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缝实验:确实是一个电子同时通过双缝

众所周知的作为被列入世界上十大经典物理实验之一的双缝实验 , 让很多物理学家和科学家们伤透脑筋 。 双缝实验是一种光学实验 , 却有很多人说光缝实验其实很恐怖 , 它让人对世界上看到的东西现象都产生了怀疑 。 什么是双缝试验?双缝实验:确实是一个电子同时通过双缝
在量子力学里 , 双缝实验是一种演示光子或电子等等微观物体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实验 。 双缝实验是一种“双路径实验” 。 在这种更广义的实验里 , 微观物体可以同时通过两条路径或通过其中任意一条路径 , 从初始点抵达最终点 。 双缝实验:确实是一个电子同时通过双缝
这两条路径的程差促使描述微观物体物理行为的量子态发生相移 , 因此产生干涉现象 。 另一种常见的双路径实验是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实验 。 双缝实验还被列入了世界十大经典物理实验之中 , 但是有人却认为双缝实验十分的恐怖 , 双缝实验为什么恐怖呢?接下来我们往下看~~双缝实验:确实是一个电子同时通过双缝
双缝试验为什么恐怖?如果电子是互不干涉地运动 , 穿过双缝落到黑板上是两道痕迹 。 如果电子是以波的形式运动 , 由于波之间存在干涉 , 穿过双缝落到黑板上是一道道痕迹 。 一开始实验表明电子以波的形式运动 。 即使一个个电子发射 , 黑板上还是一道道痕迹 。 于是科学家想知道为什么一个个电子发射也会有波的现象 , 于是将高速摄像机对准双缝以便观察 。 重点来了:当想进一步观察时 , 粒子却是是互不干涉地运动 , 穿过双缝落到黑板上是两道痕迹!!!双缝实验:确实是一个电子同时通过双缝
双缝实验 , 著名光学实验 , 在1807年 , 托马斯·杨总结出版了他的《自然哲学讲义》 , 里面综合整理了他在光学方面的工作 , 并在里面第一次描述了双缝实验:把一支蜡烛放在一张开了一个小孔的纸前面 ,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点光源(从一个点发出的光源) 。 现在在纸后面再放一张纸 , 不同的是第二张纸上开了两道平行的狭缝 。 从小孔中射出的光穿过两道狭缝投到屏幕上 , 就会形成一系列明、暗交替的条纹 , 这就是现在众人皆知的双缝干涉条纹 。 双缝实验:确实是一个电子同时通过双缝
试验本身没什么问题 , 证明了光有波粒二象性 , 但是科学家们想观察清楚如何会这样 , 于是他们在微观层面上来观察 , 架设高速摄像机 , 观察光子是如何一个一个通过缝隙形成波干涉的 , 这时候神奇的事情出现了 , 光子波的特性消失了!又变成人类最容易理解的粒子 , 只出现了两条条纹 。 这才引出了超级可怕和诡异的电子双缝干涉实验和后来石破天惊的的“延迟选择实验” , 给整个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思想冲击 。单光子双缝干涉实验现在有一种仪器 , 每次只发射出一个光子 , 这时如果遮板上仍然有两个缝隙A和B(遮板与上述传统实验一样) 。 依照传统理论 , 该光子每次有且仅有以下三种情况中的一种:被遮板挡住通过A缝通过B缝双缝实验:确实是一个电子同时通过双缝
因为要观察投射面的光斑分布 , 所以不必考虑情况1 。 也就是说 , 只要光子通过了遮板 , 要么从A缝通过 , 要么从B缝通过 。 按照这种传统理论推导 , 在投射面会形成两个均匀的光斑 , 因为每次只有一个光子通过 , 该光子无法与其他光子发生干涉 。 但是实际的实验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 就算每次只发射一个光子 , 投射出的光斑依然有干涉条纹 。双缝实验:确实是一个电子同时通过双缝
单光子双缝干涉实验图像实验结果表明 , 就算每次只发射一个光子 , 在发射若干次后 , 投射面依然会形成明暗交替的影像 。 这就说明 , 每个光子似乎同时通过了两个缝隙 , 自己与自己产生了干涉!这些不算什么 , 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 , 如果用另一个仪器对双缝进行精确测量 , 以确定光子到底从哪个缝经过 , 则干涉条纹就会就会消失 。双缝实验:确实是一个电子同时通过双缝
换句话说 , 光子似乎能够知道自己被测量 , 一旦被测量则它只会从一个缝中通过 , 没有干涉发生 , 也就没有了明暗交替的光斑 。 我们作为观察者 , 改变了整个事件 。双缝实验:确实是一个电子同时通过双缝
但是更玄乎的还在后面 。 1979年在普林斯顿举行了一场纪念爱因斯坦诞辰100周年的活动 。 会上爱因斯坦曾经的同事—John Wheeler 提出了一个实验 , 这就是著名的“Delayed Choice Experiment 延迟选择实验” 。双缝实验:确实是一个电子同时通过双缝
前面说过 , 人们一观测 , 电子就呈“粒子形式”通过双缝 , 人们不观测 , 电子就以波的形式通过双缝 。 Wheeler提出 , 如果我们根据电子的速度 , 当确定它已经通过双缝之后 , 迅速的在后面的板上放上摄像机 , 会出现什么情况?双缝实验:确实是一个电子同时通过双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