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餐看中国人的劣根性
【转浙大高材生奇文一篇】《从中餐看中国人的劣根性》中餐比西餐好吃 , 是很多中国人的说法 。 秉持这种论调的人认为 ,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 , 历史悠久 , 原料丰富 , 品种繁多 , 名菜佳肴数不胜数 , 烹饪过程考究 , 色泽风味各异 , 独步全球 。 以前中国人总喜欢讲四大发明、中医和中餐是中国人对人类文明的三大贡献 , 随着时代的进步 , 中医中药中国人现在已经很少讲了 , 四大发明是不是中国人的首创现在也有很多质疑 , 但是中餐是很少有人质疑的 , 因此 , 很多中国人认为 , 中餐的的确确是中国人对世界的最伟大贡献之一 , 是中国人聪明智慧的象征 。 一种说法一旦形成习惯 , 就有如文化的基因 , 往往给人带来对先进民族饮食的本能排斥 。 中国留学生到欧美求学 , 工作 , 定居 , 甚至入外籍 , 生儿育女 , 仍然改变不了童年在中国养成的饮食习惯 , 很多中国女生最喜欢的事就是在校内晒厨艺 , 你看本姑娘做的鱼香肉丝 , 色香味俱全 , 多棒!比洋人的破饭强多了!这种说法其实很难解释一些问题 , 比如我们都知道 , 民以食为天 , 饮食对于任何一个民族都是极为重要的事 , 但是为什么那些吃着“难吃的”西餐的民族 , 可以造出火箭 , 发射卫星 , 发明互联网 , 发明和创造一大批技术难度远在中餐之上的科技成果 , 却不愿意在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一日三餐上下点功夫 , 以求得口味的改善和进步呢?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 现实生活中那些不吃肉的人 , 排除宗教禁忌 , 几乎全部来自农村 , 有些极端的人连鸡蛋也不吃 , 说是吃不习惯 , 是肉和鸡蛋不好吃吗?当然不是 , 大抵是因为穷 , 买不起肉 , 没有吃成习惯 , 慢慢地也就不吃了 。 你给山里的农民沏一壶铁观音 , 他多半品不出滋味 , 反倒觉得又苦又涩 。 有钱的城里人就不会 , 中国人一开始也喝不惯咖啡 , 必须加糖 , 后来有钱了慢慢也就习惯了 , 而且越喝越想和 。 吃惯了注水猪肉喝惯了注水牛奶的中国人 , 出国吃不到地沟油 , 觉得所有的菜味道全都怪怪的 , 吃到带血的牛排感到很不适应 , 喝着人家的牛奶也觉得太腥 , 也是这个道理 。 其实 , 认为西餐难吃根本是个谬误 , 西餐一点也不比中餐难吃 , 相反 , 无论从口感 , 营养价值 , 制作方式和环保卫生等诸方面 , 西餐都远远胜过中餐 。 举个例子 , 高富帅泡妞儿 , 第一次往往都是带妞儿去高档的西餐厅 , 烛光 , 牛排 , 红酒 , 佐以饭后的甜点 , 和谐而美好 , 从未听说过哪个高富帅是在火锅店招待女生的 , 连吃中式炒菜的也很少见 。 中餐比西餐的落后的首先体现在主食上 。 洋人的主食是面包 , 刚出炉的热面包蓬松柔软 , 富有弹性 , 口感筋道 , 放冷了虽然口感会变硬变差 , 但是也不妨碍进食 , 很多人直接吃干面包也不会觉得不妥 。 这么好吃的主食 , 中国的古人也喜欢 , 实际上 , 中国的古人并不是没有尝试过做面包 , 但可惜的是中国小麦无论从硬度还是营养含量讲都很低 , 是当之无愧的劣种小麦 , 先天不足 , 面筋含量比西欧北美的小麦平均低好几个百分点 , 用这样的小麦揉制的面团 , 刚一进面包烤炉就焦了 , 只能用来蒸馒头 , 馒头的口感就比面包差很多了 , 而且放冷了无法直接食用 。 