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教育在剥夺学生身上的灵气( 二 )

中国大学教育在剥夺学生身上的灵气
教师的人格魅力 , 对于学生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晚清后 , 对于中文系教师的评价逐渐倾向于著作 , 而忽视了教师那些弥漫在课堂里、影响学生的声音 。闻一多为人称道 , 与他同时期在西南联大执教的罗庸同样才华横溢 , 他的古诗词解析课程学生喜爱有加 。 但很少有人了解罗庸 , 因为他的著作只有一本小册子 。叶嘉莹曾说 , “别的老师是一首百科词典 , 顾随先生是一首诗 , 他站在讲台上一言不发也是一首诗 。 ”近20年来 , 叶嘉莹每逢演讲都会提及顾随的伟大 , 才让人逐渐知晓顾随先生 。英文专业出身的顾随同时热爱古代文学 , 他上课时从不需要教学大纲 , 一首诗可以赏析几个星期 , 将这首诗与国内外的诗歌联系起来 , 凭借自己对于文学的兴趣和热爱驰骋在文学的天地 。他的课程体会、鉴赏为主 , 留下的著作很少 。中国大学教育在剥夺学生身上的灵气
顾随先生如今的大学校园里 , 仍然有这样的教师 , 得到许多学生长期的追随 。吴组缃只指导过1个硕士4个博士 , 林庚只指导过1个硕士2个博士 , 季镇淮只指导过4个硕士 , 王瑶先生有10个硕士5个博士 。而现在 , 每位教授指导过三四十个博士都很正常 。对此 , 陈平原很是感慨:过去 , 北京大学这么多好教授为了给中年教师“腾位子” , 带教的学生并不多 。 而如今反思 , 却也有些可惜 。如果当年的这些老教授 , 能如南京大学程千帆、北京师范大学的钟敬文、苏州大学钱仲联那样坚持带教 , 会让学生受益很多 。“老教授”指导学生的意义 , 主要是精神熏陶和人格熏染 。 此外 , 文科教授与指导学生之间有一定的年龄差距 , 不用在学术研究上存在重合或者冲突 , 做学问的“气”和“精神”还在 。-04-表面的文学系统性教授反而影响文学修养的养成具有传统文人趣味的顾随、罗庸等人文学者与现代教育体制相遇时 , 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一方面 , 没有著作等“成果” , 如何来评价这些教师?另一方面 , 学生们期待的是 , 教师将教学大纲、讲稿、PPT放在网上 , 根据讲稿来学习语文课 。陈平原印象深刻的是 , 一次中文系测试题目中让学生分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 结果答卷里百分之七八十举例是《范进中举》———一篇中学语文课本里的文章 。这让陈平原很受“刺激” 。 他愤怒地问道:“大学里有没有读《儒林外史》?”没想到学生们回答说:“那么多课程和内容 , 我们哪里有时间读书啊 , 根本学不过来 。 ”这让陈平原反思 , 北大、华师大中文系讲文学课的时候 , 会不会受到学堂文学史教科书的限制 , 讲了一大堆学生们不看的作品、不知道的人物?这样的课堂 , 只能培养一批趣味不佳、技艺很好、出口成章但都没读过书的学生 。“有必要教那么多东西吗?”陈平原说 , 今天任何一个中文系毕业的学生掌握的文学知识 , 都超过任何一个清代的大儒 。清代大儒只需要知道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就专攻李白 , 就喜欢杜甫 。 如果没有文学史 , 中文系教师还知道如何让学生了解文学知识吗?还是说有了文学史 , 就像梁山上给英雄排座位一样 , 把文学知识排列给学生?“没有一个英国人会说莎士比亚不伟大 ,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读过莎士比亚 , 没读过他们也知道莎士比亚很伟大 。 ”陈平原说 , 表面上知识传递的丰富性、完整性、系列性 , 其实妨碍了我们对具体作品的接纳和文学修养的提升 。本文选自“腾讯文化”、“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 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