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绝境,难觅生路:白鲟消失前经历了什么

“白鲟灭绝了!” 新年伊始 , 这则重磅消息便在社交网络上炸响 。 消息的来源是近日一篇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的研究论文 。 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是著名的鲟类专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危起伟博士 , 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其弟子张辉博士 。 研究人员在论文中称 , 预计早在2005~2010年时 , 长江白鲟便已灭绝 。

四面绝境,难觅生路:白鲟消失前经历了什么

这篇论文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 长江中的淡水鱼之王 , 或许已经永远告别了我们 。 噩耗来临得如此突然 , 许多人甚至未曾得见白鲟 。 初次听闻便已是永别 。 巨鱼长吻似利剑 白鲟 Psephurus gladius 是一种生活在长江的大型肉食鱼类 , 分类学上属鲟形目长吻鲟科白鲟属 , 是这一家族硕果仅存的两种鱼类之一 , 也是我国的特有鱼类 。

四面绝境,难觅生路:白鲟消失前经历了什么

中国邮政发行的白鲟纪念邮票 。 丨amazon.com 而生活在北美的高首鲟 Acipenser transmontanus , 有时也会因为体色缘故被称作“白鲟” , 进而导致混淆 。 事实上 , 两种鲟的在形态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白鲟有着较长的头部和极为延长突出的吻部 , 头长整体可达体长的一半以上 。 过去长江沿岸生活的人们观察到了白鲟的这一特征 , 故而称其为象鱼(四川)、朝剑鱼(湖南)等 。 高首鲟并不具备上述特征 。 此外 , 白鲟体呈梭形且长 , 体表深灰色 , 裸露无鳞 , 仅在尾鳍上叶有一列约8枚左右的棘状硬鳞;而高首鲟则身被五列骨质硬鳞 。

四面绝境,难觅生路:白鲟消失前经历了什么

高首鲟 。 丨Cliff / Wikimedia

四面绝境,难觅生路:白鲟消失前经历了什么

白鲟 。 很遗憾 , 我们甚至找不到几张白鲟的清晰照片 。 丨Wikimedia 利剑般的吻部对白鲟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由于长江水底水流湍急光线昏暗 , 白鲟的眼睛变得很小 , 视力也很差 , 但在它长长的吻端和头部 , 长有一簇簇密密麻麻的、呈梅花状的皮肤感受器官——陷器和罗伦氏器 。 前者负责机械感受 , 如水流、水压等的变化 , 后者则负责电感受 , 如水中微弱的低电压等 。 如此一来白鲟就像带着一个长长的扫描仪 , 能够轻易感知到周围环境的各种变化 。 张冠李戴的悼念 长吻鲟科的另一遗族——来自北美的匙吻鲟 Polyodon spathula 近些年来也逐渐频繁出现于大众视野中 。 大约在1.2亿年前 , 白鲟的先祖——刘氏原白鲟自东亚起源 , 并被认为是同时期地球上最大的淡水鱼类 。 之后 , 长吻鲟科的成员们逐渐扩散 , 才有了北美的匙吻鲟 。 由于二者亲缘关系较近 , 形态上存在着许多共同点 , 例如都有着长长的吻部 , 故而较为容易混淆 。 近日网络上不少缅怀白鲟的文章 , 也是配成了匙吻鲟的照片 。

四面绝境,难觅生路:白鲟消失前经历了什么

匙吻鲟 。 丨Хомелка / Wikimedia 白鲟和匙吻鲟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白鲟的长吻呈剑状 , 吻部自前向后是逐渐变宽的;而匙吻鲟的吻部则是自前向后逐渐变窄 , 形似汤匙 。 此外白鲟是凶猛的大型掠食性鱼类 , 以其他鱼类为食 , 口中有细密的小牙;而匙吻鲟的成体牙齿退化 , 主要以张开大口过滤水中浮游生物为食 。 昔日王鲔 , 如今安在 在古代 , 体型庞大的白鲟曾经分布于中国各大河流中 , 在华北和近海亦有分布 。 《诗经》中的诗句“有鲔[wěi]有鱏[xún]”中的“鲔” , 便是指的白鲟 。 《礼记》《周礼》等记载周天子春季祭祀宗庙的场景中 , 便有“天子始乘舟 , 荐鲔于寝庙”的描述 , 恰于白鲟集群洄游时间相仿 , 并将白鲟以体型分级: “.……其特大者 , 谓之王鲔” 。 四川渔民流传有一句俗语:千斤腊子万斤象 , 黄排大得不像样 。 “腊子”指的是同样处在灭绝边缘的中华鲟 , “黄排”胭脂鱼如今同样也是濒危鱼类 , 而“象”便是指白鲟了 。 这句俗语从侧面上反映出了白鲟庞大的体型——实际上 , 它们或许是人类见过的最大的淡水鱼类了 。

四面绝境,难觅生路:白鲟消失前经历了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