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这家人的战“疫”模式:疫情过後再团聚( 二 )


广东这家人的战“疫”模式:疫情过後再团聚

----广东这家人的战“疫”模式:疫情过後再团聚//----[ ]

  孙子潘崇哲在爷爷陪伴下给妈妈写信 。  受访者杨雨竹供图 摄

  作为这个大家庭的大家长 , 潘儒秀表示 , 当知道孩子们要奔赴疫情一线时 , 他觉得责无旁贷 。 “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 , 我就鼓励他们要把工作做好 , 坚守阵地 , 当然也要注意防护 。 ”

  潘儒秀说 , 能够照顾好孙子 , 让他妈妈安心在一线抗击疫情 , 也算是为抗疫出了一份力 。 “虽然我们都在倡导老有所依 , 老有所养 , 但我觉得也应该老有所为 , 老有所值 。 ”潘儒秀说 。

  潘儒秀的二儿媳黄洁影是汕尾市公安局民警 , 自从年初二起就开始轮流值班 , 需要在防疫检查站等地“露营” , 值班24小时後才能回家 。 她正在读高二的儿子潘崇德说:“那些天汕尾的天气刚好降温 , 外加下起了小雨 , 母亲通常值班後要等到第二天才能回家 , 我觉得她很辛苦 。 ”

  成长在医学氛围浓厚的家庭里 , 潘崇德希望能够考上医学院 , 在医学界有一番作为 。 “我从初一的时候就开始向往医生这个行业了 。 小时候我经常去外公的诊所里帮忙 ,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诊所墙壁上挂着一幅字:健康是人类的第一财富 。 ”受到这几个字的鼓舞 , 潘崇德开始对医学产生兴趣 。

  “我很佩服钟南山院士和其他医护人员的付出 , 面对这次疫情采取的措施也让世界见证到了中国力量 。 ”潘崇德说 , 医护人员们在一线抗疫 , 虽然存在着被感染的风险 , 但在他眼里 , 他看到的是医生肩上的责任与担当 , 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 这也更加坚定了潘崇德学医的决心 。

  伯父潘逸航对潘崇德的医学梦很是支援 。 疫情发生後 , 潘逸航所在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仅用了两周时间 , 就在元宵节前建起了深圳首个新冠肺炎临时留观病区 。 潘崇德说 , 伯父永不言弃的进取精神也一直影响着自己 。 “伯父读书时每天除了上医学专业课 , 课余时间自己加班加点学习外语 , 为下一阶段的医学深造做好准备 。 虽然这个过程很辛苦 , 但伯父还是坚持下来 , 并且拿到全额奖学金 , 在美国取得了医学博士学位 。 他对医学和梦想的执着一直激励着我 。 ”

  抗疫 , 让年轻的“潘崇哲”“潘崇德”们在快速长大 。 或许 , 正是因为这场疫情 , 中国日後会出现更多的“钟南山” , 更多的“李兰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