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哲学视野报告【1】一个女人——如果她活着

心理哲学视野报告【1】一个女人——如果她活着

一个女人如果她活着……来自中国心理哲学家的视野报告 本文撰稿为《之我精神导论》作者 (注:之我或灵魂之我——灵魂之王、灵魂的主宰、灵魂的主人、哲学之我或哲学层次的我 。 ) 今天 , 我们要讲一个女人与战争的故事 , 说是故事也许就是真实的历史 , 或是历史的真实 , 尽管——迷雾重重、尘土幽幽 。 话说 , 欧洲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和主战场 , 二战虽然也包括亚非战场 , 但在很多场合都特指欧洲战场 。 众所周知 , 欧战的爆发是由德国点燃的 , 那么当时能否避免呢?答案是否定的 。 德国点燃战火有其必然性 , 更有其现实需要 , 问题是德国将这把火烧得太夸张、太残酷、太离谱了 。 产生过伟大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的德国 , 为何如此丧失理智和理性 , 他们的国民精神精粹都哪里去了?人们不禁要问 , 二战时期的德国人他们的灵魂究竟是什么样子 , 他们的灵魂之我为何那样麻木默然不仁?欧战的爆发是历史必然 ,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遗症的发酵和延续 , 德国以及整个德意志民族充满了恨 , 不光有世俗的恨 , 国民的灵魂之我更为恨紧紧萦绕了 。 《导论》指出——恨 , 是之我对外的一种排斥 , 是之我的本能……通过恨 , 之我或许能够燃起点火苗;通过恨 , 之我对外宣示了存在 。 在大众及世俗层面 , 之我的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 但如果之我一味地凝固在恨里不能自拔 , 那么之我就会变形变态 , 进而引发思维产生消极情绪和想法 , 误导人走向反社会、反人类的叛逆歧途 。 另者 , 世俗的恨及后天熏陶 , 这些思维层级的精神性东西 , 会影响之我、误导之我 , 进而使之我的对外排斥增强或放大 , 让之我流连于恨之中 。 之我如果长期或持续为恨包裹 , 之我就会变态扭曲 , 进而与思维发生短路 , 任由思维所积蓄的激进和冒失付诸行动 。 话说 , 战争之所以可以被引爆 , 是因为有人点燃了“恨” , 而之所以能够点燃 , 我们需要从历史的真实里询问答案 。 一位卸任的德国花山市老市长对前去采访的中国人说——“战争给每一个德国家庭都程度不同地留下了阴影 , 消除它需要时间 。 我们这一代人彻底摆脱它是不可能的 , 但我们有义务告诉后代如何不再承受这样的悲哀 。 ”“一切报应都是德国人自己招来的 。 ”谈到“报应”的责任归属时 , 老市长认为 , 德国的历史错误有着复杂的时代背景和民众基础 , 把所有的事情都简单地归咎于几个独裁者未免失于简单 。 他说:“很多人至今仍然认为:如果希特勒能在1939年9月之前死去 , 他就会被作为德国历史上的伟人载入史册 。 这句话其实代表了很多老一辈德国人的想法 。 换句话说 , 如果希特勒在实现振兴德国经济、消除灾难性的失业、突破《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夺回军事主权以及完成把奥地利、苏台德等地区纳入德国版图等一系列计划之后 , 在发动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对波兰的侵略行动之前能够寿终正寝 , 他留给德国历史的便只有可歌可泣的辉煌成就 , 而后来的战争灾难也就不会出现 。 ”(摘自:人民网 , 作者:朱维毅 , 原题:德国老兵:如果没有希特勒 , 德国依然会走向“二战”) 如果总归是假设 。 查阅历史 , 一战后列强对德国进行了残酷的压榨和分解 , 《凡尔赛和约》使德国损失了1/8的领土、12%的人口、16%的煤炭产地和50%的钢铁基地 , 但在另一方面又规定了德国必须向战胜国总共支付1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 , 并以每年支付20亿金马克和26%的出口收入来予以兑现 。 向一个国库已被战争掏空 , 资源被强制缩小的国家索取如此巨大的赔款 , 这无疑是在把它逼向绝路 。 这不仅不可能催生民主与和平 , 而且一定会孕育出欧洲新的动荡和灾难 。 因为这种极端的压榨只能种下德国复仇的祸根 。 遗憾的是 , 能认识到这一点的欧洲政治家可谓凤毛麟角 。 当时在英国曾有一名国会议员孤独而固执地坚持着自己反对裁军的意见 , 他的理由是:德国在“一战”后所负担的过重赔款压力会衍生仇外情绪 , 将来可能演变成破坏《凡尔赛和约》的力量 。 这位议员就是后来的英国战时首相邱吉尔 。 那么 , 德国人所处的经济困境到了什么程度呢?老市长举例说:到了1923年 , 严重的通货膨胀使一个美元已经可以换到4万亿帝国马克了 。 1929年 , 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把德国经济直推崩溃的边缘 , 仅仅在两年内 , 德国的失业人数就达到600多万人 , 占当时全部人口的1/10 , 占就业人口的一半以上 。 当时德国的家庭人口比现在多 , 父母带三、四个孩子和两个老人一起生活的家庭很普遍 , 而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挣钱的劳动力经常只是一个人 。 这意味着 , 德国已面临整个民族的生存危机 。 在这样的困境下 , 魏玛共和国无能为力 , 国际社会也没有救助 。 现实把德国逼向了绝地——德国呼唤强人、呼唤铁腕 , 德国只能在极左和极右两者之间进行选择 。 谁能把德国从危机中拯救出来 , 谁就会成为大众拥戴的领导者 。 1930年9月14日是德国走向独裁的关键的一天 , 那天共有640万选民把他们的选票投给了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及其领袖希特勒 。 1933年1月30日 , 希特勒上台成为帝国总理 。


推荐阅读