当然肯定有些人会说馒头也很好吃 , 比面包还好吃 , 可是有谁见过有人吃又凉又硬的干馒头呢?中国很大 , 但大片国土连劣质小麦也种不了 , 只能种大米 , 大米无论从蛋白质含量还是营养价值角度讲都是比小麦低很多的 , 北美的高筋小麦 , 比长三角一带的水稻 , 前者蛋白质含量差不多是后者的两到三倍 。 这样的大米吃得越多 , 人的个子就越矮 , 身体素质就越差 , 古代的日本人 , 越南人只吃劣质大米 , 所以个子就奇矮无比 , 现在中国超市里的大米基本都是东北大米 , 蛋白质含量和营养价值都有大幅提升 , 所以好一点 。 对于大米这种东西 , 欧美列强从心里是看不上的 , 所以也很少吃 , 吃也是出于好奇图个新鲜 , 体格强健 , 身材高大的优秀民族如日耳曼人 , 是很少吃大米的 。 中餐的另一个主要缺陷在于基本肉食的严重匮乏 。 西欧是发展畜牧业的天堂 , 温暖的北大西洋暖流 , 从纽芬兰的浅滩发迹 , 经挪威海进入北冰洋 , 她轻轻的抚过西欧曲折漫长的海岸线 , 年复一年滋润着英伦三岛、伊比利亚半岛、法国西海岸、荷兰、比利时和丹麦半岛 。 造物主的神奇赐予了西欧国家大片优良的牧场 , 鲜嫩多汁的苜蓿在这块土地上纵情的生长 , 为大规模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便利 。 千百年来 , 生活在西欧的主要民族都以高热量 , 高蛋白质含量的牛肉 , 猪肉为主 , 辅以各种日常乳制品 , 逐渐发展成为智力发达 , 体格强健的优秀民族 。 中国的古人说 , 仓廪实而知礼节 , 食物的丰富与充足 , 必然有助于人性的完善和思想的进步 , 几百年来 , 西欧 , 北欧的主要民族在经济 , 科技 , 教育 , 文化等诸方面均一骑绝尘 , 居于世界领导地位 。 相比之下 , 中国人的肉类摄入结构就差很多 。 古代中国的自然环境恶劣 , 南涝北旱 , 人多地少 , 不存在发展大规模的畜牧业的可能 , 受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 , 北方一到冬天地里就光秃秃的 , 连狗尾巴草的影子也见不着 , 更别说苜蓿了 , 长江流域以北的省份 , 只有在收成尚好的情况下可以养一些耕牛用作农用 , 大部分地区根本无法饲养牛羊 , 只能养猪 , 因为猪是不需要太高的饲养条件的 。 相应地 , 中国人饮食结构中 , 乳制品也就极度匮乏 。 吃奶是人的天性 , 养牛的民族就要喝牛奶 , 养羊的民族要喝羊奶 , 为什么没人听说过有人喝猪奶呢?其实中国的古人也是喝过猪奶的 , 但是猪奶过于油腻 , 味道太腥 , 一喝就吐 , 于是中国人也就没有了喝奶的习惯 , 久而久之 , 中国人对乳制品吸收利用的功能也就退化了 , 时至今日 , 抛开经济因素 , 仍然有很多中国农民喝不惯牛奶 , 更不习惯喝酸奶 , 一喝就吐 , 就是这个道理 。 如果说中国北方的肉食摄入还算差强人意 , 中国南方的肉食摄入就可谓是惨不忍睹 , 一过了长江 , 农民就很难养牛 , 猪的养殖也很受影响 , 到了更加湿热的福建广东一带 , 农民连猪都没法养 , 为了填饱肚子 , 摄取足够的肉食补充蛋白质 , 广东人铤而走险 , 今天逮条蛇 , 明天捉个蝎子 , 差不多把能见到的动物都尝了一遍 , 中餐里很多丰富的食材其实就是这样来的 。 即便是这样 , 中国人的肉类摄入也是不够的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 中国人发明了大量的仿肉类代食品 , 比如汉朝的时候 , 一些中国人偶然发现豆类几经处理 , 口感有些接近肉类 , 可以满足yy的需要 , 于是中国迅速发展成为独步天下的豆制品超级大国 , 豆腐、腐竹、素鸡、千张 。。。 