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灾难”爆发,九位最顶尖投资大师这么自救
1969年11月 , 巴菲特决定退休 。 这个念头在他脑子里差不多盘旋了一年 。 年初开始 , 即将“四十不惑”的巴菲特就给自己关了“禁闭” 。 美国奥马哈市基维特大厦8层 , 每天早上他走进办公室 , 挂上帽子 , 便立刻与门外隔绝 。 即便妻子苏珊造访 , 也会被秘书拒之门外 。 只有他想联系芒格的时候 , 才会探出门外说一句 , “帮我连线查理” 。 一、二次世界大战阵亡将士纪念日前后 , 巴菲特写信给合伙人 , 正式宣布逐步关闭合伙公司、清空股票 。 这个让投资界瞠目结舌的决定 , 直到两年后才被人理解 。 1971年底 , 金本位制被废除 , 油价暴涨 , 通货膨胀严重 , 物价飞升 , 以“漂亮50”带动的美国牛市崩盘 。 20世纪第二次经济大崩溃爆发 。 以这样一种方式 , 过去100年来九位最杰出的投资大师被拴在一起 , 开始各谋出路 。 01 “清仓”与“股转债” 巴菲特把自己“关起来”之前 , 几乎经历了连续10年的事业上升期 。 1961年 , 巴菲特有限责任合伙公司的投资回报率为46% , 同期道琼斯指数是22% 。 1967年 , 巴菲特合伙公司的收益率达36% , 比同期道琼斯指数高出17个百分点 。
然而这中间 , 市场和巴菲特的情绪在两极分化 。 1966年2月9日 , 道琼斯指数神话般突破1000点 。 当时 , 50只大盘蓝筹股被无条件热捧 , 包括麦当劳、可口可乐、通用电气、陶氏化学、美国运通、IBM、宝丽来等等 。 这些名头响亮的宠儿被称为“漂亮50” 。
但巴菲特对华尔街此时的狂欢颇为迷惑 , 甚至不满 , “(这些投资经理)手里拿着一堆鱼龙混杂的股票 , 又想实现出色的业绩 , 这是不可能的 。 ” 20世纪60年代 , 各种酒会上的人们自然而时髦地聊起股票;家庭主妇拥有自己的股票经纪人;股票成交量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做短线操作…… 巴菲特说自己看不懂那些热门的半导体和集成电路 , 甚至“并不比对某些动物的交配习惯了解得多” 。 他办公室里最显眼的是父亲霍华德·巴菲特的肖像 , 门外悬挂着一张1929年大崩盘的剪报 。 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 , 除了刚重仓的“美国运通”(后又被清仓) , 巴菲特的投资组合简直跟这些相框一样古老 , 都是比如百货公司、服装连锁公司这样老牌的零售企业 。 他告诉合伙人 , 他正在放慢速度 , 因为市场上已经没有价格合适的股票了 , 更不要提便宜到没人要的“烟蒂股” 。 同时 , 他在公司定了两个明确的限制标准: 1、不看对他而言技术太难懂的公司 , 比如半导体和集成电路; 2、即使一家公司预期盈利可观 , 如果管理层不令人满意 , 不采取行动 。 严格限制下 , 巴菲特“出手”的空间越来越小 , 直至1969年全身而退 。 巴菲特在焦虑 , 但市场在狂欢 。 1968年 , 在“漂亮50”的带动下 , 大盘的日平均成交量高达1300万股 , 比1967年的高峰纪录还高出30% 。 市场里一半的基金管理人和经纪人在这个行业工作的年限不超过7年 。 换句话说 , 这是一代没有“大萧条”记忆的年轻人 。 而经历过萧条时期的那一代人 , 很多都没再碰过股票 。 到1972年 , 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的保险公司有价值1.01亿美元的资产 , 其中只有1700万美元是股票投资 , 其余都是巴菲特的债券投资 。 直至1973-1974年 , 美国股票市场持续萎靡 , 但巴菲特忽然“支棱”起来 , 开始狂吸便宜的烟蒂股 。 (国民普莱斯托实业公司、底特律国际桥梁公司、斯佩里-哈钦森公司、美国卡车公司、万星威服装公司、汉迪哈曼工业公司、J·沃尔特·汤姆逊广告公司、信义房产公司、添惠公司、国王百货公司、摩西鞋业公司、福特汽车公司、买就省连锁店、米切姆·琼斯及坦普尔顿公司、大联合超市和斯图贝克-沃灵顿公司 。 ) 02 长期持有高成长型股票 大萧条时期 , 童年巴菲特只是看着父亲经历市场洗礼 。 而另一位投资大师 , 菲利普·费雪在1929年亲身体会了“血本无归” 。
当时被股市诱惑的费雪用自己仅有的几千美元积蓄买入了几只低市盈率股 , 经历了人生第一次破产后 , 费雪开始明白决定股票价格的主要因素不是当年的市盈率 , 而是未来几年的预期市盈率 。 此后 , 他开始关注成长型公司 。 他总结出高质量成长型股票的特点: 1、低成本的生产商; 2、要么是该领域的世界领头企业 , 要么可以与创新和管理能力卓越的日本企业竞争 。 而后来流行起来的“漂亮50”的一个主要特征正是公司盈利增长稳定 , 同时具有较高的市盈率 。 这为费雪的成长股理论提供了肥沃的实践土壤 。 在众多明星科技企业中 , 费雪投资最成功的股票有三只 , 陶氏化学、德州仪器和摩托罗拉 。 更重要的是 , 在“漂亮50”风靡前 , 费雪就看中了这三只股票 。 1947年 , 费雪买入陶氏化学 , 并持有20多年 , 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卖出 。 1955年 , 费雪买入德州仪器和摩托罗拉 。 虽然德州仪器一度暴跌80% , 但费雪选择继续坚守 , 之后获得了30倍的回报 。 同样 , 无论摩托罗拉前期低回报 , 或是后期下跌 , 费雪坚持持有21年 , 在这期间 , 摩托罗拉的股价上升了19倍 , 不计算股利的话 , 年回报率达到15% 。 03 “戴维斯双杀”策略实践海外市场 可以说 , 给费雪带来上千倍回报的是他坚守的成长股投资策略 , 而不是恰逢其时地投注了“漂亮50” 。 同样经历了大萧条时期反思的还有斯尔必·库洛姆·戴维斯——美国金融史上最著名的投资家族戴维斯家族一代 。
推荐阅读
- 每日经济新闻咨询:武汉音乐人冯翔:我们努力减少灾难的损失,在创伤后恢复正常生活
- #吕少说事#疫情期间纸币检测出病毒|各国疫情后虚拟货币是不是迎来爆发增长
- 「凉山政府网」铭记灾难面前所有的人性善良与美好
- #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司机:这是全世界的灾难,是向所有逝者致哀
- 『新乡市第二强戒所』新乡市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展“不忘灾难疫情 缅怀英雄烈士”活动
- 眉山新闻联播@山火爆发 西昌告急——眉山市消防救援支队紧急驰援西昌
- 这次疫情对每个人的心灵和智慧是一次考验
- 南极血红一片,上万企鹅消失,一场危及75亿人灾难
- 美顶级专家:秋季很可能会有第二波新冠爆发
- 某些人正在敲响中国制造的丧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