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财政货币政策如何协调运行、精准施策

作者:谭浩俊 疫情发生以来 , 中央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 , 研究防疫情与稳增长工作 , 明确不同时段的重点工作、重点任务 , 提出新的要求、新的目标 。 明确当前的政策思路为既要防疫情也要稳增长 , 要坚持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 针对疫情带来的影响 , 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 特别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 充分体现出协同发力、共同作用的特点 。

疫情之下,财政货币政策如何协调运行、精准施策

随着疫情防控效果的逐步显现 , 新增病例、尤其是重症病例明显减少 , 疫情拐点即将到来 , 如何积极有效地协调好防疫情与稳增长的关系 , 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 是各级需要认真面对并切实加以解决的问题 。 因为 ,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已经比较明显 , 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缩小影响范围、减少影响造成的损失 , 尤其不能拉长影响时间 , 是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 也是难题 。 就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运用来看 , 我们认为 , 也要依据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 , 有所侧重、有所偏向 , 形成更加协调的运行机制 。 如果不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 可能会影响调控和支持的效果 。 基本的设想是 , 疫情防控的初期 , 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 , 重点都是疫情防控 , 包括疫情防控物资的生产、供应和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经费保障、新的医疗机构的加速建设、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与供应、市场的稳定等 。 因此 , 信贷资金的投放、财政资金的拨付、相关政策的衔接等 , 都主要指向疫情防控 。 但是 , 在疫情总体已经得到基本控制 , 继续大范围蔓延的可能已经被消除 , 企业需要复工复产、经济面临新的压力、中小企业困难加剧的情况下 ,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关系 , 也应当有所调整 , 而不应当都把重点放在疫情防控方面 。 具体的做法应当是 , 财政政策更加注重疫情防控 , 货币政策则更加重视稳定经济增长 。 为什么要财政更加注重疫情防控呢?这里有一个时间差问题 , 那就是企业复工复产没有那么快 , 税收等的形成也不会那么明显 。 因此 , 就财政政策而言 , 只要在税收的缴纳时间上给予企业一定宽松就行 。 至于给企业直接的资金支持 , 按照目前财政的实际情况 , 预计也没有这个能力 。 各地能够提供给稳增长的财政政策 , 也就是近年来一直在提供的给小微企业减免税 。 疫情之下 , 也无法给出更多更宽松的财政政策 , 也不应当给予太多的财政政策 。 小微企业的复工复产 , 也不会那么快 。

疫情之下,财政货币政策如何协调运行、精准施策

稳增长的着力点 , 应当放在货币政策的提供上 , 也就是给中小微企业更多的信贷资金支持 , 不仅量上要充分满足 , 质上也要充分体现 , 那就是融资成本必须切实降下来 , 而不是明降暗不降 。 如果能够在信贷资金支持上给予中小微企业更大的空间 , 那么 , 绝大多数企业就都能渡过难关 。 所以 , 货币政策在这个时段应当更多的关注和重视稳增长工作 。 毕竟 , 给予疫情防控的货币政策已经基本到位 , 再扩大也就有可能形成政策资源浪费 。 而此刻 , 面对大量企业需要复工复产 , 最紧迫的就是货币政策能够紧跟 , 信贷资源能够有效利用、合理利用、科学利用 。 而一旦疫情得到全面控制 , 除了极少数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需要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运行、突出重点之外 , 其他地区都要重新回到货币、财政政策的并驾齐驱、协调运行上 , 财政也要投入更多的力量支持稳增长工作 。 而此时 , 企业复工复产也基本到位 , 需要支持的方面也会越来越多 。 特别是中小微企业 , 需要在税收、财政贴息、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 , 得到财政政策的更多支持与帮助 。 也就是说 , 宽财政必须更多体现到稳定经济增长方面 , 而不再是防疫情 。 由此 , 也能有效减轻货币政策稳健的压力 。 不然 , 就会让货币政策滑向宽松 。 显然 , 目前的市场还承受不了宽松的货币政策 , 通货膨胀压力也需要货币政策更加稳健与稳定 , 需要货币政策能够有收有放 。 特别是房地产企业等 , 决不能因为疫情等而向其大开方便之门 。 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 一些地方出台的救房企政策 , 还是或多或少地存在放松楼市调控的倾向的 ,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 对房地产企业 , 只能救急 , 而不能救穷 。 更何况 , 房地产企业原本就不穷 , 而是因为死杠房价 , 显示出穷的样子 。 疫情过后最需要政策滋润的 , 就是实体企业、尤其是制造业和面广量大的中小微企业 。 当然 , 疫情过后 , 如何在政策上更加突出对疫情严重地区的支持和帮助 , 也是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 要知道 , 武汉等地的经济 , 会在疫情中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 迫切需要在政策上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 。 尤其是信贷资金和融资成本 , 会成为今后这些地区最急需、最重要的政策手段 。 因此 , 金融机构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 给予疫情严重地区最大力度和最优惠的支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