铺天盖地 , 层出不穷 , 仅仅一个豆腐 , 中餐就有几百种做法 , 一来可以果腹 , 满足肠胃的需要 , 二来可以多少找到一点吃肉的感觉 。 这种东西对于洋人根本是不需要的 , 因为根本没有相应的需求 。 古往今来 , 中国人的肉食消费是很低的 , 大部分人的嘴巴都和荤腥无缘 , 所以中国人才给吃肉起了个形象的名称——“打牙祭” 。 中餐花色的繁多 , 其根本原因是中国人太穷 。 中餐的主力是大量荤素搭配的炒菜 , 都以肉丝 , 肉丁或肉片为主 , 如京酱肉丝 , 鱼香肉丝 , 尖椒肉丝 , 木须肉等等 , 这种菜肴格局的出现并非偶然 , 它反映的是中国人的极度贫穷 。 因为肉类匮乏 , 买不起肉 , 舍不得吃 , 所以中国人几乎把对肉类食材的利用发挥到了极致 , 上世纪80年代以前 , 即便是经济地位远比大众优越的中国干部家庭 , 炒肉吃也是很奢侈的事情 , 小孩子吃肉就高兴地和过年一样 , 主妇们要把可怜的二两肉精心切成丝 , 或剁成肉丁 , 因为难得吃一次 , 当然要多品品 , 西欧平民拿着牛排大啃大嚼 , 大口喝啤酒的情景是根本不可能在中国出现的 。 而广大的平民 , 只有在真过年的时候才能买上二两肉 , 剁上半小时 , 直到连肉的形状也看不出时才激动得和大白菜混在一起 , 包成饺子 , 煮上一大锅 , 全家十几口人分几个 , 闭上眼睛微笑着 , 用激动的舌头搅拌着淀粉纤维素的载体 , 用麻木的味蕾慢慢地品味 , 寻找久违的幸福感 。 西餐中基本直接处理掉的动物内脏 , 中国人都奉为美味佳肴 , 不论心肝肚肺 , 大肠小肠 , 只要能入得口咽下肚 , 中国人都会毫不犹豫的把它们变成相关的菜肴 , 牛尾巴猪蹄子鸡爪子这样的边角料 , 也被国人充分利用 , 鸡爪子美其名曰“凤爪” , 大小做法不下百余种 , 如泡椒凤爪 , 花雕凤爪 , 酱鸡爪 , 海带结煲凤爪汤等等等 。 因为吃不饱 , 不够吃 , 连动物血液也要充分利用 , 中国人奉为美食的"毛血旺" , 放到餐桌上洋人根本懒得看 , 更别说吃了 。 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只有在落后的穷国才会出现 , 中国人视作美味的大闸蟹 , 欧洲人就很少吃 , 牛排就可以管饱 , 干嘛要去冒着生命危险吃螃蟹呢?以死鱼为食的腐生动物 , 一不小心吃到一只死的就可能有生命危险 , 吃鳖的情况也类似 。 中式名菜的背后十有八九都有或奢靡或悲惨的故事 , 一个冻饿濒死的乞丐偷了只鸡 , 可连烹饪的锅也找不到 , 只好用泥巴糊在外面捡点柴火烤熟了吃 , 于是就诞生一个名菜叫花童鸡 , 乾隆爷吃鱼腻了 , 底下厨子要变着花样讨皇上欢心 , 就在鱼上刻上花纹 , 裹以蛋糊 , 做成刺头状的鳜鱼 , 名曰“松鼠鳜鱼” 。 凡此种种 , 如宫保鸡丁 , 蚂蚁上树之类 , 多得不可胜数 。 中餐里的美味佳肴 , 大多只存在于各种菜谱大全 , 存在于官僚的盛宴里 , 存在于**无尽的幻想中 , 燕窝鱼翅 , 满汉全席 , 这些东西和广大**的生活根本毫无关系 。 走遍中国本部 , 老百姓实际生活中最常见的饭菜无外乎馒头稀饭炒大米 , 番茄鸡蛋土豆丝 , 再往前就只有窝窝头 , 高粱米和玉米糊糊 。 相比在工业**时代就已经走进欧美千家万户餐桌上的面包黄油 , 牛奶咖啡 , 培根乳酪 , 香肠牛肉 。 你还好意思说中餐比西餐好吃吗?实际上 , 如果看看白宫招待贵宾时长长的菜单 , 看看里根时代白宫大厨乔恩.