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 , 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气势磅礴的名言之一 , 有两种东西 , 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 , 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 , 不断增长 , 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 。 敬畏不同于恐惧 。 恐惧是一种本能 , 它是靠直觉瞬间产生的 , 所恐惧的对象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 而敬畏的形成是人们始终处在“清醒”而又“戒惧”的状态 , 运用理性思索功夫产生的一种心理情怀 , 是对恐惧的哲学升华 。 敬畏由“敬”与“畏”两种情感组成 , “敬畏”有别于一般的“敬” , 也有别于一般的“畏” 。 “敬”某事物却未必“畏”某事物 , 比如我们尊敬、敬爱老人 , 并不是害怕老人 。 同样的 , “畏”某事物亦未必“敬”某事物 , 比如我们害怕老虎 , 但是我们并不敬重老虎 。 只有敬中有畏 , 畏中有敬 , 方能体现敬畏意识的真谛 。 职责 , 是指任职者为履行一定的组织职能或完成工作使命 , 所负责的范围和承担的一系列工作任务 , 以及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所需承担的相应责任 。 对职责怀有敬畏之心 。 只有怀敬畏之心 , 才会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 , 才会有战战兢兢的体察心情;只有怀敬畏之心 , 才会有小心翼翼的戒惧意识 , 才会有如负泰山的神圣责任 。 敬畏缺失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无法回辟的问题 。 敬畏缺失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第一 , 经济基础 。 随着我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 经济社会发展成熟 , 导致个体价值观念的转变 , 对待友情、亲情的淡漠 , 金钱至上的观念加剧 , 使得社会对人们的约束力越来越小 , 因此人们的敬畏意识也就随之越来越淡薄了 。 第二 , 意识形态 。 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 , 提倡民主与科学 , 在打击封建礼教的同时 , 也把人们对传统道德的信仰给打破了 , 导致了人民无所适从 , 老百姓心目中的千百年来的价值观瞬间崩塌 , 敬畏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 这种失去理性的狂热在给我们民族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 , 也让人们失去了敬畏之心 。 敬畏对于我们的道德养成 , 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重要的意义 。 敬畏是一种美德 , 而无所畏惧常常是破坏的根源 , 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灾难 。 当代中国人应该重塑敬畏意识 , 尽快形成对生命、法律、道德等的敬畏之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