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卡捷琳娜二世 在疫难中的表率举措

叶卡捷琳娜二世(Catherine II , 1729年—1796年 , 港台译为凯瑟琳二世)是俄国史上和彼得一世齐名的被尊为大帝的一代英主 , 她在位(1762年—1796年)的34年是俄罗斯帝国的黄金时代 , 与其文治武功旗鼓相当、媲美辉映的欧洲女性君王 , 只有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 。叶卡捷琳娜大帝执政初期 , 不仅面临国库空虚、危机四伏的局面 , 而且还连遭瘟疫的袭击 。被史学家称为“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事件不是靠枪炮实现的 , 而是长期肆虐欧亚大陆的天花(Smallpox) , 这种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 , 重症感染者三五天内就会死亡 , 即使痊愈后脸上也会留下难看的疤痕和麻子 , 甚至失明或发疯 。 18世纪欧洲死于天花的人数高达1.5亿 , 几乎家家都有阴影不散的惨痛记忆 , 连尊贵的王室也难逃厄运 , 英国女王玛丽二世、法国国王路易十五、15岁的俄国君主彼得二世都因天花而亡 , 染天花而破了相的(叶卡捷琳娜的丈夫)彼得三世更加病恹恹 。1764年春的天花病魔来势汹汹 , 举国人心惶惶 , 叶卡捷琳娜对疫情极为重视 。 她了解到1721年在英国已开始使用预防天花的人痘术 , 即把天花患者的少量脓液 , 用小刀划拭输入皮下 。 刻意接种人痘病毒 , 以毒攻毒产生抗体 , 从而获得免疫力 。对于人痘术 ,欧洲和西亚诸国的反对声浪也很大 , 有宗教的理由 , 也有不安全的因素 , 有的国家甚至严令禁止 。 但是法国哲学家伏尔泰目光敏锐 , 他称赞这免疫术来自富有礼仪的睿智民族 , 中国人开启种痘之先河已有数百年历史 , 确实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 。 而在精神上对叶卡捷琳娜影响深远的是伏尔泰 , 她不仅读遍伏尔泰的著作 , 而且彼此长期有通信联系 。 与乾隆同时代的叶卡捷琳娜还对雍正帝极为钦佩 , 她看了雍正的《传子遗诏》 , 那期望继承者励精图治的谆谆教诲 , 深深打动了女王的心 。不能眼睁睁看着成千上万的人随着瘟疫大规模爆发而纷纷毙命 , 叶卡捷琳娜当机立断 , 聘请英国的医学专家托马斯·迪姆斯戴勒(Thomas Dimsdale)来到圣彼得堡 , 她决定亲身试验 , 如有效就在全国推广疫苗 。朝臣们纷纷劝阻:吉凶难卜 , 代价太大了 , 陛下的安危才是重中之重 , 不容有任何意外闪失 。 陛下还是放弃推广 , 民众对输入天花病毒的做法惊恐得难以接受 , 根本不相信能防治天花 。 一旦出现伤亡事故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 政局不稳 。从德意志小公国的公主到俄国太子妃 , 从王后到女王 , 风风雨雨一路走来 , 勤勉好学的叶卡捷琳娜都能经得起磨砺 , 很快称职胜任 。 可谓步步为营 , 百炼成金 。 彼得三世一系列对内对外政策不得人心 , 尤为荒谬的是把七年战争胜利成果化为乌有 , 引起王公贵族和军队将士的强烈不满 , 一场宫廷政变把彼得赶下台 , 叶卡捷琳娜被拥戴为王 , 她远比整天摆弄玩具兵偶的丈夫靠谱、更有治国才能 , 俄罗斯需要明君贤臣来掌舵护航 。叶卡捷琳娜力排众议 , 既然上天安排她带领国民前行 , 那么她就要为众人的福祉挺身而出 , 应该冒这个风险!