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文艺复兴,一半要归功于东北老哥( 二 )

东北的文艺复兴,一半要归功于东北老哥
二手玫瑰的演唱会 。 /图虫创意那一年 , 二手玫瑰发布了首张同名专辑 , 梁龙写了首歌叫《允许部分艺术家先富起来》 , 歌词充满了戏谑:“我被活活地逼成了个工人 , 我被活活地逼成了个商人 , 我被活活地逼成了个诗人 , 我被活活地逼成了个废人呐……”“当时是有车 , 没有路 。 ”梁龙这么评价早期生涯 。 二手玫瑰开始接商业演出后 , 甚至连中超联赛中场休息都会安排他们唱歌 , “那等于你一下顶上了天 , 不敢想象 。 但‘非典’出现了 , 大半年没活干 , 热度一下被打回原形” 。这之后的几年 , 乐队一度处于停摆状态 。 那段时间 , 梁龙混艺术圈子 , 成天去艺术家朋友的工作室泡着 。 直到2007年 , 梁龙重新捡起了乐队 , 随着音乐节越来越多 , 二手玫瑰这批摇滚乐队的收入才慢慢改善 。东北的文艺复兴,一半要归功于东北老哥
梁龙在演唱会上 。 /图虫创意梁龙也不再有成为摇滚巨星的念头 。 “有人总说想当第二个崔健 , 你永远都当不了 。 崔健、唐朝、黑豹 , 他们抓住了大的时代背景 , 那时候中国没有摇滚乐 , 他们的出现变得很惊人 。 ”“现在大家比较现实 。 过去是在造梦 , 娱乐就是打破过去无聊的梦 。 ”梁龙不想再死磕 , 而是拥抱这个时代 , 懂娱乐 , 同时也有严肃的东西 , “这个时代很丰富 , 人们除了听你的歌 , 也想看你的腿 , 或者只想看你的腿 。 谈论乐队 , 会说吉他手长得很帅、鼓手很可爱 。 你可以说 , 阅读的角度变得单一 , 也可以说是另外一种丰富 。 ”一起玩 , 别管复兴不复兴谈起东北文艺复兴 , 梁龙觉得更像一个玩笑或一个由头:“这是宝石提出来的 。 我能看出他矛盾的状态 。 他觉得应该有东北文艺复兴这件事 , 但又觉得这个事谁能干得了?”“他们希望外地人看东北都以为是搞笑短视频那样的 , 那太片面了 。 东北不是什么都好 , 但有一群人在从事文艺创作 , 共同有一个这样的小理想 。 在东北 , 已经很久没有新浪潮的概念 。 新的时代 , 我们可以用些新方式做些严肃、活泼而且有点内核的东西 。 ”东北的文艺复兴,一半要归功于东北老哥
梁龙在片场 。 /杨大海1990年 , 赵本山在春晚表演小品《相亲》后 , 成为日后春晚节目的明星 。 不止于小品 , 赵本山后来还导演了《马大帅》《乡村爱情故事》《刘老根》系列电视剧 。 这些由二人转、小品、方言等传达的东北幽默文化 , 通过电视机的传播 , 成为当代中国人记忆的一部分 。进入新媒体时代 , 过去的影视、小品作品虽然还是热门的经典 , 但东北早就缺少亮眼的创作者 。 大量的恶搞视频、喊麦、社会摇文化 , 成了当下主流的东北文化新名片 。 另一面 , 不太主流的版图上 , 也出现了电影《钢的琴》、班宇、双雪涛对沈阳工人区的书写 , 二手玫瑰的音乐 , 老四在短视频平台展现的东北家庭的生活百态等 。 这些较为严肃的表达 , 显得稀缺又亮眼 。东北的文艺复兴,一半要归功于东北老哥
失落的东北工业基地 , 与下岗的钢厂工人 。 /《钢的琴》梁龙说 , 在他出生的齐齐哈尔 , 小时候常能看到南方人来这里挑豆腐卖 。 他爸爸常说故土难离 , “现在东北人不恋家 , 都去三亚了 , 漂泊在各地 。 这几年 , 大量年轻人离开了 。 艺术从业者需要思考 , 为什么东北不留人” 。不可否认的是 , 无论是“社会摇”还是当下的“东北新浪潮” , 它们都与当下的东北社会有关: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下岗潮下 , 东北开始变得凋敝 。 “投资不过山海关” , 原本富裕的工业中心 , 经济下滑 , 人口在外移 。“文化走到哪都一样 。 不管二手玫瑰走到北京、宝石走到四川还是老四一直留在佳木斯 , 都可以发展 。 但需要有更多形式 , 能扎根在东北的土壤 , 让年轻人觉得留在家乡有事情干 。 ”作为一个由头 , 梁龙觉得“东北文艺复兴”带来了很多影响 。 不只是娱乐圈 , 他接触的很多当代艺术、电影领域的朋友都觉得这个事值得玩味:“大家可以因为这个事件 , 集体或各自做点有意思的事 。 ”梁龙也看过老四拍的短视频 , 被其中的东北生活细节打动 。 “里面的人物 , 就是活在你身边的人 。 老四的视频 , 就像一面镜子 , 可以照出一个人的脸、照出一万个人的脸 。 往高了做 , 也能做出很好的作品 。 以后大家可以一起玩一下 , 发挥每个人的特点 , 目标不用那么伟大 , 不用管复兴不复兴 。 ”“我就是在演生活”几个月前 , 老四停掉了快递员工作 , 全身心放在了短视频上 。 老四说:“生活没什么变化 , 就多几个采访 , 想说啥就说啥 。 ”老四的生活很规律:早上8点左右起床 , 在小区里溜达一圈;回到家后 , 花上一个小时看一遍脚本、对话 , 准备好衣服、假发、假睫毛这些道具;中午 , 妻子会回到家里帮老四化妆 , 用手机拍摄 。两年前 , 老四发布了第一条视频 , 内容是模仿韩国人吃饭 , 火了 。 他又陆续发布了模仿日本人吃饭、快递员日常等短视频 , 但热度始终不上不下 。直到一次去烧烤摊 , 旁边来了一对男女 , 老四从他们的对话中推断 , 他们不是两口子 。 回家后 , 他扮演这一男一女 , 再现了这段暧昧的对话 。 之后 , 他拍了烧烤摊系列 , 酒桌上出现的人也越来越多 。 这种一个人扮演多角的形式 , 吸引了更多粉丝 , 他们热衷于讨论故事走向、剧中的人物关系 。 有人留言:“明知道都是一个人演的 , 把我整紧张了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