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你可能不只属于一家公司了 。 最近 , 以盒马、沃尔玛、京东、苏宁等巨头为代表的一些企业推出的“共享员工”模式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 据悉自2月3日盒马率先实施“共享员工”模式以来 , 在短短十几天内 , “共享员工”模式已从商超与餐饮业发展到了物流和制造业 , 从一线城市扩展到了二三线城市 。 可以看出 , 在这场全民抗击病毒的斗争背后 , 企业之间的生存竞争也在争分夺秒的进行着 。 疫情成“共享员工”催生剂 “共享经济”在近几年起起伏伏 , 它出现的最重要意义之一就是盘活了市场上的存量供给 。 这些年 , 市场上陆续出现了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民宿、共享充电宝等共享经济 。 那么“人”能不能被共享呢?答案是当然“能” 。 2月3日 , 在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盒马鲜生超市公开宣布接纳云海肴、青年餐厅(北京)的员工到盒马各地门店工作 , 并“喊话”其他餐饮企业 , 发出“招工令”以来 。 “共享员工”模式在业界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 次日 , 生鲜传奇、沃尔玛、金虎便利等多家公司相继发出了“共享员工”的邀请 , 欢迎暂时歇业的员工前去“上班” 。 在之后的连续几天中 , 京东7FRESH、阿里本地生活服务、苏宁、联想等企业也纷纷邀请 , 因疫情冲击 , 工作受到短暂影响的人群前去“上班” 。 而且就目前来看 , 这种“共享员工”模式正在向多个行业延展 。 其实 , 早在盒马鲜生推出“共享员工”以前 , 国内一些行业已经开始尝试了这种新型的用工模式 。 如2017年8月 , 中保协就联合多家险企、蚂蚁金服、滴滴出行等成立了理赔服务共享平台 , 催生出了一种叫“共享查勘员”的岗位 。 并且在未来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兼职的保险查勘员 。 2018年1月 , 美团、UU跑腿、邻趣、快服务、闪送等公司则共同建立了共享配送联盟 。 联盟内的“共享配送员”可以利用闲暇时间按照自己的意愿 , 承接任一或者多个平台的订单配送工作 , 且这些“共享配送员”与平台之间不存在任何正式雇佣关系 。 只不过这些尝试 , 在业界并没有引发关注 , 也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 。 而在今年严峻疫情影响 , 一些企业出现“失业”现象 , 一些则出现“用工荒”现象 , 所以这“共享员工”的模式正好将两者进行了互补 。 不过 , 在这一“模式”出现的过程中 , 也不得不说疫情确确实实是起到了“催生”的作用 。 “共享员工”模式何以能奏效 疫情冲击下 , 国内餐饮业遭到了这个春节最为强劲的“寒流” 。 在12日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显示 , 疫情期间78%的餐饮企业营业收入损失达100%以上 。 仅春节期间 , 疫情已对餐饮行业零售额造成了5000亿元左右的损失 。 “倘若疫情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有效控制 , 西贝账上的现金撑不过三个月 。 ”国内最大的餐饮集团之一 , 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曾担忧的说 。 反之 , 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盒马鲜生超市为代表的线上大型商超等零售业又出现了“用工荒” , 员工缺口达几千人的现象 。 据悉在春节期间 , 美团买菜北京地区的日均订单量为节前的2-3倍 , 并呈现持续上涨趋势 。 蔬菜、粮油副食、水果、肉禽蛋、海鲜水产等品类需求量较大 , 日均销量占比超过60% , 其中 , 蔬菜销量增长最为迅速 。 此外 , 针对盒马鲜生、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买菜APP出现的“一菜难求”“配送太慢”等现状 , 大量用户的吐槽则充斥在猫投诉、21CN聚投诉等投诉平台上 。 所以 , 在此背景下 , 盒马提出向餐饮企业“借调”待岗员工的想法并付诸实践 , 2月3日发出第一封“招工令”喊话餐饮企业 , 业界将这种做法称为“共享员工” 。 短短几日 , 盒马从32家企业“借兵”1800余人 。 这一举动不仅让人们看到了互联网企业的强大效率和整合力量 , 也让一些正遭受“寒流”肆虐的企业看到了一丝希望 。 因此 , 继盒马之后 , 沃尔玛、生鲜传奇、京东、苏宁、联想等企业也相继跟进 。 还有一些企业 , 如云海肴还调整战略 , 探索线上活动 , 联合各大品牌组成“外卖安心联盟”提供高品质餐食、原材料、新鲜食材以及半成品等 。 