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圈腐败比想象的严重得多

《银行家》“父子稿”仅冰山一角 , 学术圈腐败比想象的严重得多

学术圈腐败比想象的严重得多

​开年后国内学术圈颇不平静 , 核心期刊《冰川冻土》上吹捧“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的论文刚引爆互联网 , 前金融类核心期刊《银行家》就紧随其后 , 被爆开设“父子专栏” 。 去年年初演艺明星翟天临一句“不知知网”曾引发高校论文审查地震 , 如今的《冰川冻土》与《银行家》又让人大跌眼镜 , 学术论文的乱象可能比普通人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 中国新闻周刊通过采访顺理发现 , 《银行家》所展现的问题恰如冰山一角 , 更多的深层次问题还在水面之下 。 “父子专栏”的是与非 王松奇近日深陷舆论漩涡 , 原因是1月15日被曝光其主编的《银行家》刊发了他本人的书法作品 , 和他儿子王青石的文章 , 至今已有数十篇 。 此前媒体报道显示《银行家》属于北大核心期刊 , 对外的宣传口号是“聚焦业内发展的镜头 , 了解国外动态的窗口 , 反映中国国情的阵地” 。 但查阅中国知网可以发现《银行家》现在已经不是核心期刊 , 一位期刊领域的资深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早在2017年《银行家》就已经不在核心期刊的目录中 。 据了解 , 《银行家》杂志社已于去年5月份转入山西社科院主管 。 尤为惹人注意的是 , 王青石2006年首次在《银行家》发表散文和诗歌时年仅10岁 , 王松奇本人还在期刊上发表《爸爸的话》 , 推介儿子新书 。 《爸爸的话》中王松奇记述了儿子不同时期的求学经历:人大附小求学受欺负后报跆拳道班 , 小学出版第一本书 , 高中在美国求学持之以恒地写作 。 但这些与金融、银行毫不相关 。 在王松奇眼中 , 儿子无疑是非常优秀的 , 但一家专业金融领域期刊发书法作品和诗歌散文 , 而诗歌和散文又是主编儿子所写 , 主编还在期刊中推介儿子新书 , 这种做法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人信服 , 由此种种质疑纷至沓来 。 他也曾在一篇文章中自问算不算“以权谋私” , 但经过思考后王松奇说了这样的话: “我连续三期甘冒风险刊登我儿子王青石的文章 , 实际上就是要显露一种所谓‘外举不避仇 , 内举不避亲’的处世姿态和不拘俗套 , 文章至上的办刊理念 。 ” 而新华每日电讯认为 , 通过文章检索可知 , 王松奇对他儿子的评价恐怕是言过其实 , 而且该期刊版面紧张 , 审核时间长约两个月 , 有“以权谋私”的嫌疑 。 王松奇是这样解释的:《银行家》有个《文化休闲》栏目 , 主要刊登各种诗歌、书法、绘画、回忆录等作品 。 “所有的稿件都有专门的团队策划、审稿” , 刊登他及其儿子的文章没问题 。 王松奇的妻子刘女士也对媒体说 , “(儿子)发的不是论文 , 是散文 , 谁都可以发” 。 王松奇“父子专栏”一事在《银行家》及山西社科院内部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 《银行家》杂志社的一位工作人员1月16日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 , 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这件事 , 其实这件事是很久之前的事情 , 但现在被翻了出来 。 “之前开办这些栏目 , 杂志社也要生存经营 , 在当时看是合理的 , 至于发表主编儿子的文章 , 他认为只要文章质量好也没问题 。 ” 当采访人员提出要采访王松奇本人时 , 他表示王松奇之前已经回应过媒体了 , 认为“举贤不避亲” , 再有现在内部已经开始整顿调查处理 , 再接受采访可能时机也不合适 。 王松奇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的党委书记 , 据后来山西社科院纪委的一位负责人称 , 《银行家》现由山西社科院主管 , 山西省社科院和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所共同主办 。 上述《银行家》杂志社工作人员称 ,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所其实就是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 。 该所内部人士张彦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其实王松奇本人的研究水平还不错 , 但他认为做事“不能给自己埋雷” , 否则不管过多久雷总有爆的一天 。 “你设置栏目发文章也可以 , 但首先保证的刊物的质量和水平 , 不能影响刊物的声誉 , ”不能有“以权谋私”的嫌疑 。 实际上在经营中 , 因为生存设置一些收费的版块也是可以理解的 。 整顿与查处 在王松奇“父子稿”事件出现后 , 被报道的当天下午 , 山西社科院对媒体表示 , 将对《银行家》杂志社进行全面整顿 , 规范制度 , 完善机制 。 同时依据相关规定对王松奇进行相应处理 。 1月16日 , 山西社科院纪委的一位工作人员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 一切调查处理都在推进过程中 , 都是过去的事情 , 我们查明也需要一段时间 。 对此事以后会有通报 , 欢迎媒体继续监督 。 不管是《冰川冻土》吹捧师父师娘 , 还是《银行家》“父子稿”都在学术领域引发了诸多愤怒和不平 。 一位北京邮电大学的在读博士甚至对中国新闻周刊直言 , “滥用职权、荒唐可笑 , 现在学术圈已经乌烟瘴气的很厉害了!”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李钰透露 , “你不混(学术)圈子就没有机会 , 每年四处跑会的人很多 , 来北京拜山头的人更多 , 为发文章给编辑主编送礼的现象太普遍了” 。 想要在核心期刊发一篇文章是非常难的 , 而且事关个人前途 , 不管是评奖评职称都用得到 , 为了发布文章吹捧主编 , 甚至称 “我的主编父亲”的人大有人在 。 张彦军以《银行家》为例 , 认为这反映了文章审稿、录用机制存在问题 , 学术期刊录用文章应该有一套严格的 , 可遵循的标准 , 而不能仅是主编和编辑部部分人意志的体现 。 一位社科领域的教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在核心期刊中“人情稿”不能说没有 , 但如此明目张胆还是第一次见到 , 应该算是一种“隐性”腐败 。 之前有媒体称学术期刊已经成为某些人的“自留地” , 这是学术腐败 。 而制度反腐专家 , 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原副院长李永忠则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 更深刻一点说即学术权力的腐败 。 那么这种腐败是如何产生的呢?李永忠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从来源上说 , 学术权力通常不来自于学术贡献 , 也不来自于同行评选 , 而主要是领导任命; 二是缺乏有效的异体监督 。 自己主编的刊物不宜刊发自己的文章 , 否则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 , 谁来监督呢?学术刊物也逐渐堕落为以学术权力谋取学术私利的领地; 三是“学术批评太弱” , “舆论批评不足” 。 如果同领域学者和媒体机构能够及时的批评 , 那么涉事主编也会收敛很多 , 不会如此明目张胆 。 李永忠进一步补充说 , 核心学术期刊很难发生这种难以想象的腐败 , 因为它与金钱、美色和权力不直接相连 , 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警惕 , 学术领域破除腐败也应注重“重塑政治生态” 。 李钰认为 , “学术圈子相对封闭 , 这也是一些人敢于乱整的原因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