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麒麟软件横空出世 中国操作系统新旗舰正式起航

天津麒麟和中标软件整合而成的麒麟软件横空出世
我国操作系统新旗舰正式起航
「操作系统」麒麟软件横空出世 中国操作系统新旗舰正式起航
文章图片

2019年12月6日 , 中国软件正式宣布整合天津麒麟和中标软件 , "冰火麒麟"合体 。 资料照片
当下 , 备受关注的国产操作系统的整合加快了步伐 。 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子")旗下中国软件近日发布的公告 , 中国软件的子公司天津麒麟换股收购子公司中标软件事项 , 按照协议约定 , 天津麒麟更名为麒麟软件有限公司(简称"麒麟软件") , 已办理完成相关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 并取得新的营业执照 。 至此 , 由天津麒麟和中标软件整合而成的麒麟软件工商手续业已完成 。
业内人士认为 , 麒麟软件的横空出世标志着我国操作系统新旗舰正式起航 。 种种迹象显示 , 相较于此前天津麒麟和中标软件的分立状态 , 整合后的麒麟软件会有诸多新变化、新思维、新布局和新优势 。 此番"冰火麒麟"的聚合碰撞必将迸发出无限精彩 , 良好的操作系统产业生态也将为国产计算机贡献"中国大脑" 。
"冰火麒麟"
合体打造操作系统"国家队"
据了解 , 中国电子旗下的天津麒麟和中标软件长期比肩而立 , 中标软件运营开发的"中标麒麟操作系统"和天津麒麟运营开发的"银河麒麟操作系统" , 是国内两款最主要的国产操作系统 。 两个操作系统的标识形象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里的瑞兽"麒麟" , 一只为红色 , 寓意为"火麒麟";一只为蓝色 , 寓意为"冰麒麟" 。
为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市场客户需求和建设网络强国战略需要 , 发挥中央企业在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 天津麒麟和中标软件于2019年12月强强整合 , 并于2020年2月完成更名、登记等相应的手续变更 。 麒麟软件旗下拥有的两大产品品牌--中标麒麟与银河麒麟 , 两者都拥有卓越的品牌积淀和优秀的市场口碑 , 应用遍及党政、国防、金融、电信、能源、交通、教育、医疗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各行各业 。
专家表示 , 此番"冰火麒麟"聚合碰撞 , 相得益彰 , 必将实现1+1>2的效果 。 一方面 , 核心竞争力互融提升 , 产品开发、适配迁移、市场推广、业务覆盖能力纵深横延 , 既能面向通用领域打造安全创新操作系统和相应解决方案 , 又能面向国防专用领域打造高安全高可靠操作系统和解决方案 , 现已形成了服务器操作系统、桌面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麒麟云等产品 , 能够同时支持鲲鹏、飞腾、龙芯、申威、兆芯、海光等主流国产CPU 。 另一方面 , 在科技创新、质量体系和创新能力上资源优势强强合并 , 继续发力 。 麒麟软件先后申请专利320余项 , 其中授权专利130余项 , 登记软件著作权340余项 , 主持和参与起草国家、行业、联盟技术标准30余项 ,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各类国家级、省部级和行业奖项400余个 , 并被授予"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等称号 。 并通过了CMMI5级评估 , 现有博士后工作站、省部级基础软件工程中心等 , 具有雄厚的科研能力和严格的管理规范 。 第三方面 , 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服务能力全栈提升 。 麒麟软件在天津、北京、上海、长沙、广州、太原、郑州、成都、西安、沈阳等地设有分支机构 , 服务网点遍布全国31个省会城市 。
【「操作系统」麒麟软件横空出世 中国操作系统新旗舰正式起航】促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的
率先替代
根据业内人士分析 , 目前我国网信领域的市场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位 , 仅次于美国 。 优势在于互联网应用和新一代信息技术 , 前者代表如扫码支付、网络购物 , 后者囊括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 。 相应地 , 我国在网信领域发展的过程中 , 也涌现出一批世界知名的互联网或信息技术类公司 。
但在优势背后 , 我国网信领域的短板同样醒目 , 首当其冲就是以操作系统为代表的基础软件领域 , 美国微软公司、谷歌公司、苹果公司的操作系统产品至今仍然控制着我国操作系统市场 。 新世纪以来 , 国内有多家国产操作系统企业努力前行 ,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 中标软件和天津麒麟成为头部企业 , 但规模也都不大 。 而网信领域的"大公司" , 都未曾重金投入到国产操作系统的研发中 。 深究国产操作系统"做的公司不大 , 大的公司不做"这一现象 , 不难发现 , 这是因操作系统研发技术难度高、资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市场特性导致 。 面对以为股东谋取利益为首要目标的一般企业 , 操作系统业务短期都难以满足其商业模式和盈利期望 , 也就不会得到长久的规模投入 。
中国电子多年来对所布局的中标软件、天津麒麟持续投入 , 此番将两家操作系统整合成麒麟软件 , 是顺应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需求、发挥中央企业在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主力军作用的战略举措 。 通过统筹规划 , 打造具有统一技术体系和生态环境的国产自主操作系统 , 屏蔽CPU架构体系差异 , 构建完善的应用生态 , 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 对促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的率先替代 , 有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