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人@疾控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十二时辰”

疾控人@疾控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十二时辰”
文章图片

在隔离病房待了一会儿 , 流调员的护目镜就起了雾气
疾控人@疾控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十二时辰”
文章图片

凌晨 , 流调员们仍然在工作
疾控人@疾控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十二时辰”
文章图片

在调查现场 , 武晶(右二)和李若曦(左二)向餐馆员工示范正确的口罩佩戴方式
在传染病防控中 , 流行病学调查(以下简称流调)至关重要 , 通过调查弄清感染来源 , 再将相关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 , 方可阻断病毒传播、控制疫情 。 眼下 ,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 北京疾控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员们几乎是在连轴转 , 对每个病例抽丝剥茧地进行调查 。 近日 , 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跟随北京市丰台区疾控中心的医学侦探们 , 体验了流行病学调查的十二时辰 。
3月4日8时30分 , 北京市丰台区疾控中心信息组收到一条消息:辖区内某医院上报一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 。 这名疑似患者姓张 , 是一家餐馆的厨师 。 接到任务后 , 流行病学调查员武晶和李若曦立即展开了调查工作:这个疑似病例具体症状如何?他是通过什么途径被感染的?他先后接触了哪些人……这个相对简单的病例 , 调查员们也用了几乎一整天的时间去调查 , 最终找出了16名密切接触者 。
9:00 前期准备
提前打电话沟通
为调查做好充分准备
有着10年疾控工作经验的武晶一袭黑衣、留着短发 , 显得十分干练 。 4日上午9时许 , 武晶收到了医院转来的患者临床诊断信息和专家会诊意见 。 随后 , 与患者电话沟通发病情况、打印患者的基本信息、准备纸笔和文件夹……这一连串的工作武晶几乎是一气呵成 。 没有人知道 , 此前她已经连续奋战了两天 , 前一晚更是只抽空睡了两个小时 。
此时 , 疑似患者张先生正在医院的隔离病房观察 , 医院已采样 , 即将把样本送至丰台区疾控中心进行检测 。 但考虑到这个疑似病例从事餐饮行业 , 存在一定的风险 , 武晶和李若曦决定先去一趟医院 , 与张先生当面沟通 。 在病房里待的时间越长 , 被感染的风险就越大 , 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也越大 。 于是 , 武晶提前拨通了张先生的电话 , 与他进行沟通 。
电话那头 , 张先生的语气显得有些焦虑:我应该不是这个病吧?核酸检测结果什么时候能出?会不会影响到餐馆生意?面对对方接连不断的发问 , 武晶轻柔地安抚着他的情绪:结果出来我们第一时间通知 , 您先踏踏实实休息 , 该吃饭吃饭 , 该睡觉睡觉 , 先别想这么多 。
麻烦您准备一下您店内员工的个人信息 , 我们下午会去现场看看 。 在武晶旁边 , 搭档李若曦正跟餐馆老板通电话 , 请对方准备好相关材料 。 许多人乍听到李若曦的名字时都以为这是个女生 , 其实他是个干净利索的帅哥 , 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丰台区疾控中心 , 如今也是有着7年工作经验的老将了 。
上午11点 , 去医院现场调查时要用的物资已经放在桌上:三个鼓鼓的双肩包里装满了防护服、护目镜、口罩、手套、鞋套……当天负责消毒接应的疾控工作人员是袁梦和郝文斐 , 清点好物资 , 一行人出发了 。
12:06 进入病房
询问病人配合默契
一个眼神就能够意会
与医生沟通、穿好防护服……抵达医院后 , 经过一系列准备 , 流调小分队在12时06分进入张先生所在的隔离病房 。
您好 , 我们是丰台区疾控中心的流调人员 。 现在感觉怎么样?有什么症状吗?李若曦和武晶走上前去 , 像拉家常一样 , 口气柔和地问起张先生的病情 。
我就是个炒菜的 , 胸前的疙瘩有点疼 。 张先生撩起衣服 , 将胸前的疙瘩展示给李若曦和武晶看 , 并表示自己是疙瘩疼了才来医院看病 。
有发烧吗?李若曦追问 。 没有 。 张先生摇摇头 。 有干咳、乏力吗?也没有 。
但大夫说您有干咳的情况 。 武晶根据临床诊断信息及时提醒 。 我就是上班炒菜的时候会呛到 。 张先生说 。
听到这个回答 , 李若曦稍稍加重了语气:一定要如实说哦 。 就是炒菜被呛到了 , 像这样 , 咳、咳、咳 。 说着 , 张先生特意咳嗽了几声 。
李若曦和武晶交换了一下眼神 , 对张先生说:您还是有点紧张 , 咱慢慢说 , 不着急 。
对 , 咱不紧张 , 接下来还会问您很多问题 , 细节比较多 , 您慢慢回忆 。 武晶立刻接过话茬儿安抚张先生 , 并开始询问他家里人的情况 , 让他放松下来 。
等张先生情绪稳定了些 , 武晶通过聊天式的询问 , 继续试探验证他的症状 , 确定发病时间 。 最后张先生坦承 , 他从过年前就开始有轻咳 。
12:55 走出病房
在49分钟时间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