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雍正的这件事办成了,1840年大清还会挨打吗

如果雍正的这件事办成了,1840年大清还会挨打吗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康熙末年 , 九龙夺嫡 , 祸起萧墙 。 一片血雨腥风中 , 走出了皇四子胤禛 , 带领着大清王朝 , 进入崭新的雍正时代 。 雍正登基后 , 一边大力推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等举措 , 一边开展了一项“最勇敢的改革” , 力图振兴国家 , 再现盛世辉煌 。 可惜 , 雍正最勇敢的改革 , 却在他去世后 , 被乾隆粗暴打断 , 以至于晚清时代本可以避免的鸦片战争悲剧 , 就这么无情的上演了 。 那么 , 这项足以避免鸦片战争悲剧的改革 , 究竟是什么呢? 一、海禁政策 雍正改革的故事 , 还得从清代的海禁政策说起 。 满清入关之初 , 为防止沿海百姓通过海上途径帮助明郑反清势力 , 于顺治十二年 , 下达了“无许片帆入海 , 违者立置重典”的禁令 。 等到顺治十八年 , 清代的海禁政策愈发严厉 。 清王朝甚至强行将江、浙、闽、粤、鲁等省沿海百姓内迁三十至五十里 , 用一场人造的移民潮 , 将海禁政策推上了巅峰 。

如果雍正的这件事办成了,1840年大清还会挨打吗

此后 , 清王朝一直严格执行海禁政策 , 直到康熙平定台湾后 , 才有了松动的迹象 。 康熙二十二年 , 台湾收复 。 清王朝这才开放了海禁 , 并且随后的几年间 , 设立了江、浙、闽、粤四处海关 , 各自下辖的数十个通商口岸 , 疯狂开展起海外贸易来 。 应该说 , 康熙年间的这次开海 , 比明代隆庆时代的开放范围更广 , 程度更深 , 堪称360度无死角全面开海 , 不管是东洋、西洋 , 还是南洋 , 通通成为了清王朝海上贸易的广阔市场 。 开放海禁后 , 清王朝的贸易收入立刻直线上升 , 大清王朝的财政 , 就这么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 国内的手工业、商业 , 也在开海后迎来了一场大发展 。 清王朝的瓷器、茶叶、丝绸等商品远销海外 , 带动佛山、汉口、景德镇、朱仙镇等地GDP不断增长 , 而外国商旅通过海上贸易出口珠宝、香料等珍奇洋货至清廷 , 又催生了广州“十三行”等商贸组织的繁盛 。 随着中西方海上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 , 广州“十三行”逐渐成为“天子南库” , 见证了中西方海上贸易的一段繁荣时代 。

如果雍正的这件事办成了,1840年大清还会挨打吗

可惜 , 开展的如火如荼的海上贸易 , 却在康熙五十五年 , 再度遭遇寒流 。 清王朝发现 , 海外贸易虽然带来了无尽的财富 , 却也带来了先进的科技和思想 , 还让不少在南洋从事海外贸易的百姓 , 长居国外乐不思归 。 清王朝的忧患意识被点燃了 。 清廷统治者们一来担心百姓接触先进科技与思想太多 , 不利满清统治 , 二来担心海外贸易会造成海盗四起 。 于是 , 康熙五十六年 , 新的南洋海禁令颁布了 , 曾经轰轰烈烈的海外贸易 , 就此归于平淡 。 二、雍正改革 在海禁政策时松时紧的大环境下 , 清王朝迎来了雍正时代 。 然而 , 可怜的雍正宝宝刚一登基 , 龙椅都还没坐热 , 就发现康熙末年的海禁 , 简直就是皇阿玛给朕挖下的大坑 。 这是因为 , 康熙王朝六十年的时间里 , 中国实现了长久的太平 , 人口急剧膨胀 , 但土地数量有限 , 并且兼并严重 , 直接导致东南沿海 , 闲置了大量劳动力 。 正如蓝鼎元在《论南洋事宜书》中所说:“(沿海诸地)人稠地狭 , 田园不足于耕……沿海居民萧索岑寂、穷困不聊之状 , 皆因洋禁 。 ” 不仅如此 , 康熙朝的吏治贪腐 , 还留下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 以至当时“内外府库无不亏空” 。

如果雍正的这件事办成了,1840年大清还会挨打吗

屋漏偏逢连夜雨 , 就在大清朝没钱 , 沿海百姓没工作之际 , 福建偏偏又闹起了春荒 , 逼得福州、兴化府南台县、上杭、邵武府建宁县、汀州府等地的饥民 , 纷纷干起了抢夺谷船和粮食之事 。 眼看着千里饿殍 , 福州巡抚毛文铨再也忍不住 , 毅然上书朝廷请求开放海禁 , 发展经济 , 解救沿海万千生灵 。 紧接着 , 闽浙总督高其倬也上奏说:“福、兴、漳、泉、汀五府 , 地狭人稠 , 无田可耕……出海贸易 , 一舟养百人且得余利……臣愚请弛禁” 。 朝臣们的奏章 , 让雍正意识到 , 本应带来持久财富的漫长海岸线 , 却在海禁政策下 , 成为困住清王朝的枷锁 , 勒得大清自己喘不过气来 。 为了早日帮助大清王朝挣脱枷锁 , 雍正以极大的魄力 , 勇敢的重新开放海禁 , 一步一步爬出 , 康熙留下的海禁大坑 。 这番爬坑过程说来也是艰辛 。 为了尽量避免海禁改革 , 给政治对手留下攻击的口实 , 雍正在开放海禁时 , 提出了许多苛刻的附加条件 。 比如他规定出洋船只必须携带规定数量的粮食和其他物品 , 否则以接济外洋例论罪;出洋贸易之人 , 规定时间内必须回国 , 不然船户和汛口官员都要问罪 。 尽管如此 , 但雍正开放海禁之举 , 比起之前的几代清朝帝王 , 也算是跨出了重要的一大步 。 据史料记载 , 海禁开放后 , 沿海缺粮的状况迅速缓解 , 还带动内地经济也跟着再次腾飞 。 就拿雍正五年冬到六年秋这段时间来说 , 从厦门出口的福建商船就带回了大米11000多石、以及燕窝、海参、苏木、牛皮等各色货物 , 为捉襟见肘的清廷财政 , 打了一剂强心针 。 满载而归的同时 , 海外贸易也成为了清王朝与南洋各国联系的纽带 , 双方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联系不断加强 , 民间贸易也随之焕发出勃勃生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