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专家:湖北病人全部诊断出来才能看到拐点 2020年02月06日 13:37 中国慈善家 原始标题:国际公共卫生专家:湖北病人全部诊断出来才可能看到拐点 来源:中国慈善家杂志 作者:郜晓文 “如果湖北的病人不能全部诊断出来的话 , 可能到2月12〜19日也不一定能看到感染者的峰值 。 ”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流行病学资深终身教授张作风 中国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 , 截至2月5日24时 ,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确诊病例28018例 , 死亡病例563例 , 治愈出院病例1153例 , 疑似病例24702例 。 当前 , 新冠肺炎感染和发病人数在短时间迅速增加 , 给救治和防控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 中国的公共卫生体系也面临新的考验 。 2月5日 , 《中国慈善家》专访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流行病学资深终身教授张作风 。 张教授还兼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癌症流行病学项目评估专家组成员、美国流行病学院高级成员、世界卫生组织慢性病防治顾问 , 是国际上知名的公共卫生专家 。 应把重症和轻症病人区分开 《中国慈善家》:目前 , 医学界对新冠病毒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 对病毒的来源也存在不同看法 , 这给治疗和预防带来一定困难 。 请问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张作风:关于新冠病毒的研究和病毒的来源 , 现在国内做得比较好 。 中国疾控中心(CDC)和武汉病毒所发表了一些文章 , 也把这个病毒的排序公开在网上 。 这对新冠病人的诊断和治疗起很大作用 。 但是 , 目前对病毒的来源还不是很清楚 。 从数据看 , 病毒并非完全来自华南海鲜市场 。 因为这次发病的第一例 , 是在2019年12月1日 , 和华南市场并无相关 。 而且 , 在最初41例病人中 , 三分之一没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 , 这提示华南海鲜市场并非唯一的暴露源头 。 究竟这个病例是从其他的海鲜市场的暴露 , 还是其它来源如实验室泄漏的暴露 , 或者本身就是一个小型社区感染 , 现在并不清楚 。 关于新冠病毒的传染来源 , 是蝙蝠还是有其他的中间宿主 , 有待将来研究来进一步证明 。 关于传播途径 , 现在认为飞沫传播为主 , 粪口途径和接触传播 , 甚至母婴传播都有可能 。 所以在预防措施上 , 就不仅是戴口罩 , 还要勤洗手 , 保持个人卫生 , 等等 。 《中国慈善家》:现在普遍认为 , 相比2003年的SARS疫情 , 这次新冠肺炎的发病率高 , 但病死率较低 。 针对新冠肺炎的特点 , 防控措施和SARS应该有何区别? 张作风:新冠肺炎的发病已经超过28000例 , 病死也已超过500人 , 病死率现在是2% 。 比较2003年的SARS疫情 , 当时全国发病5327例 , 病死349例 , 病死率是6.55% 。 新冠肺炎的发病已经是SARS的5倍多了 , 死亡病例也超过了SARS的人数 。 相比而言 , 新冠肺炎的病死率是相对比较低的 。 新冠肺炎和SARS在预防上不应该有什么区别 。 因为二者的传播途径差不多都是飞沫传播 , 或者是接触传播 , 新冠病毒可能还加了一个粪口传播途径 , 所以预防措施和SARS应该相似 。 在治疗上 , 新冠病毒肺炎重症病人占所有发病的13% , 要放在重症监护室 , 尽最大的可能进行抢救 。 新增的轻症病人进行隔离和一些维持的治疗 , 在一定情况下如果症状变重 , 比如 , 呼吸困难、血氧下降等其他的症状增加的话 , 随时就能够转到重症病房 。 通过这样的措施 , 病死率可能会有所下降 , 而且重症病房的床位也有所保证 。 所以 , 目前实施把重症和轻症病人区分开来的措施将会有效 。 重点要做好对湖北病人的诊断 《中国慈善家》:2月1日 , 新冠肺炎全国新增确诊病例突破2500例 , 2月3日突破3000例 , 2月4日突破3500例 。 发病人数快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抑制发病上涨的势头? 张作风:现在新冠肺炎发病的势头非常迅猛 , 2月5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已经达到3694例 。 