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北京日报评论:《国家监察》见证反腐利剑高悬
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推出的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近日热播 , 成为现象级的社会话题 。
反腐:北京日报评论:《国家监察》见证反腐利剑高悬。
从《永远在路上》《打铁还需自身硬》《巡视利剑》 , 到如今的《国家监察》 , “纪委出品 , 必属精品”已成共识 。 为何反映纪检监察成效的专题片能够获得如此关注 , 真实与震撼 , 大抵是个中秘钥 。 “茅台往下水道倒也倒不尽”的王晓光 , “吃不好、睡不好 , 觉得自己跑不了”的艾文礼……鲜活案例可谓直击人心、发人深省 。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 , 我们的反腐宣传往往侧重“以理服人” , 贪官劣迹也多半以抽象的罪名与数字体现 。 但中纪委专题片却“猛料”迭出、细节满满 , “两亿赃款堆于家”之类画面异常震撼 。 另外 , 内容编排上也注重“过程感” , 通过“大老虎”自述其思想滑坡的心路历程 , 深刻揭示出“没有人天生是贪官 , 作风问题常起于毫末、积于忽微”这一朴素道理 。 这样的反腐故事 , 也让观众深感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 , 不管涉及到谁 , 都会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 任何人都不能心存侥幸 。
当然 , “拍蝇打虎”只是手段 , 作风建设更重要的是扎牢制度笼子 。 针对这一点 , 《国家监察》在真实揭示贪官丑态的同时 , 也对我国的监察体制改革的成果做了通俗易懂的描述 。 在监察体制改革前 , 在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从事管理的人员 , 掌管着公共资源、行使着公权力 , 大多数不属于行政监察范畴 , 非党员也不在纪委管辖范围 , 这就出现了监督的空白 。 比如吉林工商学院原副院长张国志 , 他是非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 同时又不是党员 。 纪委在接到问题线索后就感觉到比较为难 , 没有约束权 , 没有查处权 。 如今随着监察体制改革 , 《监察法》明确了六类监察对象 , 只要依法履行公职 , 行使公权力 , 都被纳入监察范围 。 密不透风的制度体系也让“凡有越轨 , 必受其咎”的法律导向扎实落地 , 可谓巩固反腐成果的治本之策 。
“公权力姓公 , 也必须为公 。 只要公权力存在 , 就必须有制约和监督 。 ”真实的贪官案例 , 透明的制度监管 , 《国家监察》见证了反腐利剑高悬 。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 接下来监察体制改革还会有哪些动作 , 依然值得期待 。
来源 北京日报
反腐:北京日报评论:《国家监察》见证反腐利剑高悬。作者 鲍南
流程编辑 刘伟利
推荐阅读
- 【北京日报客户端】4000多家中小银行主要经营指标处在合理区间
- 『北京日报客户端』疫情影响是否会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央行:目前还没有
- 『北京日报』医院政府机构优先,亚马逊停止向公众出售N95口罩
- 「北京日报」细理游子绪,菰米似故乡!中国大使馆健康包上的这句话亮了
- 北京日报客户端▲ 张文宏:全球疫情“高点”可能就在这个月,
- 『新闻晨报』央视评论:中国不允许存在“超国民待遇”的外籍人士
- 北京日报■北京清明假期预约祭扫已达12.2万人
- 北京日报客户端■张文宏:全球疫情“高点”可能就在这个月
- 『北京日报客户端』美国民主党宣布因疫情推迟召开全国代表大会
- 北京日报客户端@应对疫情是主要话题,韩国国会选举竞选活动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