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青新闻网沧州新闻■首批回沧医护人员在武汉经历了怎样的艰辛!听听他们的讲述!( 二 )


“有时治愈 , 常常帮助 , 总是安慰” 。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 沧州医疗队员们做的 , 不仅仅是这些 。 新冠肺炎患者不允许有陪护家属 , 很多重症、危重症患者生活不能自理 , 他们为患者喂饭、翻身、拍背、端屎、接尿、擦身……
在众多的患者中 , 一位91岁的老兵令他们印象深刻 。 他的老伴、儿子都因新冠肺炎去世了 , 女儿也被感染 , 正在雷神山医院住院 。 老人岁数大了 , 时而清醒 , 时而糊涂 。 清醒时会问:“你们是哪里人啊?”听说是河北的 , 老人说:“河北好啊 , 我年轻时在河北当的兵 。 ”还说 , “等我出了院 , 要交特殊党费 。 ”他满口假牙 , 需吃流食 。 护士郭琳就把自己的速食米粥拿来喂他 。 每次喂东西 , 郭琳都哄着老人 , 让他尽可能地多吃点儿 。 隔壁病床的患者很感动 , 把这一幕偷偷拍了视频 , 发到“快手”上 。
在他们的精心治疗和守候下 , 重症、危重症患者一个个好转出院 , 患者送来的感谢信、锦旗等数不胜数 。 很多病人眼眶湿润 , 说 , 沧州的护士们比亲生女儿还亲 。 出院的时候 , 他们总是不无遗憾地说:“你们是我们的恩人呀!可是我们却不知道你们的模样!”
治病救人之外 , 为了改善防护物资缺乏的状况 , 休班的日子 , 他们还要起早去很远的地方抢运物资 。 重症患者较多 , 需要吸氧的患者太多 , 武汉市第七医院管道氧压相对不足 , 需要医护人员搬运沉重的氧气瓶 。 有人把这一幕录成了视频 。 那些吃力滚动着比自己还要高的氧气瓶的娇小身影 , 让许多人瞬间泪奔 。
河青新闻网沧州新闻■首批回沧医护人员在武汉经历了怎样的艰辛!听听他们的讲述!
本文插图
党旗所向 , 白衣为袍 , 他们期待的 , 不是归来后的温暖拥抱 , 而是再踏征程!
经过不懈努力 , 2月18日 , 从刚来的一床难求到出现11张空床 , 武汉七院首次实现出入院平衡 。
武汉整体形势不断好转 , 但武汉七院还有很多患者承受着病毒的侵袭 。 作为医护人员 , 他们还不能松劲 , 要坚持到最后 。 他们说:“要第一个来 , 最后一个走 。 ”“我们干什么来了?我们治病救人来了!”
3月13日 , 医护人员接到紧急通知 , 连夜分批次将新冠肺炎患者转运到其他医院 。 准备好所有的一切 , 他们和患者一起坐上转送车 。 夜路漫漫 , 繁星点点 , 这一程的相送 , 可能是沧州医生与武汉患者之间最后一次见面 。 厚厚的防护服隔不断他们之间的那份连接生命的深情和不舍 。
3月14日 , 送走最后一批转运患者 , 武汉七院从来没有这么安静过 。 病区被消杀 , 空气中弥漫的 , 不仅是消毒液的味道 , 还有更多的不舍 。
“不舍我们的病人 , 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亲眼看到病人完全治愈康复出院 。 不舍我们的战友 , 这群真正出生入死的兄弟姐妹、良师益友 。 不舍我们的经历 , 我们倾尽所有 , 只为挽救一个个支离破碎的家庭 。 不舍我们的身份 , 背后写着的‘河北’二字 , 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 让我们守着初心 , 精益求精 。 不舍我们的英雄 , 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 这里有太多的平民英雄……”一口气 , 医护人员穆福春说了数不清的“不舍” , 泪水 , 已情不自禁地模糊了视线 。
48天后 , 他们终于脱下了防护服 , 却辨认不出朝夕相处、生死与共的战友们 。 原来 , 48天中 , 他们彼此熟悉的是防护服下的身影 。 “终于见到了你的样子!”有欣喜 , 有陌生 , 更有一种深深的默契 。
党旗所向 , 白衣为袍 , 唯愿山河无恙 , 人间皆安!“我们原地待命 , 随时听从党的召唤 。 ”这些已经书写了壮美生命传奇的人们 , 期待的 , 不是平安归来后与家人亲朋的温暖拥抱 , 而是随时都有可能降临的新使命 。
3月18日 , 沧州第二、三批支援武汉医疗队队员清晨起床 , 准备前往机场 , 离开曾经奋战过30多天的城市 。 一下楼 , 就看到酒店里、街道上 , 很多市民、志愿者、工作人员等自发组成的欢送队高喊着:“武汉人民感谢你 , 你为武汉拼过命!”他们举着条幅迟迟不愿离开 。 35名队员登上大巴车 , 望着窗外 , 感慨万千 。 一点一滴 , 历历在目 , 那些前线与后方 , 那些感动与被感动 , 齐齐涌上心头 。 泪眼婆娑中 , 他们挥手告别:武汉 , 再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