但是 , 这主要是湖北省的增加 。 湖北省2月5日的发病是2987例 , 占全国发病的81% 。 所以 , 主要是湖北省的发病增加引起了全国数据的上升 。 目前湖北省已经把很多的精力放在对病人的诊断上面 , 因为病人不诊断出来就很难进行隔离治疗 , 不隔离住院会引起交互感染 。 建议把精力放在找到所有的病人上面 , 不仅仅是疑似患者诊断 , 更重要的是对发烧门诊及有发烧咳嗽和其他症状的人进行诊断 。 这样 , 湖北省可能在短时间迅速增加出现很多的病例 , 发病势头还会继续增加 。 如果湖北所有的潜在病人都能诊断出来的话 , 我们就可能看到确诊病例的高峰 , 看到高峰才能看到随后疫情的(平台期和)拐点 。 如果湖北病人不及时诊断出来的话 , 很难看到全国的拐点 。 目前湖北省的病人的平稳上升 , 和缺少的诊断试剂盒造成的瓶颈有关 。 如果有充足的诊断试剂盒 , 能够把所有可能的病人找出来进行隔离和治疗 , 社会隐藏的传染源会有效下降 , 对防控会产生有效的作用 。 这个工作很艰巨 。 现在 , 其他的省市已经有一些出现下降或者平行的状况了 , 但是主要的重点还是在湖北 , 湖北的诊断要抓上去 , 把所有可能的病例诊断出来 。 这样可能看起来一下子病例会增加很多 , 但是会让大家看到拐点 。 《中国慈善家》:有预测说 , 全国感染人数在2月12至19日之内会达到峰值 , 2月16日前后疫情出现拐点 。 你怎么看?你认为感染者峰值会达到什么水平? 张作风:如果说湖北的病人不能全部诊断出来的话 , 可能到12〜19日也不一定能看到感染者的峰值 。 如果能够把湖北的病人全部诊断出来 , 我们看到高峰的话 , 这个时候才有可能出现拐点 。 所以 , 现在应该把很多的精力放在湖北 , 以及与湖北邻接的河南、湖南的病人上面 , 把可疑病人变成确诊病人 , 这个诊断出来后 , 全国才有希望看到拐点 。 湖北的疫情拖全国的后腿 , 会影响大家对抗疫的信心 , 因为它占到全国累计确诊病例的70% 。 可以粗略估计武汉感染人数的峰值:我根据10个国家从武汉撤侨到国外所发生的病例 , 患病率大概是将近0.5% 。 武汉的常住口是1100万 , 流动人口是300万 , 封城前撤出500万人 , 那么城内应该还有900万人 。 我们用900万人乘以可能患病率(0.5%) , 可以粗略估计武汉可能的峰值会比目前武汉的累计有较大增加的余地 。 而如果按照从新加坡到杭州的一百多人中的患病率(4%) , 病人数可能还会更高 。 按照以上粗估的数字 , 其中13%重症 , 那么医院里有1.2万个床位就够了 , 方舱医院的上万个床位用以收治轻型病人 。 考虑到可能会有大批社区病人被发现 , 方舱医院还有扩建的空间 。 以上粗估计值可能不准确 , 但有助于我们提高警惕 , 提前做出充分准备 。 寄希望于瑞德西韦 《中国慈善家》:迄今2019-nCoV还没有针对性的特效药 , 你认为开发有效的临床药物以及预防疫苗 , 还需要多经过多长时间? 张作风:最近有一个好消息 , 美国已经把治疗新冠肺炎的实验性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提供给中国进行三期的临床试验 。 这个药在美国的一例严重病人的治疗当中 , 发现症状很快就减轻了 。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已经进行三期的临床试验 , 如果这个药对新冠病毒有作用的话 , 尽快治愈疾病还是很有希望的 。 预防疫苗在几个月内就应该能看到 。 但是 , 如果有疫苗的话 , 也只能是预防病毒的感染 , 对于现在全国暴发的病毒大流行 , 暂时还是远水不救近火 。 很多人在讲中医中药是不是可以治疗新冠病毒 , 我个人的看法是 , 中医中药是应该辨证论治的 , 如果对所有的病人用同样一种药有违中医中药诊断与治疗的基本原则 。 中药的优势是精确的个性化诊断和治疗 。 如果没有辩证论治 , 对病人不管什么类型 , 是实症还是虚症 , 是热型还是寒型 , 不管发病情况严重程度怎样 , 都用统一的治疗 , 我认为不是太可行 。 如果要验证中医中药的治疗效果 , 就应该像西药一样来做一个随机双盲的临床试验 。 用随机的方法 , 把病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 , 一组用中药 , 一组用标准治疗不用中药 , 然后对病人治愈率进行比较 , 可以得到一个客观、科学的结论 。 如果每个人都吃中药 , 很难评估中药治疗效果 。 《中国慈善家》:1月31日 , WHO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PHEIC) 。 你对此怎么评价?这次新冠肺炎在国外引起了怎样的反应? 张作风: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新冠病毒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主要是因为观察到新冠肺炎从武汉到湖北 , 以至全国的迅猛传播 , 同时也考虑到该病在世界上可能流行 。 