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民出版社▲“谁活着”、“谁死去”?不只是意大利需要做出抉择( 二 )


一个有示范效应的案例是“苏珊·林(SusanLim)医生案” 。 苏珊·林是新加坡的一名著名外科医生 , 是亚洲肝移植手术第一人 , 但她由于一次收取手术费高达220万美元被“新加坡医务委员会”传唤 , 接受停业3年和罚款1万美元的处罚 , 这是迄今为止“新加坡医务委员会”作出的最严厉判定 。 新加坡医疗服务强调的是同情心 , 主张医生的职责是治疗病人而不是病症 。
上海人民出版社▲“谁活着”、“谁死去”?不只是意大利需要做出抉择
文章图片

再次 , 针对医改的绩效评估问题 ,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系主任阿诺德·艾伯斯坦(ArnoldEpstein)教授介绍了美国在医改中“按绩效付费”(Payforperformance , P4P)的经验和教训 。 他强调美国进行P4P实验的原因是人们相信经济机制能够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 , 这一机制要求医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 , 追求患者更高的满意度等内容 , 美国有80%参加商业医疗保险的人都享有这种服务 。 然而 , 目前美国社会尚缺乏数据检验这一机制是否成功 , 现有数据显示的效果则是好坏参半 。 艾伯斯坦认为 , 检验医改是否成功的关键是看它是否关注到穷人和重症患者 , 但在美国社会这些群体却大都享受不到P4P , 所得到的医疗服务补偿率低 , 往往患有多种疾病 , 呈现出越穷病越重的状况 , 因而目前很少有研究表明可以通过P4P来提高贫困人口医疗服务的质量 。
【上海人民出版社▲“谁活着”、“谁死去”?不只是意大利需要做出抉择】应当说 , 这些国际经验都强调了健康是通过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共同努力获得的一种公共产品 , 仅靠任何一方的力量都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 虽然平衡政府、市场和个人三股力量方面是各国医改面临的共同问题 , 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 , 我国政府在医疗卫生体制建设和改革中的责任和作用更为重大 , 其主要任务是让医疗卫生服务惠及全民 , 提供制度框架保证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 , 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和完善基本药物制度 , 以及深化公立医院的改革 , 进而争取在2020年 , 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
上海人民出版社▲“谁活着”、“谁死去”?不只是意大利需要做出抉择
文章图片

方舱医院(图源:上观新闻)
然而不容否认的是 , 由于医疗卫生服务市场化的趋势 , 中国式医改正面临着方向与道路的严峻挑战 。 当时 , 一些学者给出的研究数据表明 , 尽管有政府投入 , 但目前我国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与私立医院并无本质差异 , 主要靠的还是市场收费 。 1978年 , 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市场化指数为20% , 到了2010年 , 这个指数已达到50% , 依照这一发展态势 , 到2014年 , 市场化力量就会超过政府力量 。 显而易见 , 这种市场化发展态势正在与政府的公共健康责任、政府对医疗卫生服务的监管之间形成一种力量博弈 , 其结果不仅关乎医改的成败 , 也关乎十三亿人的健康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
因而 , 学术界更应当集中讨论这样一些问题:中国式医改的方向与道路是什么?政府在医疗卫生服务中的角色和责任是什么?如何理解以政府为主导的办医责任?如何增加政府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在激烈的医疗卫生市场竞争中 , 政府应当如何以制度和政策、法律和法规进行监管?由谁来设定标准监督和评价这一监管的效果?如果目前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不可避免地走上市场化道路 , 政府和社会应当如何扶持前者 , 使之真正体现出公益性?如何通过一些具体措施和制度设计改善我国城乡、地域和贫富医疗卫生服务分配不公平的局面?个人和社会究竟应当承担什么样的健康责任?如何公平合理地制定个人支付医疗卫生服务的比率?如何降低目前个人在获取医疗卫生服务方面自付的比例?如此等等 。 中国医改任重而道远 。
(本文摘自《织梦:问思新女学》 , 上海书店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 , 略有编辑 , 以原文为主 。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 侵删)
2020已到 , 其结果又是如何呢?
骆新说|对话真的能够解决分歧和纷争吗?
骆新说|国之大事 , 死生之地 , 存亡之道 , 不可不察也
上海人民出版社▲“谁活着”、“谁死去”?不只是意大利需要做出抉择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