布尔为戈尔巴乔夫访美准备的哥伦比亚河的大马哈鱼 , 看看大龙虾摆成的圆雕饰 , 看到浇有澄黄调味料的野蘑菇小牛腰花 , 鲟鱼子酱 , 爽口甘冽的波尔多葡萄酒 , 就根本不会怀疑西餐的地位及其带给人的愉悦和幸福感 , 美国尚且如此 , 欧洲宫廷的传统盛宴更不必说 , 甩开中餐的所谓名菜根本不在话下 。 西方的酒水花样繁多 , 红酒白酒一应俱全 , 男女咸宜 , 中国古代少有香槟葡萄酒这一说 , 茅台那样的白酒女生喝一口就直流眼泪 。 中餐制作能耗高 , 污染大 , 煎、炒、烹、炸 , 火光阵阵 , 油烟滚滚 , 不了解的洋人第一次见经常以为是失火 , 早年的中国留学生经常出现因为把房东厨房弄脏房东要求赔偿的案例 , 误报火情的笑话比比皆是 。 最要命的是中餐烹饪过程繁琐 , 连家常饭的烹饪也要耗费大量时间 , 远不如同规模同档次的西餐来的简单快捷 。 每天想着怎么吃好 , 把大量时间花在吃上的民族 , 是不会有希望的 。 这一点基本为人类文明史所佐证 。 优秀民族日常饮食简单 , 在保障营养的前提下不会在吃饭上操心太多 , 因而把大量时间用于从事文明的进步 , 在战时更是便于统一的军需供给 , 便于赢得战争 , 吃喝简单的国家很多都是军事与和科技强国 , 最典型的是蒙古和俄罗斯 , 前者靠着牛肉马奶横扫欧亚大陆 , 后者则靠着黑面包和伏特加征服了大半个欧洲 。 一个民族对吃喝的注重和其自身的民族性格和国家强弱有着很微妙的关系 。 简单的说 , 饮食文化在文化中所占的比例越小 , 这个民族往往就越先进 , 富有进取心 , 科技、教育繁荣 , 国力强大;而吃喝考究的民族则多半是猪国 , 大部分国家介于两者之间摇摆不定 。 当然 , 对吃喝的重视对于民族的兴衰是一个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 比如咖喱国印度 。 饮食简单的典型民族代表:德意志民族 , 斯拉夫民族极度重视吃喝的典型民族代表:意大利民族介于二者之间的民族:法兰西民族 , 西班牙民族毋庸讳言 , 中国是全世界最注重吃喝的国家 , 大部分中国人每天想的就是怎么混饭吃 , 吃什么 , 怎么吃好等等 , 在吃喝的具体过程中从准备食材 , 烹饪到洗碗刷锅 , 耗费了大量精力 , 至于领导的公款吃喝更是举世闻名 , 解放军的军费 , 很大一部分都被首长吃掉了 , 吃喝文化已经深入了中国人的骨髓 , 无可救药 。 中国人社交的最常用手段就是一起吃喝 , 见面打招呼最喜欢说的话是“你吃了吗?” , 在诋毁别人信仰的时候 , 如果说不过别人 , 就干脆甩一句“×××又不能当饭吃” , 如此种种 , 不一而论 。 吃喝超级大国必然是猪国 , 自然也就永远无法成为先进的国家 。 吃喝误事的道理既然适用于国家 , 自然也就适用于每一个人 。 比如 , 看一个中国留学生科研做的如何 , 论文发得怎么样 , 只要看她平日里的饮食状况就可以了 , 但凡三餐吃得和屎一样的 , 科研多半差不了 , 吃货的科研大都和屎一样 。 ----------------------数学:评《从中餐看中国人的劣根性》一文核心提示:当然 , 也可以总结出中国的人劣根性 , 正如我上面指出的 , 中国人的劣根性就是对杀人的技术 , 尤其是用现代化的什么军舰啊导弹啊核弹啊等杀人技术 , 研究得太少了 , 因此改进的办法就是要多研究 , 要在杀人的技术方面有大的投入 , 这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当我说到评 , 是站在中性的立场 , 我一定要避免什么民族主义立场或者动不动骂别人汉奸 , 我只从学术上讨论问题 。文章一开始就说:“中餐比西餐好吃 , 是很多中国人的说法 。 ”但是仍然不是大多数中国人 , 大多数中国人是没有吃过西餐的 , 当然无法说中餐比西餐好吃 。 