目前除中国外 , 27个国家和地区出现新冠病例243例 , 4例严重病例 , 2例死亡 , 其他国家的暴发流行并不那么严重 。 世界卫生组织对这个决定会重新讨论 , 如果对其他国家威胁不大的话 , 有可能会考虑撤销 。 暴露出公共卫生人才缺乏等问题 《中国慈善家》:目前 , 北京等大城市陆续迎来返程高峰 , 给疫情防控带来巨大压力 。 在防控方面你有什么建议? 张作风:现在大量的人员返京 , 对北京的防控造成比较大的压力 , 尤其外地返回来的这些人 , 有关部门应该做登记 , 最好让他们居家进行自我隔离两周时间 , 这样的话就可以避免这些人把可能的感染带到北京来 。 这批人最好做检测 , 看看他们中间是不是已经有人患病 , 有的话要立即隔离 。 同时隔离可能引起很多心理问题 , 特别是在传染病暴发期间 , 心理精神疾患可能会有增加 。 要让心理学专业人员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 让他们有表达和发泄的渠道 。 《中国慈善家》:你对中国政府应对这次疫情采取的措施怎么评价?中国公共卫生体系从这次疫情事件中应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张作风:我的总体评价是 , 在这次疫情暴发的早期 , 防控的步子比较慢 , 措施没有跟上 , 基本上有一个延缓的过程 。 这可能也是造成这次全国疫情大爆发的比较主要的一个原因 。 最近几天 , 我觉得防控措施已经上正轨了 , 比如 , 2月5日开始 , 武汉把所有的病人全部收治住院 , 把可疑病人全部诊断 。 对整个疫情的防控会有很好的作用 。 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在这次疫情应对过程中 , 我的感觉是把缺点充分地暴露出来了 。 这些缺点包括公共卫生人才的缺乏 , 很多的措施没有很好地及时跟上 , 一些政府对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不重视 , 等等 。 这实际上会造成很多的影响 。 在疫情的初始阶段 , 没有充分利用公共卫生流行病学、预防医学的专家来指导防疫 , 这是一个很大的欠缺 。 由于政府和管理部门平时对预防医学、公共卫生重视不够 , 投入不够 , 国家和省市疾控中心失去了许多优秀的流行病学家和公共卫生专家 。 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职责是预防疾病发生或者把传染病控制在暴发最早期 。 但是 , 疾控中心和从事公共卫生的单位不盈利 , 所以造成收入低 , 在社会上不受尊重 , 有一些地区已经取消疾控中心 , 或者合并到医院 。 同时 , 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的学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 很多学生毕业后学不致用 , 导致疾控系统后继无人 。 通过这次疾病暴发流行的控制过程 , 希望国家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和疾病控制系统 , 并且加强投入 , 完善全国到地方的疾病控制系统和公共卫生学院 。 希望这次新冠肺炎的暴发给领导者敲响警钟 , 开始注意公共安全事业 , 打造召之即来、战之能胜的强大疾病预防控制队伍 。 希望媒体呼吁国家加强投入公共卫生系统和公共卫生预防医学教育 。 责任编辑:李思阳 https://finance.sina.com.cn/china/2020-02-06/doc-iimxxste9275362.shtml?cre=tianyi&mod=pchp&loc=31&r=0&rfunc=5&tj=none&tr=12
推荐阅读
-
-
上游新闻|芭比娃娃狂销创20年来最佳业绩 美玩具大厂成疫期大赢家
-
-
-
环球Tech 无偿献血可累积“公益时”,“世界献血者日”电子无偿献血证启用
-
“为了4万块年终奖,我忍着不辞职”:想辞职,先看存款答不答应
-
-
-
淘宝教育第一主播婷婷姐姐直播首战告捷 破400万点赞和百万在线观看
-
IT之家|外媒:欧洲消费者要求苹果就iPhone电池门进行赔偿
-
简单观察|齐心谋发展,改革再行军!中储粮集团成功举办分公司改革战略研讨会
-
-
-
风云卫星|昨日北京发布最强暴雨预警!原来都被风云卫星看得透透的
-
【中国新闻网】《那时风华》讲述塞罕坝故事 导演分享拍摄细节
-
-
香港知名男星商演晒巨肚,像怀孕4到5个月,健康状况惹人担忧
-
-
穆里尼奥|穆帅变网红?发个擦鞋视频,11分钟播放10万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