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的应试负担,功利化选科,公平性质疑
新高考的应试负担 , 功利化选科 , 公平性质疑等问题 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 , 浙江和上海率先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工作;2017年 , 北京、天津、山东、海南4省市相继开展试点工作;2019年 , 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 从经历新高考的利益相关群体的视域解读新高考的现实困境 , 并在剖析高考改革的价值冲突的基础上提岀策略建议 , 对高考综合改革的政策调整和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高考综合改革首轮试点省份浙江和上海为个案 , 在2017年8月两地高考录取结束后 , 组织和参与了12场次的焦点小组访谈 , 了解受访者对新高考实施的现实困境及策略选择的看法 。 访谈对象包括学生46人 , 高中校长与教师51人 , 高校招生部门管理者21人 , 教育行政部门与考试部门管理者14人 , 共计132人 。 学生包括刚刚经历高考的大新生和在读高三学生 , 高中校长来自浙江和上海的优质高中和薄弱高中 , 高中教师涵盖语文、数学、外语和选考各科目教师 , 高校招生部门管理者来自教育部部属院校和地方院校 , 教育行政部门和考试机构涵盖省、市、县3级 。 对访谈资料整理与分析主要是运用 MAXQDA质性分析工具进行三级编码 , 形成了142个开放编码、38个主轴编码和8个核心编码 , 运用扎根理论的操作程序进行整理与分析 , 在类属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利益相关者视域中新高考实施效果的评价及相应的策略选择的建议 。 从受访者的视角来看 , 新一轮高考改革在促进教育公平、促进科学选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方面 , 致力于扭转传统高考模式下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 取得了初步成效 。 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争议 , 这使得新高考的深入实施步履维艰高考改革的现实困境 从浙江和上海新高考不同利益相关群体的视角来看 , 新高考“平稳落地” , 各方获得感较强 , 尤其体现在满足学生的兴趣与特长 , 增加学生选择性 ,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中学特色发展和教育现代化进程 , 激励中学教师提升自身学科素养;倒逼高校专业 结构调整 , 促进与中学的衔接 , 增强办学自主权等方面 。 但是同时产生了“田忌赛马”的功利化选科倾向以及加重应试负担、造成新的不公平、降低人才培养质量等问题争议 。 关于应试负担从受访者的访谈情况看 , 新高考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应试负担的争议 , 具体包括对学生学习负担、传统教学秩序、教师工作负担等方面的影响 。 1.对学生学习负担的影响 是新高考考试次数增加 , 在赋予学生更多选择机会的同时 , 多数学生不会放弃第二次考试 。 备考压力加大 , 增加了学生学习负担 。 二是备战等级考试(选考) , 考试战线拉长 , 冲刺高考提前 , 增加了学生心理负担 。 三是高中学校在高一阶段将全部科目开齐 , 增加了高一学生课业压力 。 总之 , 因为新高考在考试时间、考试次数、考试科目等方面的调整 , 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学生学习负担 。 2.对传统教学秩序的影响 是考试科目时间安排干扰正常教学秩序 , 浙江第一届学生选考时间在每年的10月和4月 , 上海等级考在5月 , 考前学生无心语数外 , 考后学习内容单调 , 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 二是考试次数增加 , 每次考试的重视程度都很高 , 学校领导承担主要责任 , 考点学校承担更多工作 , 学校教学管理难度增加 。 三是考试次数增加 , 学校教学安排发生经常性变化 , 干扰正常教学秩序和节奏 。 总之 , 高考改革打破了传统教学秩序的平衡 , 高中教师群体对高考改革干扰教学秩序反映比较强烈 3.对教师工作负担的影响 一是考试科目改革后学生的选科偏好 , 导致生物、地理教师结构性缺编 , 在职教师工作压力大 。 二是语数外三科的教师和选考(等级考)三科教师之间工作量和工作时间不匹配 , 造成语数外三门教师工作压力与强度增加 。 教师工作压力呈现出结构性的不平衡 , 物理学科教师出现剩余 , 教师绩效考核评价面临挑战 。 三是高考改革初期 , 因为对改革政策、考试难度等目标不明确 , 教师压力感觉增加 。 在笔者针对某高考改革试点省份高中教师发放的问卷调查显示 , 84%以上的高中教师认为 , 新高考以来教学压力和心理压力“比以前更重”或者“多数时间觉得在加重” 。 (二)关于功利化选科新高考实施“3+3”高考科目改革的初衷是鼓励学生发展兴趣特长 , 加强文理交叉融合 ,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但实施过程中新高考在增加学生选择性的同时 , 也出现了“田忌赛马”和物理学科遇冷等现象 ,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 1.“田忌赛马”的功利化选科 选科并非仅仅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选择 , 而是受到家庭、学校、高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 , 在优质教育资源有限的前提下 , 学生科目选择首先考虑如何将学习成绩最大化 , 在高考这场智力游戏中获得最好的博弈结果 。 这种充分权衡利弊的选择使选科出现“驱赶效应”和“磁吸效应” , 即大量优秀学生放弃选考物理 , 而转向技术等相对容易拿到高分的学科 。 