有资格这么说的中国人 , 一定是中餐和西餐都吃过的中国人 , 那已经是中国人中比较上层社会的人 。 而“中餐比西餐好吃”是很多外国人的说法 , 这一点我认为是一个事实 。 因为我在一些外国人的非食品研究的书中居然能够看到 。 比如一个微软高级程序员写的《编写无错的C程序》一书中 , 就认为如果让他不能够做什么什么(指的程序上的事情 , 具体是什么诸位看不懂就算了》那就和让他一辈子不吃中国菜一样地难受 。文章中说“很多中国女生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校内晒厨艺 。 ”也是作者的想当然 , 不是事实 , 因为校内无法晒厨艺 , 校内只能煮方便面 。 校内又没有供学生使用的厨房 , 只有学生宿舍 , 宿舍里怎么晒厨艺?那是晒了不的 。因此文章首先就是找的不存在的说法试图进行批判 。 然后文章中说:“民以食为天 , 饮食对于任何一个民族都是极为重要的事 , 但是为什么那些吃着“难吃的”西餐的民族 , 可以造出火箭 , 发射卫星 , 发明互联网 , 发明和创造一大批技术难度远在中餐之上的科技成果 , 却不愿意在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一日三餐上下点功夫 , 以求得品味的改善与进步呢?” 这件事情很难回答吗?作者是不脑残吧?作者讲了三件事情 , “造出火箭 , 发射卫星 , 发明互联网” 。 好好好 , 那我们就从这三件事情来分析吧 。 先说造出火箭 , 现代意义的火箭的诞生 , 一是苏联在二战期间发明的火箭炮 , 叫喀秋莎大炮 , 杀伤力极强 , 二是纳粹德国发明的V2火箭 , 对英国进行空袭 , 而人类社会第一次发射火箭将卫星送上天 , 是苏联人干的 , 第一次载人航天 , 也出现在计划经济的苏联 。 后来美国紧跟上 , 也就发射了火箭和卫星 , 也就载人航天 , 然后就是中国人跟上 , 也是发生火箭 , 东方红卫星上天 , 直到今年的神舟九号载人航天进入天宫一号 , 这个时候美国人已经宣布放弃重返月球计划 , 说明美国人衰了 。 美国人还宣布航天飞机退役 , 且不打算制造新的比航天飞机更好的载人工具了 , 这也说明美国人衰了 。互联网是美国人发明的 , 是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 , 好 , 说到火箭 , 卫星 , 互联网 , 都是什么机构发明的?军方 , 互联网也是先从美国军方发明的 。因此 , 文章作者很难回答的问题我这里就回答了:“中国人在怎样做好食物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 但是外国人 , 在怎样杀人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 ”这是外国人为什么在科学技术上赶上中国的根本原因 。 因此如果文章《从中餐看中国人的劣根性》中 , 要揭露中国人的什么劣根性的话 , 我认为中国人对杀人研究得太少是一个劣根性 , 文章作者是没有讲出来的 。 我认为中国人确实在这方面是需要改进的 , 我认为中国政府要下大功夫研究武器制造 , 要研究怎样多快好省的杀人 , 这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要着 。 看看苏联人发明的火箭卫星 , 看看美国军方发明的互联网 , 我们不难得出这个结论 。 而在这方面 , 中国历史上做得最正确的人 , 是毛泽东 。 中国历史上武器技术发展最快的时代 , 当然是毛泽东时代 。 