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为了5%生的希望,12名顶级专家联手,成功了!
3月21日晚 , 武汉市肺科医院仁医楼13楼ICU 。来自北京、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内蒙古六省(区、市)10家医院的12名呼吸、重症、心外等学科的专家联手 , 用全球最高生命支持仪器VVA-ECMO(体外膜肺氧合的最高形式) , 为一名已经休克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争取到生的希望 。
为5%生的希望
12名专家联手
3月19日晚 , 一名70岁男性患者 , 带着VV-ECMO(体外膜肺氧合)从武汉市第一医院转入肺科医院 。转入后 , 患者持续高烧 , 血压降至危险值 。
“VV-ECMO替代的是患者的肺功能 , 当患者血压降至危险值 , 预示着他的心脏也不行了 , 全身缺血、缺氧 。”浙大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外专家陈怀东说 , “这个时候 , 单纯的VV-ECMO已无法将患者的生命留住 , 必须上VVA-ECMO , 这是全球最高等级的生命支持仪器 。”
“上VVA-ECMO , 患者将有5%生的希望 , 但如果不上 , 今天晚上 , 人就要去世!”武汉市肺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胡明说 , “为了这5%的希望 , 我们要尽100%的努力 。”
开展VVA-ECMO是一项操作难度极高的救治行动 。为确保稳妥 , 21日下午2时许 , 来自北京、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内蒙古六省(区、市)10家医院的12名呼吸、重症、心外等学科的顶尖专家齐聚肺科医院ICU , 多学科配合商讨救治方案 。
新冠疫情以来最难救治操作
需要将管子插入1-5毫米的血管内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 , 武汉市肺科医院收治了病情最重的一批患者 。这些患者的肺部被病毒严重破坏 , 单价百万元的ECMO , 因为能够替代患者的肺功能 , 而成为新冠肺炎患者最后的生命屏障 , 可以说是“最后的救命稻草” 。
【『患者』为了5%生的希望,12名顶级专家联手,成功了!】胡明说 , 用了VV-ECMO的患者 , 约有5%可能用到它的升级模式 , 即VVA-ECMO 。前者是为患者提供肺功能 , 后者是提供心、肺两个器官的功能 。
给患者上VV-ECMO , 需要在患者的股静脉、颈静脉上插管 , 这已经是高难度的操作了 , 而给患者上VVA-ECMO , 则是在前者基础上 , 再给患者的股动脉上插一根管 。“国内一般的三甲医院 , 能进行这项操作的凤毛麟角 。”胡明说 。
陈怀东表示 , 这个操作的难度有很多:一是 , 把一根8毫米的管子插入1-5毫米的血管内 , 插入难度大;二是 , 如果患者血管钙化严重 , 还可能冲破血管 , 造成崩管;三是 , 动脉一旦切开 , 止血难度很大;四是 , 必须在一分钟能完成模式转换 , 否则会造成供血中断 。
奋战3小时
给病人递上一个“救生圈”
操作可谓一波三折 , 闷热的防护服外加紧张的气氛 , 操作几分钟 , 护目镜和面屏上就模糊一片 , 众人只好轮流进出ICU , 透气和更换装备 。
患者血管条件很差 , 四五个重症专家轮番上阵 , 试了各种手段 , 微创穿刺插管却屡屡失败 , 患者一度到达濒危境地 。危急时刻 , 第二套方案启动 , 心外科专家陈怀东上场 , 采用外科手术方式切开患者皮肤 , 把股动脉暴露出来 , 之后再进行插管 。“模糊的护目镜很难看清 , 大家要靠经验和手感 , 但手术完成得非常漂亮 。”胡明说 。
晚上8时20分 , 参与操作的专家们陆续走出ICU , 他们的工作服全都湿透了 。“成了 , 成了 , 患者有了生的希望 。”胡明和专家们激动地说 , 患者的氧合指数由操作前的50%升至100% ,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
胡明表示 , “就像一个溺水将亡的人 , 我们给了他一个救生圈 。”
生命至上
只要有一线希望
就绝不放弃
向所有一线医护人员
致敬
采访人员孙笑天 , 通讯员王敏
推荐阅读
- 周易@周易提醒男人:你后半生的成败,多半取决于是否能读懂这12个字
- 『尽量』外媒称美国尽量推迟给新冠患者上呼吸机:担心弊大于利
- “安慰”号尴尬的事情还没完?改造之后,500张床位仅收治71名患者
- :“这真是一场战役,我们的工作是拼命挽救患者”
- 外媒称美国尽量推迟给新冠患者上呼吸机:担心弊大于利
- 『德布劳内』德布劳内:妻儿身体状况良好 发颠娃视频是为了图个乐
- 那一刻,他就是重症慢性病患者的药神
- 『患者』抗疫中最难忘的床号——火神山医院感染三科一病区38床
- 作弊@这些人花9000元剃成“地中海”,就为了通过这个考试?
- 『搜狐新闻』《清平乐》宋英宗历史原型:为了尽孝,多次拒绝太子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