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战疫一线,他们让党旗更加高扬

患者@战疫一线,他们让党旗更加高扬
文章图片

专家党员突击队在研究会诊疑难问题 , 左起曹国强、李琦、陈萍、毛青、任小宝、杨仕明 。 张旭航 摄
深夜 , 火神山医院依然灯火通明 , 这里是与病毒决战、与时间赛跑的战"疫"前沿阵地 。
疫情不退 , 我们不退 。 除夕出征的白衣战士已经连续奋战一个多月 , 仍然奋勇向前 。
他们之中 , "专家党员突击队"格外引人注目 。 他们是来自陆军军医大学的毛青、李琦、杨仕明、曹国强、任小宝、陈萍 。 他们平均年龄超过54岁 , 党龄最短的也有28年 , 都是各自领域的权威专家 , 都是自战"疫"发起之时就冲在最前线的无畏战士 。
"一个党员一面旗 。 "战疫一线 , 6名老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勇挑重担、敢打硬仗 , 立起了党员的标杆 , 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 。
患者@战疫一线,他们让党旗更加高扬
文章图片

李琦(右一)在"红区"查房 。 高涛 摄
有一种冲锋 , 叫背着呼吸机上"战场"
"放心吧 , 我已经回到宾馆 , 睡一觉就好了 。 "
午夜 , 火神山医院一科一病区主任李琦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 为新收治的患者制定治疗方案 。
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到"红区"查房、召开科室例会、参加重症患者会诊……一整天满负荷的工作下来 , 已经55岁、患有严重呼吸睡眠障碍的李琦有些吃不消 , 血压飙升到180 。 妻子打来电话叮嘱他注意休息 , 他迫不得已撒了个"善意的谎言" 。
身为医疗专家的李琦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很清楚 , 出征之时 , 他在背囊里装上了便携式呼吸机 。 可一旦投入战"疫" , 他就什么也顾不上了 , 拼了命地往前冲 。
与李琦一样拼命的 , 还有大他一岁的传染病专家毛青 。 医院要扩大收容量成立新的综合科 , 身兼医院专家组、感控组副组长的他主动请缨去当科主任;接诊的病人下肢瘫痪下不了救护车 , 他不顾髋关节的伤痛第一个冲上去把病人抱下来……
"党员、军人、医生 , 任何一个身份都决定了我必须毫不迟疑地往前冲!"毛青的话 , 道出了专家党员突击队每个人的心声 。
患者@战疫一线,他们让党旗更加高扬
文章图片

杨仕明在"红区"查看患者病情 。 高涛 摄
专家杨仕明 , 还多了一个特殊的身份 。
"等东湖的樱花开了 , 我们约起过早哈!"不论是金银潭还是火神山 , 只要操着一口地道武汉话的杨仕明教授出现在病房里 , 患者们就会倍感亲切 , 倍增信心 。
一个多月来 , 这位"军医中的武汉伢子" , 每天都会出现在"红区"查房、问诊 。 防护服隔离病毒不隔离爱 , 杨仕明把对家乡父老的爱 , 化作治病救人的无穷动力 。 患者看在眼里 , 记在心上 。
可患者不知道的是 , 杨教授的母亲就在武汉 , 老人家甚至到现在仍不知道儿子就在战"疫"前线 。
与采访人员谈及这个话题时 , 杨仕明满脸歉疚 , 久久地望向长江对岸的万家灯火 。 虽只一江之隔 , 但他唯有把对母亲的深深挂念埋在心里 , 把治病救人的如山使命扛在肩头 。
专家党员突击队的忘我冲锋 , 不只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场 。 从抗击"非典"到防控禽流感 , 从援利抗埃到抗震救灾 , 哪里有病患 , 哪里就是他们的战场 , 哪里就有他们逆行的身影 。
金银潭没有潭 , 鱼水之情深于潭 。 火神山不是山 , 生命之托重于山 。 从金银潭到火神山 , 专家党员突击队时时当先锋 , 处处打头阵 , 他们像高扬的战旗 , 引领感召队员们舍生忘死、连续奋战 , 冲锋陷阵、决战"疫"魔 。
患者@战疫一线,他们让党旗更加高扬
文章图片

曹国强和护士一起帮助患者吃饭 。 高涛 摄
有一种权威 , 叫疑难问题"一锤定音"
金银潭医院 , 一位重症患者的病情牵动着医护人员的心 。
一次 , 火神山医院专家组组长徐迪雄组织专家会诊 , 一位患者的CT影像显示 , 肺部几乎全白 。 主治医生焦急万分 , 建议立即增加抗病毒药物 , 进行输液治疗 。
"且慢!"参加会诊的曹国强教授盯着CT影像 , 语气坚定地说 , "这影像与新冠肺炎的典型表现有着细微差别 , 我认为 , 很可能是胸腔积液造成的 。 患者患有严重的心衰 , 大量输液可能有风险……"
【患者@战疫一线,他们让党旗更加高扬】患者@战疫一线,他们让党旗更加高扬
文章图片

毛青正在病房与患者交流 。 高涛 摄
毛青、任小宝、杨仕明等几位专家经过认真的讨论 , 对曹国强的看法都表示支持 。
按照专家们的意见 , 主治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从纠治心功能不全入手展开救治 。 3天之后 , CT影像显示 , 患者肺部病灶大部分都消失了 , 由重症转为轻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