还有 , 虽然互联网是美国人发明的 , 发明的目的是杀人 。 但是互联网传到了中国 , 强国论坛却是中国人发明的 ,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民主形式 , 比大选强多了 。 美国人至今没有自己的强国论坛 , 我说错了吗?那好啊 , 给我一个网址好驳倒我啊 。 美国人发明了一个东西叫微博 , 但是微博很愚蠢 , 而且是专门用来掩饰名人的愚蠢的东西 , 它是一个遮丑的东西 。 为什么这么说?今年的公务员考试居然有这么一个问题 , 就是微博最多字数是多少?好象是140字 , 但是我不从互联网上查 , 也是查不到的 。 但是在我这个程序员看来 , 这是极为愚蠢的 。 因为就电脑的功能来讲 , 突破这个字数根本不是个问题 , 象强国论坛这样字数无限制是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做到的 , 有的人说手机不方便 , 手机上看强国论坛无问题 。 因此 , 大家不知道这是为了给名人遮丑用的 , 就是说现在的名人通通大笨蛋连超过140字的话都说不出 , 更不用说写500字以上的文章了 , 他们统统就这么笨 , 于是讲一两句话就觉得自己了不起 。 而有了微博他们就可以说:“没办法呀 , 微博就限制了这么多字 。 ”这就遮丑了 。还是来说那篇文章 , 文章中又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 现实生活中那些不吃肉的人 , 排除宗教禁忌 , 几乎全部来自农村 , 有些极端的人连鸡蛋也不吃 , 说是吃不习惯” 这根本不是事实 , 作者完全没有经过统计瞎讲 。 照我的经过调查的看法 , 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 , 都认为肉是好东西 , 这是绝大多数人的观点 。 当然和尚除外 。 下面讲我提供的经过统计的证据吧 。 我当了多年的海军士兵 , 我在这期间换过许多连队 , 而且我当兵的时候 , 军队里压倒多数的人都是农村人 , 因此我接触到这些农村人 , 那就是构在了统计抽样检验 。 人民解放军的连队是要过节的 , 也要过春节 , 过国庆 , 过八一建军节 , 过五一劳动节 , 一过节那就是要吃好的 , 就是大家 , 我这里指的大家当然是包括了我认识的所有的农村兵 。 那么什么是连队里的吃好的吗?一连队的人都吃鱼翅?都吃燕窝熊掌?那是扯淡 , 那些个山珍海味 , 永远轮不到连队食堂来做 。 连队里一说吃好的 , 那就有连长指导员下令 , “杀猪” , 有的连队 , 如我后来去的航通修理所 , 是养了一大堆牛的 , 因此还有“杀牛” , 而且我当兵这么多年就楞是没有看过有一个农村兵是过节的时候见到这些肉就苦着个脸躲到一边去的 , 大家都吃得兴高采烈 , 怎么会不爱吃肉 。 作者是在讲神话吧? 我和这些农村兵们聊天 , 当然是知道农村的许多情况 , 农村人过节 , 或者婚丧嫁娶 , 都是要杀猪杀牛杀羊杀鸡的 , 所谓的大吃大喝大操大办 , 当然都是要吃肉的 , 我还没有听说过哪个农村人举行婚礼 , 宴会上是一堆素菜的 。 这一点作者是错得离谱了 。作者夸了一通洋人的面包 , 但是并不是说我就要诬蔑面包一通 。 我只是要指出 , 面包和面包是不一样的 , 面包店里的面包 , 保质期各有不同 , 保质期越短的越好吃 , 保质期越长的越不好吃 。 而馒头也是一样 , 针对保质期的不同 , 馒头的做法也不一样 。 因此 , 如果是不带偏见的比较 , 应当是保质期短的比短的 , 长的比长的 。 保质期短的面包 , 你故意放长了 , 它也臭了 , 馒头也是如此 。 