上海首轮高考试点中 , 地理是在高二首批等级性考试科目 , 多数学生都本着先考掉一门减轻高三备考压力的考虑 , 放弃自己的兴趣而选择地理科目 。 2.物理选考人数“断崖式下滑” 无论是浙沪两地区域层面 , 还是学校层面 , 物理选考人数大规模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 , 薄弱学校甚至出现个位数学生选考以致全部放弃选考物理的现象 。 这个结果与物理学科能力要求、学生学习基础等级赋分评价机制、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有关 , 有受访者担心 , 这将对我国高校理工学科、拔尖创新型人才、民族科学素养的提升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产生影响 。 2019年公布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省份多数倾向于选择“3+1+2”的科目设置方式 , 固定物理或者历史为必选科目 , 一定程度上会缓解这个问题 , 但接下来化学等科目是否也会出现类似问题 , 有待跟踪 。 (三)关于公平性质疑受访者对新高考的公平性质疑包括考试内容的公平性、考试方式的公平性和招生录取方式的公平性等方面 。 1.考试内容的公平性 一是在考试科目设置的选择性衍生出的公平性问题 。 新高考“3+3”科目设置在增加学生选择性的同时 , 会出现趋易避难的倾向 , 大量学生弃选物理学科而选择技术等相对容易的学科 , 但技术等学科因为知识基础、师资力量等相对不足 , 与其他科目成绩不等值 。 二是考试内容的改革可能会对弱势群体学生不利 。 新高考在考试内容方面强调能力立意 , 作为一种改革方向得到普遍认可 , 但受访者表示薄弱学校、社会处境不利的学生短时间内会“吃亏 2.考试方式的公平性 是等级赋分制的公平性 。 选考科目实施等级赋分制的初衷是解决不同选考科目之间分值的可比性问题 , 以等级制计分方式避免学生分分必争的现象 , 但受访者对其科学性与公平性感到焦虑 , 认为会造成“学霸给学霸当分母”的现象 , 这也是学生弃选物理学科的主要原因 。 二是考试次数的公平性 。 因为考试时间、考试群体、试卷难度和区分度等各种因素 , 不同考次分数是否等值受到质疑 。 三是综合素质评价的公平性 。 主要体现在综合素质评价的标准不统一 , 中学层面难以操作 , 高校将其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还有待探索 , 带来信效度的质疑;另外 , 部分省份将综合素质评价划分等级也会产生不公平现象 。 3.招生录取方式的公平性 招生录取方式的公平性问题主要集中在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对弱势群体不利方面 。 受访者认为学科竞赛获得者、能言善辩者、物理成绩好的学生以及中上成绩的学生在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中更易胜出;而中下办学水平的学校、社会处境不利的学生更不易在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胜出 。 综合素质评价标准的不统一和专家面试的主观性等因素也可能会影响综合评价招生的公平性 (四)关于人才培养质量受人才培养周期的影响 , 高考改革的有些问题还需要从更长远的时间角度来考虑 , 新高考带来生源结构多样化、生源质量差异大 , 考试改革与课程改革不同步等问题将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带来何种影响 , 尚待观察 。 1.生源结构多元化 新高考模式下高校生源结构多元化表现在选考科目组合多 , 同一专业学生的学科结构多元化 。 这种多元化的生源结构对高校人才培养来说是利是弊 , 尚难权衡 。 浙沪两地高校开始采取初步措施 , 比如对某些没有选考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生以自学微课、选修课等方式进行补课 。 多元化生源结构对高校专业教学、特色专业建设等带来挑战 , 倒逼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 2.生源质量差异大 因物理选考人数下降、考试难度降低等因素 , 学生的基础学科知识不够扎实 , 对高校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挑战 。 一是专业间最低录取分数差异大 , 高校的劣势专业与优势专业间差距拉大 , 校内学生质量间的两极分化更加明显 。 二是学生理工科基础薄弱 , 学生的挂科率 , 尤其是公共基础课的挂科率增加 , 这给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带来很大压力 。 3.高考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衔接 目前的改革顺序是考试改革先行 , 高中课程标准颁布和新版教科书出版在后 , 即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在时间上滞后于高考改革 , 导致在高中不同年级会出现“老课标、老教材、老高考”“老课标、老教材、新高考”“新课标、老教材、新高考”并存的现象 , 这使受访者感到焦虑 , 担心影响教学质量和备考工作 , 无形中也增加了教师的负担 。 高考改革的理性遵循高考
推荐阅读
- 「末位评论」孙杨被写入高考素材,一时冲动断送生涯,泳池辉煌却不可抹杀
- #欠款#养鸡血本无归,宁都一对夫妻为照看高考儿子主动履行欠款
- 中职学校▲北京市公布中高考及初高三开学时间安排
- 「柳艳兵」6年前,错过高考时间,也要夺刀救人的两个高考生,后来怎样了?6年前,公交车上的一桩“险事”夺刀救人的两个高考生,后来怎样了?今日
- 高考:在线视频、取消校考、推迟现场考试 北京开启2020年“云艺考”
- 达林说:当年不顾生命安危,救下十几位乘客的高考生,错过高考后现状如何
- 「校考」中戏部分专业保留校考 部分专业按高考成绩录取
- #中国新闻网#北影发布艺考调整方案:部分专业以高考文化成绩录取
- 高考延期,对农村学子意味着什么?
- 建议高考每门课上下午各考三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