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大流感再度来袭,我们如何应对?( 二 )

假如大流感再度来袭,我们如何应对?
1918年大流感此外 , 即使是发达国家 , 其卫生系统也可能被流行病拖到崩溃的边缘 , 甚至已然崩溃 。 与其他产业一样 , 医院已经提高了效率 , 成本也有所缩减——这也意味着医院实际上已不会有余力 。 因此 , 美国目前人均占有医院床位远少于1968年 。 (这令我回想起一次巡回推销图书时的亲身体验 。 当我到达堪萨斯城时 , 一场普通流感的爆发迫使8所医院关闭了急诊室 。 其他许多城市也发生了类似的事件 。 即便是最温和的爆发也对卫生系统加压甚重 。 )而在发展中国家 , 遇到这种情况 , 卫生系统就可能全盘瓦解 。类似地 , 美国拥有105000台呼吸机 , 其中3/4处于日常使用状态 。 在一般的流感季节 , 呼吸机的使用率会升至近100% 。 而在流感爆发期间 , 呼吸机自然是供不应求 。 这一问题和其他类似问题——如抗生素储备不足、继发性细菌感染 ,甚至注射针头的供给——都能轻易挑战自1918年以来的所有医学进展 。然而 , 死亡人数并不足以充分衡量流行病带来的影响 。 即使是很温和的流行病也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动荡 。正如明尼苏达大学的奥斯特霍姆(Michael Osterhom)所指出的 , 自1918年以来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这些变化也导致了新的社会问题 。最明显的变化莫过于国际贸易的扩张 。 2003年SARS的爆发虽然只是导致与中国部分地区的贸易瘫痪 , 然而由于产自中国的电脑芯片的量实在太大 , 所以SARS仍然影响到了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制造业 。 疾病流行将会严重破坏国际贸易 , 国内产业发生混乱尚属于较好状况 。社会行为也发生了改变 。 1957年 , 只有10%的人外出用餐 , 出售的食品种类中只有20%是易腐食物——新鲜蔬菜而非罐头食品 。 如今 , 已有38%的人外出用餐 , 食品种类中有48%是易腐食品 。 这些新习惯会对病毒传播及社会动荡程度产生影响 。与此同时 , 美国商业采用的“即时”仓储递送也意味着 , 如果一个供货商的众多工作人员因病休而无法运送某种关键货物 , 那么整个行业都有可能瘫痪 。 运输系统小小的异常——如铁路工人和机场的飞行控制人员患病——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混乱 。 甚至殡葬行业也无法幸免 。 在1968年 , 平均每副棺材出厂后5个月才会派上用场 , 而现在只要三周半 。 因此 , 流行病再怎么温和 , 也至少将再现1918年的恐怖情形之一——殡仪馆的棺材告罄 , 这一点几乎是肯定的了 。而这已是在温和的疾病流行中最乐观的景象了 。最坏的情况可能超乎想象 。 我们不需要以H5N1的超高死亡率来危言耸听 。 2003年荷兰爆发的H7N7禽流感已足够说明问题 。 该病毒出现于禽类养殖场 , 致使89人患病 , 其中1人死亡 。 89人中仅1人死亡 , 这听起来并不可怕 , 但一种新的流感病毒能够导致15%—40%的人病情严重到出现症状 , 这就很可怕了 。 它可能导致美国4400万—1.15亿人患病 。 仅在美国 , 超过1%的死亡率就能转化为 50万—130万人的死亡 。假如大流感再度来袭,我们如何应对?
唯一的好消息似乎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病毒学家不再相信H5N1会是下一个新的流行性病毒(如果它真的会衍生出下一次大流行的病毒 , 那么在适应将人类作为宿主后 , 它也会变得温和) 。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很多人——这个数目大大超过已经证实的感染病例数目——已经接触过这种病毒了 。 目前H5N1还不能轻易地从人传播到人 。 病毒学家认为 , 如果该病毒能够采用这种传播方式 , 那么它早就采用了 。但纵观历史 , 还没有哪个时期和今天一样 , 有如此多的人类和动物混居在一起 。 1968年 , 中国只有520万头猪、1230万只家禽 , 现在则有5.08亿头猪、130亿只家禽 。 而H5N1也在适应越来越多的动物 。03 我们对新的疾病流行准备得有多充分?我们对新的疾病流行准备得有多充分?当我写下这句话时 , 我们还没有准备好 。 毋宁说 , 完全没准备 。疫苗是不错的解决方案 , 但目前还仅限于理论阶段 。首先 , 从实际角度来看 , 要在新的流行性病毒出现之后的6个月内生产、分发、管理数以亿计乃至10亿或更多的疫苗制剂几乎是不可能的 。 要抵御新的病毒 , 很可能需要两倍的剂量 , 而非通常的剂量 。 所以甚至在最乐观的情况下 , 也要等到大流感的第二波散播开来 , 人们才可能拿到疫苗 。其次 , 现阶段疫苗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都远未达到最佳状况 。 这个问题在2004年就已得到充分证明:当时仅英国一个工厂发生污染 , 就导致美国的疫苗供应减少5000万份 , 几乎占了总量的一半 。最后 , 很有可能的情况是:面对新的疾病流行 , 在本国人口未全部得到防护之前 , 各国都不会允许自己的疫苗出口——而美国使用的所有疫苗中仅有一半是在国内生产的 。科学家已研发出若干种能够缩短病程、缓解病症的抗病毒药物 , 奥斯他韦(oseltamivir)效果尤其显著(尽管如此 , 奇怪的是尚不清楚该药物是否能降低死亡率) 。 更重要的是 , 在疾病流行时这些抗病毒药物还要起到预防作用 , 使服用过的人们不患病 , 这使得抗病毒药物在疫苗被生产出来之前的那段时间里显得尤为重要 。 美国与其他一些国家的政府已经开始——但也只是刚刚开始——储备奥斯他韦 , 可仅有一家制造商还不能满足需求 。 如果近期发生一次疾病流行 , 该药物将很快供不应求 。 而且 , 人们始终就病毒对奥斯他韦或其他任何药物产生抗性而心存忧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