而保质期长的馒头 , 就是说做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要保存很长时间的馒头 , 也不会很难吃 , 例如有一馒头干 , 并不比保质期为两个月以上的面包难吃 。更何况 , 馒头其实并不是中国人过去的主要的保质食品 , 如果真的想保质 , 作者应当拿外国的保质期长的面包和中国的大饼相比 , 中国人如果要走远路 , 要带保存得很久的面食 , 则各种大饼是很好的东西 。 最干燥的大饼是山东煎饼 , 味道其实很好的 。文章后来讲到的欧洲的天气不错之类的因素 , 则和人的所谓劣根性就没有关系了 , 只不过是客观原因罢了 。 但是作者并不知道欧洲和中国一样 , 也是具有马尔萨斯人口周期论的结论的 。 就是说 , 在现代工业大规模利用不可再生能源之前 , 食物的生产赶不上人口的增长 , 导致了社会形成马尔萨斯周期 , 就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发生大饥荒 , 死了好大一批人之后 , 人口再重新增长 , 为什么欧洲人马尔萨斯能够发现这一点?因为欧洲已经经历了许多次的人口周期 , 发生过多次的大饥荒 。中国社会每隔多少年的农民起义 , 起因也是因为马尔萨斯周期 。 只是人类社会在进入工业社会之后 , 才摆脱马尔萨斯周期 , 解决温饱问题 。 中国在进入工业化之后 , 哪怕是文革的十年 , 同样一个人都不饿死 。 这里的关键是大庆油田导致了不可再生性能源的大量使用 。 1958年大跃进发现大庆油田 , 而大庆油田在1962年开始形成规模生产 , 导致了后来中国告别饥荒 。 可以认为没有大跃进就没有大庆油田 , 而没有大庆油田中国人就不可能告别饥荒 。 日本人占领东北十几年 , 就楞没有发现地底下有大庆油田 。至于牛奶这种东西 , 最大的问题就是怎样保质 。 我认为是个人就喜欢喝牛奶 , 但是它是很难保存得很久的一种食物 , 直到现代化的保质技术出现之后 。文章中说:“西欧平民拿着牛排大啃大嚼 , 大口喝啤酒的情景是根本不可能在中国出现的 。 ” 牛排 , 也叫牛扒 , 确实 , 我这个人还是喜欢吃西餐的 , 但是如果我要吃西餐吃什么?那就是牛扒 , 而且牛扒很贵 , 通常一百五十元以上 , 还有三百元的 , 我都吃过 。 但是我不认为西欧平民平时都拿着牛排大啃大嚼 , 我认为他们也是难得吃上一回 。 不信?讲证据?首先在改革开放之后流行中国的两家美国的洋快餐 , 后来有更多的洋快餐 , 并没有大批量地卖牛扒 , 所有的那种快餐汉堡里的牛肉都是剁碎了的 , 这实质上和中国人做饺子把肉剁碎了是一个理 。 因此可以相信 , 外国的穷人通常是吃这种洋快餐的 , 这是外国平民的生活 , 我说的没错吧?但是他们也就肯定不是动不动就吃西餐店里的那种牛扒 。 那种牛扒制作起来工艺复杂 , 在我看来一个人轻易是学不会的 , 而且必须是牛身上的特定部位 , 而且你还得告诉服务员你要几成熟 , 是六成呢还是七成 。 因为 , 做得太熟了就不好吃了 。 什么时候国内的著名快餐店能够做那种六分到八分熟的那种一整块的牛扒 , 我才能够相信作者没有说假话 。 但是我就认为 , 西方的一般穷人 , 也就是吃那种洋快餐 , 垃圾食品 , 只有富人才能够吃那种一整块的牛扒 。文章作者说:“最要命的是中餐烹饪过程繁琐 , 连家常饭的烹饪也要耗费大量时间 , 远不如同规模同档次的西餐来的简单快捷 。 ”这段话是根本错误的 。我是讲证据的 。 我这个人最近看美国的一个电视节目 , 大概名字叫我的厨房我作主吧 , 也是通过全国性的比赛 , 找到最会做饭的人 , 而且由美国优秀的美食家来评判 , 最后要决出冠军的 。