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笼罩下的55天,普通人是怎么熬过来的

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 , 中国已经度过疫情高峰 。 企业开始复工 , 马路上的车多了 ,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回想过去几十天发生的事情 , 恍如隔世 。 疫情面前 , 每个人都面临着考验 。 它不仅关乎生命 , 也给你的生活带来变化 。今天谈谈疫情下的那些普通人 , 他们是怎么熬过来的?护士 坐标山东疫情发生后 , 我们医院的所有医护人员自愿放弃了休假 。 为了疾控需要 , 除了日常的上班 , 还会跟着检查组四处巡查 , 为大家的健康把关 。这期间可以说筋疲力尽 , 回到宿舍倒头就睡 。 其实工作上的苦和累我都能接受 , 只是有点想家 , 想家里的爸妈 。我是个报喜不报忧的人 。 在外面工作的五年 , 有时会遇到挑剔的病人 , 也会有无助委屈的时刻 。 这些我从来都是自己消化 , 每当父母问我在外过得如何 , 我都会说自己过得很轻松 , 只想让他们放心 。每次回到家 , 看到父母为了赚钱起早贪黑 , 我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 问他们为何这么拼 , 安心养老多好 。 当时我老爸喝了一口酒说:“我得给我闺女挣嫁妆 , 等你出嫁的时候给你买辆车 , 我看现在城里的姑娘出嫁都要买一辆车的 。 ”父母是本分了一辈子的农村人 , 性格坚韧 , 吃苦耐劳 。 可我真的不想他们那么辛苦了 。 因为我已经长大独立了 , 平日里也会认真存钱 。 于是我用存款给自己买了一辆SUV , 想着等这次疫情结束后 , 开回家里让父母开心开心 , 也能骄傲一下 。疫情笼罩下的55天,普通人是怎么熬过来的
新媒体采访人员 坐标临沂作为一名新媒体采访人员 ,从临沂发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开始 , 我便主动终止休假 , 提前返岗 。这期间 , 我多次前往医院负压隔离病房进行直播报道 。 每天的工作日常 , 就是穿上防护隔离服、戴上防护目镜 , 然后用手中的摄像机去记录病区真相 。 这让更多的临沂人看到了医护人员的辛苦和伟大 。 最重要的是 , 只有对疫情了解透彻 , 大家的心里才会有底 。我和同事每天开车 , 从京沪高速临沂收费站到临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 从医院发热门诊到医疗区负压隔离病房 , 我一直在报道疫情新闻的路上 。每天进出各大医院 , 其实家人也会担心 。 但新闻工作者要有自己的理想和担当 , 「逆行」是我践行新闻理想的方式 。疫情笼罩下的55天,普通人是怎么熬过来的
冻货水产批发个体户 坐标重庆每年春节 , 都是我最忙碌的时候 。 通常会开车去到大街小巷 , 给客户送货 。疫情发生后 , 前几天还挺享受这种感觉 , 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 , 我就呆不住了 , 真的太闲了!因为有私家车 , 出行很方便很安全 , 所以我决定为社区做点小事儿 , 尽点儿微薄之力 。我每天都会自发帮社区张贴防疫宣传单 , 呼吁大家注意防护 。 强调「安全第一 , 少出门 , 勤洗手 , 多通风」 。 当我把宣传单跟张贴过程的照片发到车友群里时 , 许多热心的车友们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那一刻体会到了「人多力量大」 。 虽然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 但也是我们能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 。疫情笼罩下的55天,普通人是怎么熬过来的
快递员 坐标沈阳我今年57岁 , 是一名快递员 。疫情出现后 , 快递订单量看似没什么变化 , 但需要准备的工作量却大了很多 。 每天早上 , 我都会来到快递分拣中心 , 等待今日要送的快递 , 做好快件清点工作后 , 打好包装 , 将快递送到合作的快递点 。由于合作的快递店很多 , 有时我会开公司的车 , 如果遇到急事 , 就开自己的车去 。有的时候会去医院 , 有的时候也会去封闭的小区 。 自己有车的好处就是更安全些 , 避免和别人接触 。 我经常对车以及自己进行消毒 , 每天都会把门把手、空调口、方向盘等位置用酒精擦拭一遍 。这段时间真的挺累的 。 但一想到千家万户无法出门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 我还是义无反顾坚持了下去 。希望困难很快就会过去 , 生活早日回归正常 。疫情笼罩下的55天,普通人是怎么熬过来的
复工人员妻子 坐标深圳算起来从过年开始 , 我就没再出过门 。不管大事小事 , 我觉得都没有生命安全重要 。 但随着疫情的控制 , 老公的单位复工了 , 虽然员工还未完全到岗 , 但他作为领导必须冲在前面 , 我也必须体谅 。疫情期间 , 老公都是开家里的小车去上班 , 把性能更好的大车留在家给我用 。 相爱至今 , 每一次他都是把最好的留给我 。我知道他复工 , 也是为了这个家庭 。 疫情给城市按下了暂停键 , 可生活却不能暂停 , 我们必须赚钱维系生活 。 我很不放心他 , 所以每天会给他送饭 。 做点儿拿手菜 , 他吃着也安心些 。有一天去送饭 , 发现阳光很好 , 春风拂面 。嗯 。 春天来了 , 相信一切都会好的 。疫情笼罩下的55天,普通人是怎么熬过来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