她知道因痘痂毒性大小、剂量是否适当和个体差异等复杂状况 , 接种有可能导致死亡 。 但她对来自英国的医学专家有信心 , 乐观开朗的神情似乎在告诉众人:放轻松 , 大可不必忧心忡忡 。倍感压力的迪姆斯戴勒想先咨询御医们的意见 , 叶卡捷琳娜认为不必要;他又请女王允许他在同龄妇女身上先进行试验 , 再一次被否决 。 迪姆斯戴勒表示责任重大 , 必须严谨 , 恳求女王等两个星期 , 好让他找一些俄国年轻人做测试 , 叶卡捷琳娜勉强答应 。 为防种痘失败 , 会殃及迪姆斯戴勒和儿子 , 叶卡捷琳娜私下准备了快马接力 , 接种后就护送他们父子安全出境 。康熙帝大力推广种痘术 , 福惠万民 。 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 , 俄国曾派人到中国学过人痘术 。 学成归来的人或许机缘不足、人微言轻 , 就鲜为人知地隐没在历史长河中 。 但只要对大多数国民抵御天花有利 , 叶卡捷琳娜就不会因噎废食 。 要改变人们任由迂腐观念蒙蔽而裹足不前的状态 , 一国之君带头种痘很有必要 , 大胆尝试的现身说法比什么都有说服力 。史载 , 叶卡捷琳娜曾发表演讲:“我的目标是 , 通过我的榜样 , 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种医术的价值 , 打消恐惧顾虑 , 使处于危险之中的子民们免于死亡 。 ”舆情哗然 , 民众震惊不已 。当英国医师的手术刀在叶卡捷琳娜的手臂上划了两下时 , 整个宫廷都似乎一颤 。 不少大臣替女王捏了一把汗 , 禁卫军官兵暗骂嘀咕:“那个英国江湖骗子要是让我们陛下毁了容 , 他和他的子孙将永远被诅咒!”更多的人开始默默祷告 。二十年前 , 纤秀的少女苏菲亚从气候宜人的普鲁士来到冰雪茫茫的俄罗斯 , 不仅放弃路德教、皈依了东正教、改名为叶卡捷琳娜 , 而且认真努力地学习俄语和宫廷礼仪 , 甚至夜深人静 , 侍女们都睡下了 , 她还在抱书苦读 。 不料 , 她却因此着凉 , 得了肺炎 。 高烧昏迷了十多天 , 采用放血疗法也无济于事 。 弥留之际生死头关 , 叶卡捷琳娜拒绝路德教牧师为她做临终祈祷 , 请求把教她东正教的神父老师找来 , 此举赢得了宫廷上下的一致好感 , 从此不再把她当异邦外人 , 而是可亲可信的自己人!一个月后叶卡捷琳娜便奇迹般地康复了 。整整九天过去 , 女王安然无恙 , 种痘成功了!!人们喜出望外 , 欢欣鼓舞 。 接着 , 叶卡捷琳娜的忠臣良将、儿子和其他王室成员纷纷竞相伸出胳膊进行免疫接种 。 不久 , 从医院到学校 , 从军队到弃婴收容所 , 疫苗推广开了 , 在俄罗斯蔓延的天花瘟疫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疫情消失后 , 叶卡捷琳娜再次邀请迪姆斯戴勒到圣彼得堡 , 封他们父子为男爵 , 并给予了丰厚的奖金 。叶卡捷琳娜不仅赢得民众的敬爱拥护 , 她的胆识魄力连政敌都佩服 。 俄罗斯的开明女王令西欧国家也刮目相看 。 伏尔泰赞叹:陛下给我们上了多么好的一课!叶卡捷琳娜微微一笑 , 表示自己做的不过是一个小女生也能为家人做的事 。一个凝聚民意、带领潮流的领袖 , 一位号令千军万马、叱诧风云的女王 , 必有其非凡的人格感召力 , 那是历经生死考验 , 危难中身先士卒的表率啊!在叶卡捷琳娜二世去世的1796年 , 英国乡村医生爱德华·琴纳(Adward Chinner , 1749年—1823年)发明了更安全有效的牛痘接种法 , 逐渐取代了人痘接种 。 现在的新生儿接种的是不含天花病毒的疫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