我看这部电视片 , 我是认为 , 那些参赛者做出来的饭菜 , 一定是很好吃的 , 如果我有幸吃到那些饭菜是会感到荣幸的 。 但是呢 , 也有一些评价 。 首先就是 , 西餐的做法相当地八股 , 就是说 , 象中国古代的文章的那种八股文 , 起承转合非要有那么几种程序 , 什么饭前的一个什么汤 , 然后就是主食是什么 , 再有就是什么饭后甜点之类的 。 当然 , 美国的广大劳动人民不用那么八股 , 直接就去快餐店卖一大堆东西往嘴里填 , 最后成了一个大胖子 。这一点中餐的程序是多种多样的 , 不同的菜式程序也不同 。 复杂起来真的很复杂 , 可以先后上几十道菜 。 而且每一道都证你够吃 。 当然这也是豪华富人能够享受的 。 而简单起来 , 一碗上好的面条就行 , 里面几大块牛肉热量也足够 。还是来说那个比赛 , 我的感觉就是 , 评委们等的时间特别特别长 , 可以长到惊人的程度 , 例如有一次看到他们为等一个什么菜等了两个小时 。 而且那个电视片是转到厨房里播送那些参赛者们怎样烹饪的 , 通常而言厨房都是巨大的 , 里面一大堆设备 。因此 , 如果我说我的看法 , 中餐和西餐各有优缺点 。 但是它们也都有一些共性 。第一个共性就是 , 想要吃得好吃 , 豪华 , 那就得费功夫 , 西餐和中餐中豪华的 , 都很费功夫 。第二个共性就是 , 其实双方都是喜欢吃肉的 , 文章作者自相矛盾 , 一会儿诬蔑农村人不吃肉 , 一会儿又说中国人肉舍不得吃 。第三个共性就是 , 热的东西比冷的好吃 。 为什么?因为洋快餐店里我也是经常去吃的 , 我对西餐并不反感 , 甚至垃圾食品也可以吃 , 但是洋快餐店 , 也就是外国穷人经常光顾的店 , 是要加热的 , 是不允许拿冰冷的面包卖出去的 , 那个炸薯条炸出来就必须及时吃 , 放一个小时再吃就很难吃 。第四个共性就是 , 如果一旦遇到艰苦情况 , 不得不少吃甚至不吃肉 , 且没有办法保鲜的时候 , 西方人带面包 , 是一种很难吃的面包 , 而中国人带大饼 , 却还算可以 , 尤其是中国人可以带榨菜 , 这个好象西方没有相应的替代品 , 榨菜实在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 , 还有萝卜干 , 真的很好吃 。当然 , 也可以总结出中国的人劣根性 , 正如我上面指出的 , 中国人的劣根性就是对杀人的技术 , 尤其是用现代化的什么军舰啊导弹啊核弹啊等杀人技术 , 研究得太少了 , 因此改进的办法就是要多研究 , 要在杀人的技术方面有大的投入 , 这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0-11 0:05:47编辑过]
推荐阅读
- 「见证」《见证》完整版来了!中国战“疫”英雄影像档案这样诞生
- 『中国新闻网』长庆油田细化页岩油开采技术 撬开效益开发“阀门”
- 『境外投资』境外投资者净增持我国债券167亿美元 中国股票价值投资前景非常好
- 「中国」微视频:别带着偏见看中国……“老外”们这样讲述中国抗疫时刻
- #中国消防TB#一把火损毁90辆车的教训,他没记住
- 「运营商段子手」联通圆了5G下井中国梦!全国首个“5G智慧矿山”项目合同签约
- [中国山东网]男子酒后驾车见交警就停 扣分罚款降级得不偿失
- 「中国山东网」威海:醉驾巧遇交警夜查 被取保候审等待判决
- 中国经济■一季度中国经济,你最关心的10个问题!
- [美妙玄幻之旅]中国“奇葩”城市:拥有17座火车站,站名中几乎没有城市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