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葬高山之巅红军师政委,第五次反围剿牺牲,八十五年后家人祭奠( 二 )


陈阿金在“五卅”惨案后 , 参与领导罢工 , 成为工人群众最信赖的领导者之一 。 入党后曾作为工人代表与资本家进行谈判斗争 , 并参加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 因领导工人罢工被捕 , 不久出狱 。
大革命失败后 , 组织为积蓄力量、培养骨干、迎接革命高潮 , 选派陈阿金等50多名优秀分子赴苏联学习 。 陈阿金被分配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军事 。 毕业回国后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 , 由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 中央革命根据地于1931年秋创办了“中国工农红军军事政治学校”(即中央红军学校) , 陈阿金被分配到该校任军事教员 , 兼任学生连指导员和机炮大队政治委员 。 他在教学中循循善诱 , 因人施教 , 教学任务完成得很出色 。
在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 , 陈阿金调到前方作战部队担任团政委 , 随后 , 兴国模范师等改编成第三军团第六师 , 洪超任师长 , 陈阿金任政委 , 他和师长一起 , 对六师指战员进行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和深入浅出的政治教育 , 使年轻的第六师在短期内增强了战斗力 , 被上级誉为“铁的六师” 。 为此 , 陈阿金作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 。
第五次反“围剿”作战期间 , 陈阿金调任红三军团第五师任政委 , 和师长李天佑一起率部参加了18天广昌保卫战 , 广昌失守后 , 陈阿金奉命率部驻守高虎脑 , 担任正面防守任务 , 这里是整个反“围剿”防御战中的关键 , 面临的将是一场硬仗、恶仗 , 为了取得战斗的胜利 , 他召开动员大会坚定有力地说:“军团交给我们五师的任务是 , 守住眼前的阵地、迎头痛击蒋介石的主力 , 不让敌人侵占苏区一寸土地 , 武装保卫秋收 , 誓死保卫赤色驿前和石城 , 坚决粉碎蒋介石的第五次‘围剿’计划 。 ”
高虎脑背靠两座大山 , 地势险峻复杂 , 广昌到石城的公路饶镇而过 , 也是红军构筑纵深防御体系的重点 , 围绕着高虎脑方圆二十多里的区域内红军修建了五个支撑点 , 这些立体防御工事外围是又深又宽的壕沟 , 堡垒前边还有铁质的鹿角丫杈 , 在这些障碍物的前方红军还设置了竹钉 , 竹钉之外又埋设了大量的地雷 , 如此看来 , 红军的防御异常严密 , 准备也相当的充足 。
高虎脑战斗打响后 , 最先对高虎脑展开攻击的是敌师长王仲廉师 , 这支精锐发动猛攻 , 红军固守天险 , 敌人则是仰攻 , 在地势上红军占了很大的便宜 , 在红军枪炮的射击声中以及手榴弹和地雷的爆炸声中 , 敌人成片倒下 。 随后 , 敌主力数万人向高虎脑红军阵地猛攻 , 先以十多架飞机轮番轰炸 , 接着大炮轰击 , 持续到早上6点多钟 , 之后 , 步兵以密集队形猛攻 , 五师政委陈阿金率所属的3个团凭着有利地势 , 与敌激战终日 , 多次突击 , 冲出战壕与敌肉搏 , 顽强地击溃敌军多次冲锋 。
敌人的后援部队源源不断 , 都是以飞机和大炮开路 , 担任正面防守任务的陈阿金 , 他冲出指挥部亲临前线指挥 , 不顾个人安危 , 转入防守高虎脑一线阵地 , 大量歼敌 , 沉着应战 , 身先士卒 , 守住了阵地 , 《红星报》发表文章盛赞五师是无敌的红军 , 是红军的模范 。
然而 , 在几天之后的战斗中 , 陈阿金不幸被敌机炸弹击中 , 壮烈牺牲 , 时年36岁 , 出师未捷身遭难 , 常使英雄泪满襟 , 半个多世纪后 , 陈阿金烈士的老战友伍修权深情题词 , 赞颂陈阿金烈士是“战斗中的英雄 , 工人中的楷模” 。
建国后 , 当地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牺牲的红军将领 , 在高虎脑山上修建了“陈阿金烈士墓” , 供人们瞻仰祭奠 。 当地政府为了实现对烈士家属的优抚政策 , 组织多次派人寻找陈阿金的家人 , 由于烈士的生平资料记载其出生于“阜宁县新沟乡小徐村” , 找到新沟发现没有这个村 , 经询问当地老一辈人 , 才知道“小徐村”已改名为“新南村” 。 找到新南村后 , 才了解到陈阿金烈士的儿子名叫陈雪祥 , 今年已经90岁 , 已经迁到了上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