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成东」云南冶金驰宏资源综合利用公司徐成东——迎难而上的“领跑者”

「徐成东」云南冶金驰宏资源综合利用公司徐成东——迎难而上的“领跑者”。文章原始标题为:云南冶金驰宏资源综合利用公司徐成东——迎难而上的“领跑者”

铅冶炼中的烟尘污染问题 , 一直是世界难题 , 用于冶炼铜的艾萨炉能实现100%回收烟尘 , 可以做到金属冶炼零排放 。 2005年 , 驰宏锌锗公司出于对环保和提高产能的需求 , 打算改良工艺技术 , 用艾萨炉冶炼铅 。

因为艾萨炉工艺先进 , 操作界面为全英文 , 公司提出要大学毕业生才能参加学习培训 。 徐成东不是大学生 , 多次被挡在门外 。 直到公司推出竞争机制 , 经过4次考试 , 徐成东从40多位报名者中胜出 , 终于成为一名艾萨炉操作工 。

引进初期 , 外国专家团在操作、调试艾萨炉时 , 要求中国工人不能在场 , 这无疑给中方树立了一道技术隔离墙 。 中方操作工拿到的长达200多页的材料全是英文 , 这也无形中增加了学习操作艾萨炉的难度 。 为了攻克难题 , 徐成东每天提前1小时进车间 , 在现场观察、熟悉设备和流程 , 晚上则苦背英文单词 , 凌晨才睡 。

工夫不负有心人 , 徐成东终于用最笨的方法 , 记住了500多个英语单词 。 然而 , 读懂操作界面 , 只是克服困难的开始 , 史无前例的技术改良 , 一个个困难就像一座座高山 , 等待徐成东和他的团队攀登翻越 。

艾萨炉在国外主要用于炼铜 , 还没有炼铅的先例 , 驰宏锌锗公司却要用它来炼铅 。 开炉之初就出现了熔池凝结的严重问题 , 从英国、德国、新西兰等国家请来的专家团提出使用燃油富氧重熔的方法来解决 。 这种方法虽然可以部分溶解凝结 , 但是随之又带来了两个问题 , 喷枪使用寿命缩短 , 渣铅率从30%提高到了60% , 产能较低 。

“一支喷枪价值20多万元 , 每天要烧坏七八支 , 再加上产铅率低 , 我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 ”徐成东说 。 经过细致的观察和查阅大量资料 , 徐成东提出了用高品位的铅精矿补充熔池内在高温下挥发的铅 , 上层烧熔、逐步推进的方法 。

「徐成东」云南冶金驰宏资源综合利用公司徐成东——迎难而上的“领跑者”。国外专家团不同意更改技术 , 徐成东的建议没有第一时间被采用 。 如果这一项目失败 , 公司要损失7亿元 , 经过再三斟酌 , 公司领导决定采用徐成东的建议 , 放手一搏 。 实验当天 , 短短的两个小时 , 整个熔池便全部化开 , 取样表明渣含铅指标接近目标值 , 这个结果震惊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

2005年7月30日 , 艾萨炉成功产铅并实现正常生产 , 徐成东和他的团队成为攻克世界第一座艾萨炉铅冶炼难关的技术领跑者 。

艾萨炉成功产铅后 , 徐成东和他的团队 , 改进和研发了多项技术 , 降低消耗 。 通过调整给风量和给氧量 , 使喷枪的使用寿命从原来不到1天逐步提高到6天以上 , 每年可节省成本200余万元;把炉砖的使用寿命提高到978天的世界最长记录 , 为公司节省上千万元资金;艾萨炉作业率从国外专家撤离时的50%提高到了90%以上 , 最高达到了100%;“烟尘率”从开产时的30%大幅下降到18%以下 , 达到了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

2011年4月 , 驰宏锌锗公司成立了以徐成东名字命名的“徐成东劳模创新工作室” 。 徐成东带领工作室成员围绕“提指标、降能耗、增效益”这一核心 , 创新工作方法 , 不断提升着各项生产经济技术指标 。 (采访人员 李翕坚)

责任编辑:张轩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