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已有百人感染新冠肺炎15人死亡

去年已有百人感染新冠肺炎15人死亡 专家:新发传染病不能用直报系统来源:中国新闻周刊昨天我要分享“是公共卫生系统出问题了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家曾光表示 , “不是流行学调查没调查好 , 也不是病毒不该研究 , 也不是不该发论文 。 这些信息都报上去了 , 怎么及时转化成防控行动?现在的新冠疫情防控 , 还不是一个应急的战时体制 , 就像打仗 , 有情报部、参谋部、司令部 , 情报信息迅速到参谋部去研判 , 参谋部给出建议以后 , 司令部马上就拍板 , 应该是这么一个体制 。 ”去年已有百人感染新冠肺炎15人死亡
2月6日下午 , 一辆运送医疗设备和工作人员的车辆抵达武汉火神山医院 。 摄影/长江日报 陈卓疫情防控的决策路径本刊采访人员/彭丹妮 李想俣1月8日晚 , 作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首席流行病学家 , 曾光突然接到国家卫健委通知 , 要求他尽快去一趟武汉 。 次日早上7点 , 他就坐上了从北京飞往武汉的飞机 。因在武汉只待了一天 , 曾光没有参与现场调查 。 在地方给包括他在内的专家的汇报中 , 他听到的是武汉市已经隔离了多少人 , 密切接触者中没有出现感染者 , 感染者病症不是太重 , 和季节性流感差不多……“我们得到的都是这样的信息 。 ”在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起那次经历时 , 曾光拍着桌子问 , “那时我哪知道还有个李文亮 , 还有张继先?”即便是基于这样的信息 , 出于SARS时期的经验 , 曾光还是建议当地要把感染者完全隔离 , 疑似病人不但要收治进医院 , 还要一人一个单间 , 密切接触者要集中隔离 , 这是防控要点 。 但在当时 , 武汉并没有采纳这样的措施 。距曾光的武汉之行一个半月之后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呈蔓延全球之势 。2月23日 , 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副院长江帆等人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杂志发表了评述文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的思考》 。 文章指出 , 值得肯定的是, 此次疫情发生后, 科技工作者快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 , 并公布其基因序列 , 研发诊断试剂盒, 并及时向世界公布 , 获得了包括WHO在内的国内外各方的好评 。 在疫情关键时期 ,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有力应对 , 并及时听取专家意见 , 果断采取措施 , 防止疫情输入、扩散和传播 。 但是 , 我们必须反思疫情初期的应对策略 。曾光说 , 流行病学是疾病预防控制的基本专业支持 , 它主要包括疾病监测、疫情报告、现场调查 , 以及公共卫生决策 。 曾光把流行病学看作一门“情报工作” 。 但现在 , 他感到专业人士与决策者之间的沟通渠道还不通畅 , 公共卫生信息难以转化为及时、有效的决策 。 多位专家指出 , 回溯此次疫情 , 尤其是早期阶段 , 在监测、锁定传染源等环节 , 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还有许多可提升的空间 。“首先要觉察到异样”在曾光去武汉的时候 , 国家卫健委还派出了第二批专家组于1月8日抵汉 , 在当地调查指导防疫工作 , 直到1月15日 。 一位专家组成员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说 , 当时 , 当地提供给专家组的资料有限 , 很难判断出病毒有没有人传人的能力 。 他回忆说 , 1月11日 , 湖北省与武汉市两级卫健委在与国家卫健委专家组召开会议时 , 还曾提供了一份人数有100多人的疑似病例名单 。 专家组曾一致建议 , 两级卫健委应向社会公布疑似病例情况 。 但在12日 , 武汉市卫健委的通报只重复了前日通报过的41例确诊病例 , 并未公布疑似病例情况 。 对此 , 他们也很意外 。临床医生被感染 , 是疾病人传人的敏感信号 。 据后来的媒体报道 , 1月1日至11日 , 武汉已有7名医务人员感染 。 其中 , 武汉同济医院医生陆俊于1月7日就确诊了新冠肺炎 , 在1月17日之前 , 一直在本院治疗 。 上述专家直言 , 当时 , 他们也走访了武汉同济 , 却没有人向他们提及该院医务人员的感染情况 。中科院院士陈国强等人撰文指出 , 此次疫情发生早期, 临床医生从个案诊治中已经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及人传人的可能性 , 但是却没有一支专业高效的公共卫生队伍能够在第一时间深入现场 , 进行细致、缜密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及时确诊问题 。很多人都在质疑“非典”之后建立的覆盖全国的传染病直报系统为何没有发挥作用 。 对此 , 江苏省预防医学会会长、原江苏省疾控中心主任、省卫生厅副厅长汪华向《中国新闻周刊》指出 , “实际上 , 这个直报系统并不负责发现新发传染病 。 ”针对新发传染病 , 2004年12月 , 中国对《传染病防治法》进行了修订 , 在需要上报的传染病范围一项 , 增加了“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内容 。 新发传染病可以通过直报系统下的子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上报 。 但问题是只有首先定义了什么样的情况算公共卫生事件 , 才能上报 。 对此 ,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国家CDC首任主任李立明指出 , 修订后的《传染病防治法》对这些新发传染病只有一句话 , “就是说要报告 , 但是怎么报告没有明确的规定 。 ”所以 , 1月20日国家规定新冠病毒肺炎为“乙类传染病 , 按甲类管理”之后 , 每天就开始报告了 。 李立明说 , “在这之前 , 没有定性它是一个什么病、危害性如何 , 需要有专家评估与卫生行政部门决策的过程 。 ”而根据国家CDC官网消息 , 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对新冠肺炎作为法定传染病的动态监测功能是2020年1月24日才上线的 。陈国强等人指出 , 早在2011年 , 中国CDC与美国CDC相关专家就已经撰文 , 在总结 2003年SARS以来中国防控新发传染病能力建设取得的成绩的同时 , 更提出了中国在新发传染病侦测能力上的显著差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