这种“抱团取暖 , 灵活自救”的方式 , 让一些企业站在了一起 , 实行“跨界”合作 。 据悉 , 至2月10日 , 已有32家企业的1800余人加入盒马 , 京东旗下7FRESH已接纳10余家餐饮企业员工到到岗工作 。 而且 , 中国饭店协会也发文向各餐饮企业推荐“共享用工帮扶计划” , 至此这种灵活的短期用工方式也开始了多渠道的推广应用 。 一时兴起 , 还是未来大趋势? 对于在这次疫情中兴起的“共享员工”模式 , 目前来看 , 在业界有两种不同的声音 。 一种认为“共享员工”只是非常时期诞生的新的共享经济模式 , 是一种企业与企业之间自行调配人力资源 , 解决特殊时期的问题的方式 , 是一种应急措施 , 并不会成为未来的用工趋势 。 而另一种声音则认为 ,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演绎 , 一些新经济、新行业、新模式、新物种都有可能出现 , 此次出现的“共享员工”模式 , 不仅是一种应急措施 , 更是未来用工的趋势 。 笔者也赞成第二种声音 , 认为这种模式会成为未来用的趋势 , 但实施方式会产生变化 。 原因如下: 其一 , 有市场 。 上文提到过在这次“共享员工”模式出现以前 , 2017年、2018年国内一些企业之间就已经互相合作 , 催生出了像“共享查勘员”、“共享配送员”等这样的岗位 , 这说明在国内还是有这方面的市场需求的 。 只要有市场 , 那么肯定会出现满足这种市场需求的“服务” 。 而且 , 在此次疫情影响下 , 市场已经给“共享员工”这一“新事物”撕出了一条口子 , 为其之后的发展 , 奠定了不错的基础 。 其二 , 有观念 。 近年来 , “共享”观念可以说是深入人心 , 这也是在遭遇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鹅”后 , “共享员工”能够迅速形成的直接原因 。 并且随着“共享单车”“共享民宿”“共享医疗”等的普及 , “人”是否可以服务于“共享经济”也成为了近年不断被讨论的话题 。 而这次特殊时期的员工共享 , 也正好为这一讨论给出了答案 , 当然也为其后续的发展产生一定积极影响 。 其三 , 有经验 。 其实 , 这种“共享员工”模式在一些国家已经比较流行 , 叫做“灵活用工” , 是企业之间自行调配人力资源 , 以解决遇到的某些问题 。 不但能够合理调动人力资源、避免人力资源短时间过剩 , 还能实现合作企业、员工三方的共赢 , 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 这说明在未来继续实行“共享员工”这一模式时 , 不但有国内共享经济的经验可以借鉴 , 也有国外“灵活用工”这一模式的经验借鉴 。 同时这也是未来“共享员工”成为用工大趋势的另一优势 。 但是也可以肯定的是 , 在未来“共享员工”的出现在不会是以企业之间互相合作 , 缔结条约的形式出现 , 而是以第三方公司来调配企业之间的用工需求的方式出现 。 结语 非常时期 , 有非常机会 。 17年前的非典时期 , 京东、阿里等逆市而起 , 这次疫情对一些行业来说 , 同样将是一次新的机遇 。 有业内认为 ,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 , 一些新经济、新行业、新模式、新物种都可能正在酝酿中 。 而“共享员工”或许只是一个缩影 。 目前 , 防疫阻击战尚未结束 , 线上零售业将继续承担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的责任 , “共享模式”也将继续在疫情期间发挥自己的作用 。 面对还在蔓延的疫情 , 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充满信心 , 也期望疫情早点结束 , 一切都更加美好 。 文/刘旷公众号 , ID:liukuang110
推荐阅读
-
-
汉宏智能|总工程师开讲啦!如何搭建智慧工厂的系统架构?
-
考上了清华、复旦、北外,但这些“贵州考生”因违规被取消学籍
-
贝鲁特|贝鲁特大爆炸后,黎巴嫩总统:政府已经辞职,我不可能再辞
-
宁德时代|电动车补能市场迎大变局!万亿宁王入场 请吃“巧克力”
-
-
广东汕尾碣石摩托车市场~~摩托车里的碣石是什么意思?
-
【银耳】五月,不吃肉也要吃它,铁是菠菜的20倍,还清肠刮油,拌一拌就好
-
-
陈奕迅欲来广州开演唱会却无歌可唱,网友纷纷希望对他网开一面
-
海陆空天惯性世界|俄罗斯警告:美国页岩油都破产了,白俄罗斯力推本国石油开采项目
-
-
-
-
吃鸡游戏|“吃鸡”猝不及防!没有任何提示,商城有1个道具倒计时2天下架!
-
一起读历史|黄永胜出任志愿军副司令,为什么临时被换?,1950年
-
-
我从最开始对身边的朋友说话比较损到现在更倾向于说别人比较喜欢听的话,是不是我变得虚伪了
-
罗本|主帅:罗本复出首秀得再等等,他目标是首轮出战埃因霍温
-
敏感肌肤|抗敏护肤品有哪些品牌好 修复敏感肌肤的大品牌护肤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