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知乎发布2019辟谣榜 想不被收“智商税”科学素养很关键

央广网北京1月11日消息 量子波动速读开发大脑、口红用胭脂虫尸体做成、负离子粉保健抗癌......在11日知乎“致知计划之科学季”发布的2019年度十大辟谣榜中 , 这些科学谣言纷纷上榜 。 另外还包括:科学家探测到外星人信号、高铁辐射对人体有害、痛经克星布洛芬可能致死、量子力学不确定性被推翻、内心强大就不会得抑郁症、新研究称吃红肉不再不健康、吃降压药会终身上瘾等谣言内容 。

知乎“致知计划之科学季”活动现场 , 行业专家探讨如何进行科学辟谣 。

【科学】知乎发布2019辟谣榜 想不被收“智商税”科学素养很关键。面对谣言 , 如何科学辟谣 , 让科学知识走进大众生活?

“在层出不穷的谣言面前 , 提升科学素养是关键 。 ”谈及如何科学辟谣 , 一直从事科普传播 , 来自北京交通大学国家级物理实验室教学示范中心教师陈征认为 , 人对确定性有需求 , 而信息的不确定又是必然的 , 这样看谣言会层出不穷 , 如何避免 , 根本上一定要有科学思维 , 用科学的方式辨别信息真假 。 “不能见招拆招 , 要学会看到事物的本质 。 ”

【科学】知乎发布2019辟谣榜 想不被收“智商税”科学素养很关键。陈征表示 , 科学不应该是冰冷的 , 大自然本身的规律就足以打动人心 , 人们应该认识到科学的魅力 。 科普是漫长的过程 , 科普的过程不只是告诉人们这是什么 , 而是要教会人们用理性的目光看待事物 , 让科学走进大众 。

大众在有意识的提升科学素养的同时 , 科普作家作为科普工作的重要一环 , 也要不断提升科普文的可读性和可用性 。 当科学的内容广为传播 , 也会有利于形成良币驱除劣币的形势 。 问题是怎样把艰涩难懂的科学内容和热点话题结合 , 做到科普既有趣又有知识性 , 这是科普作家一直想要平衡的事情 。

“科学”二字往往也代表着一定的门槛 , 大众很难轻易辨别真伪 。 知乎泛心理学社KnowYourself机构号媒体总监夏超谈及这个问题 , 他表示 , 要想将科学知识普及给读者 , 让人们爱上科学知识 , 首先话题性很重 。 作为一名科普内容创作者 , 生产内容的第一步就是先找到好问题 , 找到人们关注的点 , 引起共鸣 , 这样才能有好的传播度 。 与此同时 , 他认为 , 作者要通过问题和知识与读者建立联系 。 “写作的时候要想象读者就在你面前 , 这样反过来审视科普文是否顺畅、直白 。 ”

据了解 , 知乎“致知计划”即“向知识致敬” , 初衷是对创作者进行更大激励 , 推动优质内容持续产出 。 该计划的第一期面向科学领域展开 , 由知乎联合中国科普博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共同举办 , 内容覆盖航空、物理、生物等专业性较强的“硬核”知识领域 。

在“致知计划之科学季”中 , 知乎从4个方面对创作者进行扶持 。 一是流量扶持 , 让专业、优质的内容获得更广泛的传播 , 扩大其影响力;二是奖金发放 , 让创作者获得真金白银的收益;三是为创作者增加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四是通过知乎和专业机构的双重认可 , 提升创作者的成就感 。

目前 , 为期两个月的活动中 , 知乎已经提供10亿流量和80万元奖金 , 举办4场“科学创作训练营”和“行业专家面对面”活动 。 活动报名人数达到5.4万 , 产生优质的回答和文章共计3.7万篇 , 新增内容的曝光次数达3.64亿 , 获得赞同数超过400万 。

据介绍 , 知乎的“致知计划”是一个长期项目 , 在第一期面向科学领域的活动结束后 , 还将陆续举办“致知计划”之艺术季、文学季等活动 , 激励更多领域的内容创作 , 为用户带来更良好的体验 , 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