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学”横霸中国30年,成了多少人的毒药

“送马总一句话 , 谦虚是持续成功的保证 。 ” 2005年 , 马云参加央视财经的一档创业节目 , 彼时 , 他还是创业不久的毛头小子 , 只能频频点头接受“大佬”的指点 。

“成功学”横霸中国30年,成了多少人的毒药

那是成功学大行其道的几年 , 所有人都在谈论如何成功、议论快速成功的诀窍 , 而那位居高临下指导马云的“大佬” , 就是时年春风得意、人人追捧的“成功学大师”陈安之 。 如今 , 十五年过去了 , 两个人的命运发生了反转 , 马云成了富甲天下、功成名就的商人 , 而陈安之却已不知何处 。 但这位“大师” , 已经在那个最狂热的年代 , 凭着一张巧嘴和满满的套路 , 收割了绝大多人几辈子都难以得到的财富 。 成功谁不想?尤其是那种有人手把手教 , 不费吹灰之力的成功 。 成功学传入中国近30年 , 从来没有消失 , 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 。 01 成功学在中国30年 每个中国人的书单里 , 肯定都有那么一两本类似的书:《为什么你不能成功》、《关于成功的6条忠告》、《人生的10条黄金法则》、《李嘉诚的经商之道》、《卡耐基夫人给女人的36个幸福秘诀》…… 直到现在出版业如此不景气 , 这类书籍也是首屈一指的畅销书 。 而且 , 这类书有一个“神奇”的共同点:它们都在教你如何避免失败 , 走向成功和幸福 。 年轻时读 , 觉得句句都是真理 , 有点儿阅历后才发现 , 其实句句都是正确的废话 。 我们可以把这样的一门学问 , 统称为“励志成功学” 。 别看它在中国广受追捧 , 却是“舶来品” 。 上世纪90年代 , 以戴尔·卡耐基、安东尼·罗宾为代表的一批美国“成功学大师”开始进入中国 。 卡耐基是成功学的始祖 , 他提出了“卡耐基训练法”:1、建立更大的自信;2、加强人际交往能力;3、加强沟通技巧;4、培养领导技能;5、改善我们的态度和减轻压力 。 还有安东尼·罗宾的“必定成功公式”:1、找到一个目标;2、尝试各种行动去实现它;3、如果发现行动不管用 , 就换一种方法 , 直到实现目标为止 。

“成功学”横霸中国30年,成了多少人的毒药

这些话被美国人总结为“便利店哲学” , 因为其内容都是随手可得、没有实操性的口水话 , 把特例当成普遍规律来忽悠读者 。 然而 , 这些“便利店哲学”却在中国迎来了春天 , 时年正值改革开放 , 一大批国人对于追求财富的欲望热切膨胀 , “励志成功学”正中下怀 , 有了海量的簇拥者 。 在“成功学”最火热的那几年 , 涉世未深的年轻学生、文化水平不高、赚了一笔后急需找方法的中小企业主 , 想要升职的上班族 , 想要高升的官场人士……纷纷加入读“成功学”的行列 。 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袭来 , 市场萧条 , 人人自危 , “成功学”也迎来高潮 。 发展到后来 , 普通的“成功学”已经刺激不了读者的神经 , 渐渐演化出了“暴富论” , 教你“怎样快速赚到一百万”、“如何成为顶级富豪”……演变成“厚黑学” , 教读者怎样谋求算计…… “成功学”成了“风口” , 成功学大师们也开始本土化 。 25岁的陈安之 , 号称在美国受到安东尼·罗宾的影响 , 回国创立了“陈安之研究训练中心“ , 课程价格不菲 , 2015年 , 每小时演讲费最高就达到一万美金 , 不过短短几年 , 就身价过亿 , 成了亚洲成功学第一人 。 因为打老婆 , 现在已经臭名昭著的李阳 , 当年凭着“疯狂英语” , 将“成功学”淋漓尽致地应用在教学上 。 据说 , 他为了确保每次演讲的效果 , 都会自带音响设备 , 保证“疯狂情绪”的输出 , 在现场通过大声唱歌、拥抱等肢体动作 , 把学生们煽动得痛哭流涕 。

“成功学”横霸中国30年,成了多少人的毒药

2008年 , “打工皇帝”唐骏出书宣扬他的成功学 , 表示他的成功可以复制 , 成了人尽皆知的大名人 。 在被曝出海外学历涉嫌造假后 , 他又表示 , “能欺骗了所有人也是成功的标识” 。 除此之外 , 还有专门打中小企业主主意的刘一秒 , 扛着“让企业全员生发 , 实现企业自转、自长”的大旗疯狂收割 , 几年内横扫大江南北;还有国学大师翟鸿燊开设的总裁培训班 , 单人收费动辄数万元…… 这些人抓住了“成功学”风口 , 利用大众的成功焦虑 , 成为了第一批赚到巨额钞票的人 。 不管学徒们成没成功 , 反正他们是成功了 。 02 成功学到底在教你什么? “我无法将时光倒流 , 教你再投生入豪门望族 , 成为一个幸运的二世祖 。 但我可以教你扭转劣势 , 从零做起 , 运用你与生俱来的心灵力量 , 改造命运 , 石破天惊地自我创造无限财富 。 ” 那些头头是道的“励志成功学” , 到底在教你什么? 翻阅励志成功学的书籍 , 内容无非是两个: 一是教你怎么博名利 , 赚大钱;二是教你怎么精明地处理人际关系 , 讨好领导、混好社会 。 这样的书本质上不是“励志” , 而是“励欲” 。 “励志”是鼓励人追求真善美的东西 , 追求梦想;而“励欲”是诱惑人去物欲横流的社会追求金钱名利 , 追逐的是无休无止的欲望 。 “大师”们很会催熟这种欲望 。 通常 , 在一个群体狂热的环境里 , 大师会反复灌输 , 不成功就是没出息 , 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 这样的输出不需要严谨的逻辑 , 只需要学员们大声喊口号 , 在群体的狂热中产生虚幻的自我信服 。 比如 , 陈安之经常讲的一个故事: 十几米长的被炭火烤热的铁板上 , 所有人都被要求光脚走过去 , 他发现 , 如果慢慢走 , 就会被烫伤 , 但如果飞快地冲过去 , 反而不会感觉到痛苦 。 由此 , 他总结出了一句成功的秘诀: “要成功 , 先发疯 , 头脑简单往前冲!” 这口号节奏感是不错 , 但是 , 仔细想想 , 这是什么神逻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