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高考完了,可别掉以轻心,志愿填报很重要!


高校▲高考完了,可别掉以轻心,志愿填报很重要!
文章图片
高校▲高考完了,可别掉以轻心,志愿填报很重要!
案例播报东北考生赵锐一心想到南方上大学 , 尤其是对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充满了无限遐想 。
但是高考时发挥失常 , 分数没有上一本线 , 而江浙一带他所钟情的大学都是一本院校 , 于是就把学校目标定在与江浙相邻的安徽 。
在二本高校里 , 赵锐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安徽理工大学 。 事后他回忆说 , 当时之所以这么冲动有两个原因 , “合肥是省会城市 , 应该与南京杭州差不多;再有 , 自己是理科生 , 报一所理工大学是名正言顺的 。 ”
然而 , 等他收到录取通知书后 , 才发现学校根本就不在合肥 , 而是在淮南 , “我以前从来就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城市 , 以为它泛指一个地区呢!”入校以后 , 参观校史展 , 才知道学校的前身叫淮南煤炭专科学校 , 后来改为淮南矿业学院 , 不久又改成淮南工业学院 , 最后一路高歌变身为现在的安徽理工大学 。
案例点评大家都知道有个成语叫名副其实 。 副者 , 相称、符合之义也 。 20世纪90年代初 , 我国的高等学校只有数百所 , 人们一听学校的名字 , 就能大概知道它的办学性质、层次和属地 。 况且 , 每个考生所能报考的院校 , 绝大部分都是当地的省属院校 , 而面向全国招生的外地院校则屈指可数 , 最多也就几十所 。
1999年 , 全国高校管理体制实行“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重大改革 , 各类各样的大中专院校(甚至是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开始不断升格、合并、搬迁、易名 , 致使目前的大学数量已经达到两千余所 , 而且大部分学校都号称面向全国招生(尽管有的学校在某个省份只招个位数) 。 这么多学校 , 别说我们一般人看了眼花缭乱 , 就连“术业有专攻”的高考专家恐怕也一时很难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
【高校▲高考完了,可别掉以轻心,志愿填报很重要!】实事求是地说 , 在这么多学校当中 , 大部分学校还是名副其实的 , 也就是说 , 考生看见它的名字 , 虽然不能马上“心领神会” , 但起码也不至于引起误会 。 然而也有一部分学校 , 由于种种原因 , 其校名如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一样令人容易产生误会 。 如果考生对此仍简单地“顾名思义” , 填报志愿时可能就会发生“差之毫厘 , 谬以千里”的现象 。
浩浩提醒现如今的大学改名热潮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 , 那时候已经掀起过一轮小高潮 。 当时正值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启动 , 而其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共建、调整、合作、合并” 。 相比时下 , 那个时期大学的改名还保守得很 。 大多数改名高校只是从某某学院变成了某某大学 , 其中比较著名的大学包括:1993年 , 中央民族学院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1994年 , 北京外国语学院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
1999年 , 自大学扩招后 , 高校花名册的变化一年比一年多 。
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 , 2000年北京医科大学并入北京大学 , 这随即成为高校合并改名的两起标志性事件 。
2000年以后 , 全国高校开始批量更名 。 有资料显示 , 十余年间 , 全国80%的高校改了名 。
通常大学的校名是这样组合的 , 地域+学科(或性质)+学校 , 很多高校给自己升级时 , 都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要素上做足文章 。
地域上大者称“中国”“中央” , 如北京广播学院改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 青岛海洋大学改名为中国海洋大学等 。 次之冠以区域“东北”“华东”“中南”“西南” , 如大庆石油学院改名为东北石油大学 , 湖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后改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四川财经学院改名为西南财经大学等 。 三之冠省名 , 这是应用最广的冠名法 。 这样做 , 一是不希望别人知道它实际上是在某个偏远城市 , 二是冠省名会给人一种省属高校的感觉 。 比如四川文理学院 , 你会想得到它坐落于达州吗?湖南科技学院 , 你知道它位于永州吗?四之冠城市名 , 在这一点上 , 学校是否选择它通常是看城市实力是否强大到可以庇佑、提升自己 , 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哈尔滨、西安、青岛、厦门、大连这些城市的名字备受欢迎 。 如北方交通大学改名为北京交通大学 , 山东冶金学院改名为青岛理工大学 , 黑龙江商学院改名为哈尔滨商业大学 , 西北纺织工学院改名为西安工程科技学院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