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我在乎的,是那些普通人散发出的“微光”( 二 )


我们和翅膀聊了聊微光 , 以及她和用户的故事 。
《新商业情报NBT》:做微光的初衷是什么?
翅膀:以前刷各个弹幕网站的时候 , 经常能看到一些“有人在吗?”、“X分钟前”、“XX个在线的小伙位们你们好呀”、“前面说XXX的别走”等诸如此类的弹幕 。
在弹幕网站的WEB版上 , 左下角会显示有几个人在看 , 有时候在深夜的时候 , 看着那孤零零的“2人在看”时 , 我经常很好奇 , 那个和我一样不睡熬夜看这个一点也不火的东西的人 , 究竟是谁 。 想和他随便聊两句这样的心情 , 成了我做微光的初衷 。
在视频网站的弹幕里面 , 你无法回溯发布弹幕的人并与他进行实时互动 。 但是在微光 , 用户可以知道此时此刻的跟自己一起的人是谁 。
《新商业情报NBT》:微光的用户是些什么样的人?
翅膀:都是年龄大概在18到25之间的年轻人 , 你我身边最普通的普通人 。 他们可能不具备太多社交的优势 , 不是网红 , 也不会编写动人的情话 , 也没有特别的技能 , 但是他们是真诚的 , 活生生的人 , 他们渴望得到陪伴和认同 , 哪怕只来自于一个人 。 那对他来说 , 也别具意义 。
而现在几乎所有的社交媒体 , 都在关注那些能生产内容的头部用户 。 用户在其它的社交平台 , 要么被迫贡献隐私资料换取社交机会 , 要么需要生产高质量的内容来展示自己“有趣的灵魂” , 然而这些对于只想找人聊聊天打发时间的普通人来说 , 无异于增加了一道极高的门槛 。
普通人在所有的社交平台上都是失落的 。
所有的平台都关注能生产内容的头部用户 , 需要人们贡献隐私 , 向他们推荐热门内容 , 这些对于普通人来说要求都好高 。 没人关心他们是不是真的有人陪 , 是不是真的能交到朋友 , 能获得爱情 。 而微光关注的是这些在现有社交平台上失落的普通人 。 我们希望为他们提供一种自然轻松的相处方式 , 让每个人都能更容易的交到朋友 , 获得快乐 。
给APP起名为“微光” , 是因为联想到晚上一个人在黑暗的房间里 , 躺着拿着手机 , 从屏幕里透出的微弱光线 , 也像黑夜中有光从一栋楼的一些窗户里透出 , 让你知道里边有人 。 我们希望微光与微光相遇 , 让普通人彼此之间的陪伴产生价值 。
《新商业情报NBT》:微光的功能板块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 基于怎样的考虑?
翅膀:一开始 , 微光只有随机匹配的功能 , 后来我们意识到熟人互动的需求也很强烈 , 就进一步开通了邀请功能 , 可以让用户邀请好友一起看 。
『微光』我在乎的,是那些普通人散发出的“微光”
本文插图
然后我们增加了创建房间的功能 , 让用户可以通过自主分享部分视频网站的免费内容链接 , 来寻找同样对这个内容感兴趣的人 。 这样也是为了让用户的陪伴需求有一个更为实际的载体对外呈现 , 这个载体就是房间 。
后来又增加了连麦功能 , 为了让女性用户不被恶意骚扰 , 我们限定1V1的连麦必须是好友之间才能发起 , 也是为了让声音只是成为一种沟通手段 , 而非交友前提 。
后续增加的动态广场 , 是为了给实时互动的社交场景 , 添加非实时的补充场景 , 主要是为了给用户成为好友后的后续关系维护提供支撑 。
扩充的“一起听”、“一起聊”、“一起???”和“一起玩”也都是为了让用户有更多种玩法 , 更快地找到有相同目的的玩伴 。
《新商业情报NBT》:您觉得微光现在做的这件事情是有壁垒的吗?假如视频网站增加类似的互动功能 , 或有其他的产品出现 , 是否会对微光产生影响?
翅膀:视频平台关注的焦点是内容 , 微光关注的人与人的关系 。 目前视频平台催生的关系是很脆弱的 , 发布者与观看者之间不是一种互相关注的状态 。 在这些社区里 , 是一种对KOL、对内容的渴求 。 内容的生产者是最重要的 , 但是观看者不重要 。 而微光的用户渴求的是人 , 是一种更契约化 , 更牢固的关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