是毫不讲理的bug。(中戏优势是演员,暂不比较)我之前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大三的时候因为成绩好英语好就被系里推荐出国交换了,这个交换项目是北影,教育部,国外院校三方合作的。按理说官方背书应该很不错吧……1,北影拥有世界上最强大之一的师资力量。 国外电影院校都是私立的,自负盈亏,有多少学校可能请得起日薪两三万的电影摄影指导给你上课呢?甚至有些就是名不见经传的摄影助理或者没获过奖的导演。实话实说,下图是我同年级相关专业,国内外分别两个老师的履历:
对于一个学编导 并且想终身从事这个行业的考生来说 考不上北电 上戏 中戏等类似名校 意味着什么?
对于一个学编导 并且想终身从事这个行业的考生来说 考不上北电 上戏 中戏等类似名校 意味着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