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高考老照片:宁愿交白卷也不偷看( 二 )

70年代高考老照片:宁愿交白卷也不偷看

在考试之前必须要报志愿 , 作为老师他首选的志愿就是各类师范学校 , 于是他报了当时的河北师范学院 。 当年赤城参加高考的考生有200多人 , 考上了3个本科生 , 包玉川说:“当时还张红榜了 , 我没见到 。 ” 包玉川生平第一次坐了火车 , 花了2块钱就从张家口坐车到了北京 , 又花了3块2角坐车到了石家庄 。 包玉川到班里后发现同学们之间年龄差距好大 , 最大的已经36岁 , 最小的才18岁 。 包玉川在大学里的花销一笔一笔都记账 , 四年大学下来他共花了400块 。 包玉川上大学最大的收获是收获了他的爱情 , 他和妻子是同班同学 。 包玉川最得意的一件事情是 , 自从他作为公社里第一位大学生出来以后 , 他成了公社里学习的榜样 , 带动了乡亲对大学的认识 , 此后逐年有大学生考出来 。 高考是一种经历 , 经历之后便会明白 , 每个人对高考的理解各不相同 , 痛苦 , 煎熬 , 期盼 , 兴奋 。 “其实这么多年来 , 我一直感觉高考题一直都很正 , 不走犄角旮旯 , 所以面对高考 , 打好基础 , 拥有一颗平常心 , 发挥出正常水平 , 努力考出自己的最好成绩就行了 。 ”曹九珍说 。 曹老师参加高考时还是7月的7、8、9日 , 记忆中“黑色七月”等之类的词都是用来形容高考月的 。 她考的文科是数学、语文、外语、历史、地理、政治 , 当时曹老师就读的正定中学也是高考考点 , 所以不用去别的学校考试 , 考试时感觉就像平时一样 , 那时候学校、老师、家长和社会都没现在这么紧张 , 考试时家长都在地里农忙 , 即使考完了回家也不会问一句的 。 考完以后报志愿也简单 , 那时是估分报志愿 , 了解大学的途径单一 , 可能会听老师讲讲听周围的同学介绍介绍 , 不像现在交通发达网络发达 , 想了解一个学校可以直奔学校 , 也可以从网上搜索 。 那时候同学们报志愿的想法单一 , 比如有同学想去北京那就报一个北京的大学 , 想去南方就报个南方城市的大学 。 因为是估分报志愿 , 曹九珍给老师的印象是不太努力学习成绩还行 , 所以老师就建议她报河北师范大学 。 后来分数下来以后 , 曹九珍发现自己的分数远远高于师大录取分数 。 从做学生高考时到现在做老师 , 曹老师的感觉一直是 , 高考题都很正 , 只要把基础知识都掌握了 , 不用太纠结于某个犄角旮旯的问题 。 1996年 放松心态 , 不要“目的颤抖” 讲述人:陆红纲石家庄市教育局工作人员 “我的高考已经过去18年了!和现在的高考比起来 , 似乎远没有现在关注度高 。 我的高中生活是在李亲顾中学度过的 。 那是一所农村寄宿中学 , 当时20多名同学挤在大通铺上 , 现在已建设得非常漂亮 。 ”陆红纲说 , 那时候 , 家长不可能给什么营养餐 , 学校也没有推出高考菜谱 , 更没有喝过什么营养品 , 都和平常一样 , 几个同学一起围蹲在地上 , 吃馒头加烩菜 。 菜基本是水煮 , 油很少 , 肉更少了 , 发现肉丝 , 几双筷子都会一齐伸过去! 李亲顾中学不是考点 , 参加高考 , 他们需要到县城 。 从学校出发大约40多里路 , 从家里出发则有60多里路 。 学校是组织了集体乘车的 , 每人需要交5元的车费 。 为省下这车费 , 也为了考完试能够直接回家(从学校到家也得30多里路) , 陆红纲约了同学从家里出发骑自行车赶考 , 骑行60多里路 , 还要带着被褥 , 这是现在的孩子无法想象的 。 他们借住在考点学校腾出的学生宿舍里 , 没有空调和电扇 , 蚊子倒是不少 。 “在到达考点的夜里 , 天就开始下雨 , 一直到考试结束 。 可能是担心自己爱骑受淋吧 , 在第一场语文考试时 , 就出现重大失误 。 经过反复检查 , 感觉良好 , 然而在老师收卷时 , 却发现有一页试卷的7个小题忘了涂卡 , 21分就这样丢了 。 但心理素质还算好吧 , 之后的考试属于正常 , 不过从心里已经做好了复习的准备 。 但幸运的我最终还是被河北经贸大学录取了 。 ”陆红纲回忆说 。 “现在的考生和家长面对高考都高度紧张 , 其实 , 高考是人生成长要经历的一次必然 , 不管你紧张 , 还是不紧张 , 它都那样 。 就像端水一样 , 两只胳膊都绷得紧紧的 , 水碗反而会抖个不停 , 但若放松了 , 则会轻巧地完成任务 。 这就是‘目的颤抖’吧 , 目的越强就越不容易成功 。 ”“18年过去了 , 挺怀念那段紧张的激情岁月 , 然而过去了 , 就永远过去了 。 真心地希望现在孩子们珍惜拥有的幸福生活 , 以一颗平常心 , 对待自己遇到的一切 , 相信大家的明天一定是美满的!祝广大考生考出理想成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