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吵架解忧愁

傅斯年吵架解忧愁(随笔) 作者/孙贵颂 吵架好不好?当然不好 。 吵架就要生气 , 生气就会生病 。 虽说人所以能够活着 , 就是因为有口气 , 一旦断了气 , 人也就完了 。 但人又怕生气 , 一生气 , 不是伤肝就是伤心 , 五脏六腑都受损害 , 所以中医说“百病皆生于气” , 千万不要生气 。 如果遇到有人吵架 , 大家往往不问青红皂白 , 只说一句话:“别吵了!”而不管双方的是非对错 。 然而 , 世界之大 , 无奇不有 。 抗战时期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有一段时间 , 就专门找人吵架 。 他所吵的对象 , 叫董作宾 , 是一位在甲骨文的研究上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专家 。 董作宾(1895-1963) , 字彦堂 , 号平庐 。 祖籍河南温县董杨门 , 出生于河南南阳 。 是著名的甲骨学家、古史学家 。 抗战期间 , 董作宾在史语所从事甲骨文的发掘与研究工作 , 并撰写《殷历谱》一书 。 董作宾著《殷历谱》 , 可谓艰难困苦 。 野外考察挖掘的风餐露宿 , 战争硝烟笼罩于头顶 , 生活又极其艰辛 。 董作宾为完成这部巨著 , 整日苦苦思索 , 闷闷不乐 。 身为史语所的掌门人傅斯年 , 看在眼里 , 急在心里 。 他无力为董作宾解决生活困难 , 也不去作思想工作 , 却煞费苦心 , 想出一个“馊主意”:借故与董作宾吵架 。 “吾见彦堂积年治此 , 独行踽踽 , 备感孤诣之苦 , 故常强朋友而说之焉 。 朋友知此 , 亦常无意而强与之辩 , 以破寂焉 。 ”不但自己去 , 还怂恿朋友也去吵 。 吵得董作宾的孩子吓得哇哇大哭 , 傅斯年也不管不顾 。 傅斯年联合朋友一起设套 , 与董作宾吵架 , 内容并非鸡毛蒜皮的琐事 , 而是针对董作宾所研究的内容 。 “故而反说 , 说而不休 , 益之以怪 , 彼我所以为乐也 。 ”傅斯年他们故意找茬 , 或责难董作宾的观点不正确 , 或非议他的考证缺根据 , 反正是鸡蛋里面挑骨头 , 牛粪里面觅豆粒 , 吹毛求疵 , 煞有介事 。 逼得董作宾只好与他们解释 , 与他们争论 , 最后的结果 , 常常是傅斯年等人甘拜下风 , 落荒而逃 。 这时 , 董作宾便得意洋洋 , 兴高采烈 , 情绪大为好转 , 写作热情日渐提高 , 研究进度突飞猛进 。 就在这种特殊的氛围之下 , 董作宾完成了鸿篇巨制《殷历谱》并石印出版 , 著名学者陈寅恪盛赞道:“抗战八年 , 学术界著作当以尊著为第一部书” 。 蒋介石为此亲自给董作宾签发了嘉奖令 。 直到《殷历谱》出版 , 傅斯年在为之作序时 , 才透露了吵架的“秘密” 。 董作宾豁然开朗 , 为什么号称“大炮”的傅斯年 , 总是与其滔滔不绝地辩论;为什么这个“人间最稀有的天才” , 却经常甘拜下风?原因只在于 , 傅斯年用心良苦 , 借用吵架这一方式 , “以破寂焉” , 为董作宾的学术研究和清苦生活增添些许快乐和趣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